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攻打伊拉克勢在必行,全球金融市場在戰爭陰影下欲振乏力,不過,在資金充沛、基本面好轉下,一旦開打,股市將有千點行情,因此,應該在盤局中開始布局。
翻閱十幾年前,第一次波灣戰爭前夕,各種國際外交與投資變化的報導,對照最近的局勢發展,宛如歷史劇的重播一般。從對照表中,大家可以看出,歷史是如何精確地一再重演其足跡。隨便翻翻報紙,都可以找到新的材料,來增添這張表的內容。
先簡單報告結論: 美國一定會打伊拉克;炮火滿天的戰爭場面不會超過一周;悶人的盤整走勢將持續到開戰前;千點的大漲行情,在戰後隨時可能展開。
美國一定打伊拉克有兩個原因,為了布希個人的政治生涯前途,以及美國霸權的維持。我們試為布希代籌,弄了十幾萬人到遙遠的波斯灣去,不打一場勝仗回國就撤軍,跟政治自殺有何兩樣。這表示布希在事前缺乏判斷事情的智慧,在推動國政的過程中碰到困難又缺乏堅持的勇氣,這樣缺乏領導力的人,如何能繼續擔任美國總統?所以只要布希想要競選連任,這場仗一定要打。
維持強勢的美元是打仗的另一個考量。單看美國財政收支與貿易逆差的雙赤字狀況,已與中南美洲國家相去不遠。但是大家敢把錢放在美國,卻不敢把錢放在阿根廷,所為何來?因為美國是世界第一強權,美國人印的鈔票可以作為國際交易支付的貨幣。如果安理會靠舉手投票,就可以把美國大軍廢去武功,以後誰還敢把錢放在美國?美國如何還能以現在的低利率向其他國家借錢?
這些事,北約國家與阿拉伯國家也知道,現在的動作只在爭取更多的利益、更多的發言權而已。根據前外交官陸以正先生的分析,最可能的狀況是聯合國自己找個題目,勉為同意美國對伊拉克用兵,省得自己變成第二個國際聯盟,喪失未來在國際事件中的發言權。
在上個世紀的波斯灣戰爭前,香港是國際股市跌幅最大的。因為伊拉克併吞科威特後,八月三日起大家都凍結科威特政府的戶頭,只有香港沒做這個動作,科威特流亡政府只好賣香港股票換現金來用,導致港股成為受創最深的市場。布希堅持對伊拉克用兵並非突發事件,所以沒有類似集中的恐慌賣壓。但是延宕不已的折衷過程,讓早已進入空頭走勢的市場更加缺乏人氣。根據過往的經驗,在事件解決前,這種沉悶的行情仍將持續,而且悶得愈久,之後的爆發力愈強。
去除戰爭這個不確定因素之後,在資金與景氣回升的雙重效應下,台灣股市可望出現千點以上的行情。
錢一直都在,就是找不到出路。春節後資金回籠,錢多到銀行已不收定存了,還有勞中央銀行出面制止。但對於景氣是否復甦,或者復甦的強度有多少,就有比較多雜音。
主計處預估今年的經濟成長率是三‧八%;英特爾總裁估計今年的資訊系統支出將比去年增加六%;美國《商業周刊》預估今年的企業盈餘將成長一○%……,這些總體或個體經濟的預估,大致都指出今年景氣是溫和的復甦。在這樣的環境下,連跌三年的台股反映基本面因素收紅的機率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