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從四千點漲上來,到底賺了多少錢?」被朋友問到這個問題,說來慚愧,指數漲了一千三百點,漲幅超過三十﹪,財富增加幅度的確不如指數。雖然從三月一路看多至今,但操作績效還是不如指數。
反省得到兩個解釋:第一個是比較基礎不一致。這又有兩個說法,若以最低點算起,這三個月的表現不如加權指數;若是從年初算到現在,則略勝指數一籌。對大多數市民而言,就算把時間拉齊,這種比較,還是基礎不一致。
因為國民的財富,主要仍是以不動產與定存的方式持有,有價證券的比重雖逐漸提高,但仍不是主流。而各種指數,甚至常被提出來的共同基金,都是百分之百的證券投資部位。
第二個原因是不耐等候。檢視過去三個月的紀錄,幾乎天天有交易,忙得不亦樂乎,但獲利的程度與交易的頻率不成正比。想要把有限的資金做最有效的利用,買了中環之後,卻發現液晶顯示器面板的族群好像比較會漲;把中環換成友達後,記憶體的股票又成為市場的寵兒。
幾番折騰之後,雖然不致完全落空,但主要成果是報效國家交易稅,營業員也很歡喜,就是荷包依然羞澀。如果依自己過去所說的:在景氣翻轉時,上游的電子原料股將因進入障礙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將資金投入這些股票,然後就等待,績效應該比現在要好一倍以上。
談到績效,不妨順便談談在市場中常碰到的情況:別人碗裡的肉比較大塊。
電視台上的投顧老師最明顯,每個人都買的股票都會漲停。真的都這麼神嗎?讀者是不是也覺得,經常有做投資的朋友,向你展示他傲人的操作成績?我以前也幹過這種事,覺得自己棒得很,股票買在最低,出在最高,還揚揚得意四處炫耀。
可是過一段時間後結算,非但沒賺到自己想像多的錢,有幾次還賠錢。認真檢討後發覺,選擇性記憶讓自己只記得賺錢的交易,忘了整個投資組合的表現,十次交易中,可能有一筆很精采,其他的就不如人意;可是跟別人討論的時候,當然只講賺錢的代表作,失誤的就當成是例外不予追究,所以,真實狀況就與認知有很大的差異。
下次再碰到有人說,作股票賺多少時,記得要問清楚投入多少錢?用多久的時間?有沒有作其他交易?不要以單一的操作來論斷輸贏,即便操作技巧拙劣,賺錢的速度輸給股價指數,但是這三個月堅定地站在多方,畢竟還是賺到錢了。符合教科書上說的:資產配置,才是影響財富最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