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別人早一步挑中下一個股王,就有機會大賺一波。然而,如何及早挑出「股王候選人」,就有如披沙揀金般的困難了!這就像伯樂一樣,懂得看出骨瘦如柴的一匹馬,有日行千里的潛質。建華證券總經理許道義、旭陽創投董事長邰中和等人,都是現代伯樂;在某些企業處於虧損狀態,就一眼相中其成長潛力。了解他們的投資哲學,就能領悟成為現代伯樂的祕笈。
民國八十八年,華晶科技成立不滿三年,有一天,建華證券總經理許道義親自去拜訪華晶總經理夏汝文。當時全球數位相機市場仍在起步階段,華晶當年每股大虧二‧九元,但與夏汝文談完一席話的許道義,心情卻異常興奮,當下就決定為這家公司擔任輔導券商。 「當時我發現華晶的專業技術相當強,還有能力自行開發晶片,加上夏汝文給他印象相當專業而正派,因此,即使公司還沒有獲利,但我覺得未來會很有潛力。」許道義當時的判斷果然沒錯,隨著數位相機市場的興起,華晶因為搶得先機,每年都以巨幅速度成長,讓建華證券大賺一票。
老闆領導風格迥異 專業正派是投資指標
建華證券不只挖掘到華晶這塊寶玉,亞洲光學與聯發科技兩支股王都由建華證券承銷,更一舉奠定建華證券在國內承銷市場的龍頭地位。許道義從兩家公司董事長賴以仁與蔡明介的身上,看到一個成功企業家的典範。「賴以仁屬於衝鋒陷陣型,蔡明介則是冷靜思考型,管理風格也各有特色,但他們都擁有一個成功企業必備的專業、正派的形象。」
許道義有時候會從日常互動中觀察這些企業家,例如他與賴以仁打高爾夫球,「遇到障礙他就直接攻,從來沒有遲疑。」這種領導風格也具體表現在他的企業中,所以亞光是國內光學元件廠中最積極加碼擴充的企業。「至於蔡明介就不太打球,但是他非常沉穩,關心的重心都在企業的策略及管理上。」許道義認為,這些都成為他最後拍板投資的重要指標。
不僅承銷界龍頭的經驗談極具參考價值,直接進行投資的創投業,也有累積沉澱多年的智慧結晶。今年績效表現最突出的創投公司,應以董事長邰中和領導的旭陽創投排第一,因為旭陽今年擊出創投業界最羨慕的兩支「全壘打」,一個是啟碁,另一個是立錡,前者讓旭陽賺了近十倍,後者則因為旭陽是以十元投資的原始股東,至今帳面已賺了三十多倍。
「投資立錡的過程並沒有特別之處,就是選對領域,執行又很好罷了。」邰中和輕描淡寫地說, 立錡總經理謝叔亮當初帶了幾個人來找他,原本是計畫要做 IC測試的業務,但後來改成做電源管理 IC,他覺得謝叔亮還不錯, 因此就投資他,如今市場上對立錡的反應那麼好,讓他有點意外。
挑對產業團隊堅強 低調謙虛是共通特色
邰中和強調,立錡的成功,當然是充分利用台灣晶圓代工廠的優勢,以及貼近主機板及下游產業客戶等條件,但讓立錡能夠快速崛起的主因,「是因為選對了冷門產業,就好像題目選對了,論文就很好寫。」另一個主因則是團隊都是經驗豐富而且非常成熟的人,彼此合作無間,管理也很上軌道。
一向不愛曝光的邰中和,對媒體的採訪幾乎都是「一律回絕」,而立錡的作風似乎也深受邰中和影響,即使在確定上市後還是一直迴避媒體採訪,如今立錡股價已飆高到二六○元,頗有「準股王」的態勢。
低調不曝光,應該也是許多股王的共同特色,仔細觀察當今的股王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一直保持低調,至於股后大立光電董事長林耀英,及今年曾一度挑戰股王的廣明光電總經理簡貞介,也都是不愛面對媒體的人。
低檔加碼能撿便宜 能擔十斤只說擔七斤
近來聲勢看漲的華鴻創投董事長陳仕信,也是今年績效最佳的創投名人。華鴻在過去景氣最差的三年間,大舉加碼光電、無線通訊及 IC 設計三大領域,目前持有包括大立光電、華寶及點晶等高獲利公司股票,每家公司的股價都已超過一百元,表現之好讓許多前輩黯然失色。
陳仕信談到三年前投資大立光電時的經驗,當時他與大立光電董事長林耀英首次接觸,就喜歡上這個人。「他是非常 decent(正直)的人,身上融合了德國與日本企業的優點,公司管理也很上軌道,讓我相當佩服。」除了董事長外,大立光電也有一個全力投入研發的總經理陳世卿,兩人形成完美的絕配,因此陳仕信力主投資大立光電,讓華鴻成為最早期入股大立光的法人股東。
陳仕信說,當時他與林耀英談話,聽到一句讓他印象深刻的話:「如果我們有擔十斤的力量,對外也只要說七斤就好。」這句話讓陳仕信對林耀英更為尊敬,也相信大立光電絕對是一家實力遠超過想像的公司,因此,雖然當時認購價格很高,但是若以大立光電往後的獲利及股價表現來看,當時的價格一點都不貴。
積極卡位投資股王 人脈具關鍵推手角色
投入創投業十餘年的怡和創投董事長王伯元,也有成功投資多家股王的經驗。早年怡和是聯發科技的大股東,如今又是原相科技最大法人股東,今年手中還有中華網龍、智冠及菱光等高獲利公司,績效在創投中也是名列前茅。
王伯元說,他從事創投十餘年,一直覺得企業成功的關鍵還是在經營團隊身上。四年前,他把原任美商愛默生電器( Emerson Electric )中國蘇州總經理王煒找回台灣,請他接手岌岌可危的中磊電子,後來中磊反敗為勝,主因就是王煒接手後,能夠對症下藥,穩住經營團隊,建立權責制度,讓中磊的業績逐漸步上軌道。
王伯元也是國內創投界中關係及人脈最好的一個,怡和創投目前與台灣工銀、聯電、東元、國壽及和信等國內五大企業集團結成緊密關係,許多投資案也都來自這些集團相關的企業,從怡和的經驗,可以清楚看到,如果想比別人早一步投資下一個股王,人脈當然不可少。
關心股價避談競爭力 公司形象大打折扣
曾經承銷過廣明光電、思源、富爾特及創惟等多家高獲利公司的倍利證券總經理張明杰,對於觀察經營團隊與公司的細節都有不少的經驗談。「與老闆談話時,如果老闆一開口就談到股價,但是對公司的競爭力等基本條件卻談得很少時,那我就會對這家公司的印象大打折扣。」
另外,張明杰也提到觀察公司的三個指標,一是人員的流動情況,二是核心技術團隊是否擁有適當比率的股權,三是核心技術在哪些人手上,這些都是觀察團隊能否保持穩定的重要指標。
很多時候,張明杰也會實地去看工廠,但他認為學財務、行銷的人去看工廠,基本上是看熱鬧成分遠大於看門道,不過在進入廠區後,有幾個東西可以注意,一是布告欄上的公告,包括人事或其他事項;二是生產線上良率的報表,這些都是最真實的數據。
「看完這些數據和指標後,剩下的就是風險,因為公司到底能否長期穩定獲利,連老闆都不知道,你只能和他賭了!」張明杰說,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但如果能夠做到更多的觀察及體檢,至少投資成功的機會可以大幅提升。
搶先布局挑中股王 半憑經驗半靠運氣
昆仲創投執行副總王財貴也認為,過去普訊創投投資做網路電話技術的冠遠科技( Clarent ),中經合創投投資利用網路提供企業對企業(B2B)交易平台的第一商務( Commerce One ),這種賺百倍的案例,前提是要在主流產業中布局夠深夠廣,要做到類似案子不難。但是,他也認為,沒有人在一開始就看出這會是個賺一百倍的案子,其中仍有運氣成分。
不過,王財貴認為,要找能夠大賺一個股本的公司,基本上還是有策略可以遵循的。要每股賺十元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看公司用一塊錢的資本可以做多少生意,二是這些收入的淨利率如何,例如一塊錢若可以做五塊錢的生意,而這五元的淨利率是二○%,那麼就可以淨賺一塊,也就是每股純益達十元。
要做到這點,一是公司的股本周轉率要大,二是淨利率要高,前者不太容易在資本密集的產業中出現,較常見的是以銷售為主的代理業,或是股本小靠智慧賺錢的 IC 設計業或零組件業;至於淨利率要高,則需要切入利基型產業,或是產品獨樹一幟、能夠壟斷或通吃等情況。
王財貴也提出一個創投評估公司的價值公式 V=PST, V 就是代表 Value (價值),P、S、T 分別代表Problem (要解決的問題有多大)、Solution (解決方案有多好)、Team (團隊有多強),如果要解決的問題愈大, 代表潛在市場就有多大,解決方案若很好,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那麼未來占有市場的機會將大幅增加,至於團隊本身的實力,是否可以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低成本、高品質的產品,這三大項構成了一家公司的潛在價值,也是可以涵蓋所有投資行為的判斷準則。
要選擇一家可以大賺數十倍的企業,是許多投資人夢寐以求的理想,但是,如果只是聽信明牌,沒有方法也不下工夫研究,結局必然很慘。上述這些專家提供累積多年的經驗談,如果能夠深刻地掌握三、四分的重點,功力應該就會大有精進,值得投資人努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