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任何理財商品,無論是保險或債券,只要出現「連動債券」的字樣就會大賣,銀行一推出連動式債券三天內就搶購一空,國泰人壽推出連結澳幣的六十億元連動債,一天就賣光。連動債的魅力為何如此大?它真的可以取代定存,成為定存族的最愛嗎?
今年什麼理財工具最「火紅」?答案是連動式債券(以下簡稱連動債)。原本只在外商私人銀行才有的理財產品,卻在這兩年的台灣金融市場上大紅大紫,首先是銀行通路搶著大力推出,今年又有壽險業者加入爭食,最近,國內券商又加入設計連動債的行列,掀起台幣與外幣的連動債大戰,將連動債產品炒到最高點。
全球利率到達歷史低檔,國內銀行定存利率已經低至一.五%,甚至還將五百萬元以上的定存利率降至○.八%;也就是說,存五百萬元,一年的利息僅有四萬元,一個月才三千元。銀行此舉無疑是要把定存戶逼去投資,但保守的定存族對大漲大跌的股市不愛,固定收益的債券基金利息又太低,因此,連結衍生性金融產品的連動債,就被視為「定存的替代品」。
比定存報酬好 但也可能蝕本
所謂的「連動式債券」,是將本金的九○%至九五%放在債券,透過債券的孳息在到期日來臨時可以領回百分之百的本金;另外一○%至五%的資金拿去投資股票、指數或利率等選擇權,來增加報酬,因此可能有比定存好上一倍的報酬率。
市面上的連動債產品主要分成三類,一種是保本又保息,到期時給付本金及部分利息,此種商品風險低,但投資比率,也就是參與率較低,報酬率相對較低;第二種是保本,到期時保證給付本金;第三種是不保本又不保息,這種商品通常會用較高的本金約一○%至二○%投資選擇權,報酬相對較高,但連結的商品一旦報酬不佳,可能也會侵蝕本金,像國內發行的股權連結債券(ELN)就是這類風險較高的產品。
只是,市場上的連動債商品琳琅滿目,以前都是外幣為主的商品,現在又推出台幣的連動債,投資天期短自三個月、半年,長則達十年,投資人該如何選擇?
目前銀行通路販售的海外連動債,主要為外幣計價的產品,因為利率低,投資天期持續拉長,五至十年不等,產品種類選擇性也較多,手續費約為一.二%至一.五%,最低購買金額為一萬美元,約台幣三十五萬元;國內券商發行的連動債,則是以台幣計價,減少匯率風險,連結的產品都為台股或指數,手續費在零至一%之間,最少承作金額為十至一百萬元不等。
債信為選擇標竿 利率連結商品熱賣
除了單筆投資外,現在市面上還推出可以定期定額購買的連動債,就像投資基金一樣,每個月最少三千元就可買到保證至少利息一%、連結S&P 500的連動債,不過,這種產品目前市面上只有一檔。
當前市場最熱門的要屬非利率連結型商品,該產品的特色在強調首年度收益率,通常第一年約一○%左右,第二年開始則以美元六個月期倫敦同樣拆款利率(LIBOR)為連動標的,若提早達到收益率則可以提前贖回,投資期限長達五到十年,這些都是以看空利率而設計的產品。
不過,富邦銀行金融服務部經理郭慧嫺提醒投資人,因為當前利率浮動過大,特別是美國十年公債殖利率在短短兩周反彈四○%,在全球股市一片大好,投資利率型商品更要小心,雖然不會有蝕本之疑,但因為鎖定的期間太久,若一直放在沒有利息的投資上,等於是加大自己流動性風險,應該等到景氣確定之後再出手。
先保本再求賺錢 資產配置要適當
看到投資人對於連動債的熱中,國內券商也積極搶食連動債市場大餅。在七月十四日,櫃買中心開放十四家券商承作結構型商品,也就是俗稱的連動債券;目前國產的連動債有股權連結型商品(ELN)及保本型商品(PGN)。
股權連結商品以連結股票為主,有部分則是連結台指五十的ETF,國產是以三個月到一年期為主,投資人除應了解自己的投資傾向外,也因為券商的產品主要鎖定有短期資金需求的投資人,不像銀行以長期投資者為主,因此,連結投資人熟悉的台積電、聯電、友達等股票,國內客戶較能接受。
而保本型商品則期限較長,有三個月,也有長達三年,目前國產產品的設計均以報酬為主,因此,有些商品可能風險相對較高。建華證券執行副總經理張立荃表示,股權連結商品適合盤整時期的投資,因為此類商品,跌不會大跌,漲不會大漲,收益又比定存好,較適合保本型的保守投資人。但前提是,投資人要先了解自己的性格,再決定哪種商品適合自己。
壽險業最近不斷推出連動債的投資型保單,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等都推出類似的商品,這種保單平均年收益率約在三%、四%以上,然而買保單除了要負擔手續費外,還有保費,費用不低,因此購買這類保單的投資人要先了解自己是否需要保險,抑或是單純購買金融商品,三思而後行是必要的。
「先求保本,再求賺錢」是面對低成長、低通膨、低利率的三低時代所要具備的基本心態,一定要有「資產配置」的觀念,雖然股市的錢好賺,但也虧得快。因此,謹慎理財,才是當前的致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