○六年,日本表現讓市場失望,大家好奇,接下來日本行情還值得期待嗎?以下三個條件逐一檢視,就會發現日本股市還有上漲空間。包括一、日本經濟持續成長,二、企業結構改善,三、價格合理。
很多人擔心,美國企業信心指數降溫,將連帶地影響日本景氣,甚至有衰退疑慮。
事實上,日本經濟體質改善,出口至美國部分只占七%,相較之下,出口中國卻高達二○%,重要性遠超過美國。當全球都在為美國經濟趨緩捏一把冷汗之際,中國仍以每年一○%的高速成長率向前邁進,所以日本未必會被美國所拖累。
進一步來看,日本自科技泡沫以來,失業率逐步下滑,相較一九八○年代,勞動力緊俏情況明顯。隨著就業數字不斷攀升,員工薪資也跟著調漲,理論上實質工資上揚,帶動總體所得提高,將刺激消費市場。但○六年第三季消費數據意外下滑,導致日股搖搖欲墜,儘管一般預期第四季可望反彈,但日本民間消費心態是否真的走出過去不景氣陰霾,成了日股惟一不確定因素。
改善企業體 股東權益提升
至於企業表現部分,則有三項利多。包括生產成本降低、負債比例降低,及買回庫藏股。以前,日本公司只要賺錢,現金流量增加,就會「忍不住」亂投資。但近幾年在毛利上揚,營業利益表現出色下,公司已不再將賺來的錢拿去投資,而是清償債務。據統計,近六年日本企業還款達三十六兆日圓,創二次世界大戰後最低點。
企業現金還款到一定程度,剩下的資金,不是配息就是買回庫藏股,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換句話說,公司增加股息股利分配,意味企業獲利結構改善,對未來日股表現有很大助益。
看準大型股及非製造業
最後一個問題,是日本股市價格是否合理。這可從三個指標判斷,包括股息殖利率、本益比,及股價現金流量比。以美國來看,平均股息殖利率約一.○九%,歐洲約二.九六%,日本僅一.一一%與美國相當。本益比部分,日本達二十倍,也高於美國的十七倍、及歐洲的十四倍。表面來看,似乎降低日股投資吸引力。但從股價現金流量比分析,就會發現日本的潛力。
所謂股價現金流量比,是指企業每股創造現金流量的比例,一旦現金流量高,對未來股息分配就有利。以這個角度衡量,日本股價現金流量比只有九.二四%,低於美國的一一.四八%、及亞洲的九.三八%,價格並不貴。
不僅如此,日本企業獲利受到壓抑,九○年代的不當投資,近幾年開始認列虧損、調整帳目,使獲利縮水不少,因此實際本益比,也沒有這麼高。
日本經濟持續復甦,企業結構調整循序漸進,股市價格不貴,○七年在美國經濟軟著陸下,有可能帶來意外的驚喜。值得一提的,還是日本企業心態轉變,一改過去「馬克思」主義思惟。像以前老闆認為,公司的一切都是自己的,與股東無關。現在轉變,開始把股東當作公司所有人,並提高配股比率,這也是檢驗日本股市的重點。
投資人應把日本看作長期投資標的,不要抱著「一步登天」的想法。預料○七年在企業獲利成長,員工薪資調升下,將刺激消費市場表現,惟一影響股市變數可望消除。屆時,日本大型股、及非製造業將可望異軍突起,上檔空間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