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喜帖紛飛。年屆三十歲的陳立偉,望著桌上的喜帖,發呆很久。一個月來,這已經是第四張帖子了,內心五味雜陳之餘,他仍仔細掂量交情,好換算成紅包禮金。受到公司年終獎金不如去年風光影響,陳立偉對友情也打了折扣。「這麼久沒聯絡,禮金還是託人帶去就好,這樣也可以少包一點。」他計算著。
陳立偉目前沒有女友,每月三萬多元的薪資,扣掉生活開銷,已所剩無幾。而且家裡不大,如果真要結婚「自立門戶」,在找到對象前,先搞定住的問題,應該是起碼的誠意。
但是看屋兩、三年,從新屋看到中古屋;地點從台北木柵,看到了桃園縣市,任何一間像樣的房子,都在五、六百萬元上下,如果光靠薪水,根本無力負擔。
因此,他索性抱著不婚念頭,遇到朋友結婚、生子包禮金,在「未必能回收」的心態下,多抱著能省則省的盤算。
去年,公司好不容易加薪五百元,陳立偉啼笑皆非,想試著讓這小錢在台北都會叢林裡,發揮大錢的效益,於是每周買張彩券,給自己留點希望。私下做直銷、周末打零工,才是他開闢財源最實在的管道,這樣下來,一年收入也近六十萬元。
世代的集體憂慮 三十幾歲對薪水不滿足,四十幾歲還得擔心沒工作
自從「M型社會」這名詞出現後,年薪六十萬元到二百萬元間的中產階級,成了社會苦悶來源,不但無力向上攀升,還多有向下沉淪的可能與壓力。薪水調幅追趕不上房貸利率,上班族抱怨生活不穩定,買屋購車遙不可及。
東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院長高長指出,台灣社會、經濟環境近幾年發生了「質變」,所得階層結構變化,不只企業要求變革,連個人也要尋求突破,才能自保。
所以不只三十歲世代的上班族,對薪水、生活不滿,即使是中階主管的四十歲世代,在面對大環境變遷,如中國大陸成本競爭優勢,及人才崛起,也難高枕無憂。
五年八班的黃元隆,就是一個例子。
黃元隆在一家跨國傳產製造公司擔任經理,年薪百萬元,稱得上是中產階級裡的頂尖分子。不過,受到家庭教育影響,父母從小灌輸他,賺十分錢只能花一分的道理,長大後,自然比同儕更多了份憂患意識。
環保署剛成立的時候,他還在念大學。那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工廠林立,廢水、汙水排放,空氣汙染,乃至廢棄物問題,都有待處理。頂著環境工程科系的光環,不怕找不到工作。
十年前,黃元隆選擇進入跨國企業杜邦,從事化纖原料製造,待遇比同學高出許多,照理說應可過著相當舒適的生活。但是憂患意識作祟,讓他不敢掉以輕心,反而積極尋求投資理財管道,想趁年輕快速累積財富,然後及早退休。
黃元隆感嘆,台灣的基本面不好、製造業外移,環工背景早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力,工作變得很難找,很多同學都改行當小學老師;而他自己也幾經波折,換到現在的工作,不算是「學以致用」。雖然薪水優渥,但畢竟是製造業,內心深知,成本優勢根本比不上中國大陸的競爭,台灣存在的價值逐漸降低。
他說,現在碩士畢業領的薪水,比他當年少,環工相關專業在台灣沒落,已無庸置疑;其次,中國大陸人才崛起,在職場上跟自己搶飯碗的,不只是台灣人;尤其身在跨國企業公司,深知任何人都有可能被取代。
黃元隆經常擔心,不知這樣領高薪的好日子還能多久。為努力維持既有經濟優勢,他慶幸自己及早接觸投資理財,才得以從容面對環境變化。
全球化浪潮下的求生術 強化職場競爭力,向下扎根;善用理財資源,向上攀升
他從每天閱讀財經書報,開始一點一滴建立投資概念,到後來真槍實彈上場,三十多歲,就為自己滾出了人生的第一個千萬元。
經過兩次萬點洗禮,黃元隆投資股市近十年,不但對台股「不離不棄」,還淬鍊出一套投資心法。他的選股邏輯明確,專挑股價四十元以下、股本不到五十億元,股性活潑,且籌碼穩定的個股;進出場時機也不拖泥帶水,他歸納只要大盤趨勢向上,第四季買進、到隔年第一季賣出,都能賺錢。
以前,投資股票是興趣。但隨著全球化潮流衝擊,台灣產業結構發生「質變」,黃元隆開始把投資當作「第二專長」,認真研究,不但可藉此增加收入,也可以避免突發的職場困境;同時還能為自己的退休生活,預作準備。
其實,透過正確的理財觀念及適當的投資工具,便能增強財富優勢。換句話說,強化職場競爭力是向下扎根的本;善用理財資源,則是向上攀升、擺脫中下階層的主幹。
台灣所得分配不均,中下階層人口增加,中產階級正處在崩潰邊緣。寶源投顧研究部經理林鴻胤即指出,一般上班族,飽受全球化潮流威脅。想在經濟上免於恐懼,首要專注本業。像提升自我競爭優勢、培養國際視野,及選擇趨勢性產業,都是拒絕沉淪的方法。
至於理財部分,林鴻胤認為負債並非壞事,中產階級可搭配利率環境,適度擴張信用,爭取更好的利潤。例如,當利率水準低,買屋比租屋更划算時,就可大膽進場。
長期投資+資產配置 連睡覺的時候,都有人幫你賺錢,早日退休不是夢
另外,中產階級能承擔的波動相對較低,風險控管比追逐超額報酬更重要。因此,「長期投資」能分散時間風險,「資產配置」則分散標的風險,兩項準則雖是老生常談,但放諸四海皆準,對中產階級來說,更是輕忽不得。
林鴻胤舉例,台灣散戶習慣聽明牌,短線進出。稍有獲利,就信心十足,自認對台股研究深厚,將所有家產全部投入。一旦市場方向不如預期,過分自信的人,還不容易認錯,借錢都想要再拗回來。
這樣投資理財,過分集中在台股,標的未分散;急忙想扳回一城,時間風險也高,等於加速墮落至無產階級,還不如不理財。像計畫五年後退休的宋小姐,兩年前才深刻體會出中產階級的理財哲學。
宋小姐在一家上市公司擔任財會經理,過去投資理財經驗如數家珍,從民國六十年代的票貼、跟會,七十年代的股市,到八十年代的房地產,她全都經歷過。在資本市場上,嘗過大起大落的滋味,回頭來看,就像作夢一般。直到兩年前,經朋友介紹,以定時定額,及單筆投資方式,介入投資型保單,才有分踏實感。
宋小姐說,市面上投資型保單手續費高,且投資在基金部位比率少、保險部位多,財富累積效果自然不好。但經保險業務員精心打造,為她提撥較多資金在投資部位,並配置不同區域、產業組合的基金,兩年下來,獲利比工作薪水還多,讓她相當滿意。現在,她覺得最棒的理財觀念是,先求穩、再求多,並持之以恆。
其實,投資型保單具隱藏財富效果的好處,未來海外所得課稅,利用保單方式介入、投資境外基金,可享資本利得免稅優惠。宋小姐笑說,原來只要做好資產配置,連睡覺的時候,都有人幫你賺錢。何不早點退休,享受人生?
「三從四得」理財寶典 盡信專家,不如了解需求,聰明、有紀律投入資本市場
傳統中產階級意識的優越感,在台灣已不復存在。現況是,六年級抱怨薪水不夠,買不起房、不敢結婚;五年級雖享有百萬年薪、既得利益,卻仍對中國大陸崛起,憂心忡忡,以致培養投資理財為第二專長,成了「迫切的危機」。但有意識仍不足夠,中產階級理財的精髓,知易行難,四年級花了大半輩子才有所體悟。
綜合中產階級特質,及其對財富的渴望,普羅財經整合行銷部協理陳若雲提出,謹守「三從四得」的理財方式,力抗沉淪。其中,「三從」包括:一、跟從環境變化,調整理財行為。中產階級承受財富累積壓力,不論在職場,或投資理財行為上,都必須對環境、趨勢變化更敏銳,否則容易追高殺低,非但沒有達到資產增值效果,還可能因此縮水,加速沉淪至「新貧階級」。
舉例來說,國際投資環境變化快速,傳統股、債、匯「鐵三角」的資產配置方式,已不足以應付。而隨著趨勢演變,最好增加不動產,以及能源、天然氣的相關部位,打造「黃金五角」配置。
第二是聽從專業建議,確立理財目標。陳若雲指出,專注本業,是做好投資理財的第一步。中產階級致力提升職場優勢,未必有多餘時間研判正確、符合潮流的投資工具。因此,透過專家建議,釐清複雜的投資環境、進而挑選標的,對中產階級來說,將事半功倍。
不過,「專家要專業,自己要聰明」。她提醒,選擇值得信賴的專家前,中產階級須充分了解自我需求。像是購屋計畫、子女教育或退休生活等,一旦確立理財目標,才能找到「最佳幫手」協助達成。
第三是服從投資紀律,嚴控停損停利。由於中產階級承受風險低,報酬累積壓力大。因此,嚴格執行停損、停利,對中階資產族群而言,相當重要。像有紀律地定期檢視資產配置狀況,包括股票、基金,只要達到預設獲利標準,就先落袋為安。
或虧損超過預期,也要立刻止血、停損出場。
安全最重要 享有財務自由之前,使用槓桿操作,但最忌借錢投機
此外,資產配置的報酬及風險控管,少則一年,多則一季,都要例行檢視。當家庭出現重大變化,或人生轉折處時,更有必要進行調整。如此才能發揮長期複利增值效果,讓資產穩健長大。至於「四得」,指的就是得保障、得安全、得自由以及得希望。
像中產階級,面對持家、子女教育及退休金準備壓力,投資行為不但要保守,更要有充足的保障。
除基本壽險、意外險外,還有意外傷害、醫療險、癌症險、失能險及保費豁免等可加強投保。讓肩負重任的「一家之主」,在為家庭、事業打拚之際,無後顧之憂。
保單內容則應隨年紀、資產增長,定期調整。
其次,中產階級相較下流社會及高資產族群,更缺乏安全感。為隨時應付突發狀況,手邊現金部分不得低於六個月,最好以定期存單、貨幣型基金等投資工具為主,在兼顧日常生活準備金同時,還可享有較高報酬率,及資產累積效率。
此外,中產階級在可承擔風險內,使用槓桿操作,加速錢滾錢的效率,無傷大雅。
但絕不可「借錢投機」,孤注一擲,使自己身陷高度風險中。更重要的是,適當設定安全機制,像遵守資產配置,及長期投資原則,才能有效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建立信心。
陳若雲表示,一旦掌握基本的保障及安全,接下來,就是爭取財務自由。相較高資產人士,中產階級想不被金錢所困、經濟自主,還得靠投資報酬率較高的工具達成。建議不妨以八%至一二%報酬率,為停損、停利參考,藉由長期複利成長效果,達到財富目標。
達到財務自由境界,位於中產階級頂端的財富佼佼者,就有足夠的本錢自行創業、成為老闆,向「上流社會」邁進。
至於不想自行創業,或不具備創業特質的人,也可以透過投資方式,持有股份,當個不管事的老闆。如此不但可一圓創業的夢想,還可以利用錢滾錢的方式,加速累積財富,對生活懷抱希望。
人均GDP成長減緩 投資理財更為重要
台灣經濟自70年代起飛,至80年代,國民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大躍進。但受全球化衝擊,90年代人均GDP成長力道趨緩,碩士畢業生薪資水準,不敵前一個世代,想要維持中產階級優勢,只能靠理財。
TIPs:
隨著時代演變,個人投資工具也愈來愈多元。像40、50年代,台灣傳統理財方式,以儲蓄及跟會為主。60年代民間流行起票貼,年報酬率可達近四成,但企業倒帳風波頻傳,成了投資人最大夢魘。70年代股市奔騰,80年代房地產飆漲,到90年代的多元投資工具,像分紅保單、連結型保單,及計量模組工具等,皆為中產階級理財,增添多種不同樣貌。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