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今年上半年生技類股的表現可說是淒慘無比,雖然上半年美國的生技類股下跌與諸多新藥未能通過許可有關,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在信心及信任問題。中小型生技類股往往還未能獲利,在投資人對股市信心不足時,更是缺乏實質獲利的支撐。
回首過去台灣生技類股的熱烈氣氛,似乎只有兩波可言,一是五鼎上櫃掛牌時,一是必翔及百略上櫃掛牌時,其他時期都只是個股表現,很難帶動整體氣氛。
近期多檔醫療器材掛牌後表現不如預期,加上懷特新藥的高掛牌價不被投資人認同,表示「生技類股」已經不再是護身符,更不再享有高本益比。這不是在唱衰台灣的生技類股,以目前掛牌的相關個股來說,實在找不到理由來使其享有高本益比,難怪當股市流行類股輪動的「蘿蔔蹲」時,怎麼樣也輪不到生技類股。
成交量創新低──生技股風險加大
從成交量就可以知道現在投資人對台灣的生技類股興趣缺缺,成交張數為二、三位數者比比皆是,跟一般二類股已經不相上下,以如此的成交量實在很難吸引法人進駐,如基本面表現良好的東洋藥品,也在成交量低、流動性風險高的情況下,讓許多法人想介入卻又裹足不前。
鑒於生技類股表現不佳,各生技公司紛紛調整其營運方向及掛牌計畫。例如許多新藥開發公司在新藥發展階段,改以保健食品來衝刺營業收入,但以目前保健食品市場大亂、行銷不易的情況下,實際上能貢獻多少營收,仍有待觀察。就目前保守的氣氛而言,未獲利的生技公司將難吸引投資人的青睞,匆促掛牌後若造成投資人不認同,將來要再吸引投資人的目光將難上加難,生技公司的過度樂觀預估及媒體過度樂觀地報導,只會讓投資人一再失望而認清真相。
生技投資已由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公司所撰寫的營運計畫或獲利預估,以目前情況來說,總是要讓投資人打折再打折,財務報表上實際的獲利數字,才是讓投資人相信的最好背書。
以上述觀點來看,未來一年內掛牌的生技公司若是醫療器材股及製藥類股,目前已掛牌的生技公司可以提供具參考性的對照樣本,來找出其合理的本益比區間:若由保健食品來獲利的新藥開發類股,以本益比來評價將對照食品類股多出一至三倍的「新藥開發想像」本益比;若是以生技服務為主的公司,本益比將介於整體生技類股之間。當然,以上的本益比評價,還須視個別公司的成長性調整。
投資人掏錢前先看實際獲利
未來一年計畫掛牌的有進階生技、國際精鼎、優盛國際、中天生技,在投資氣氛未變的情況下,一般評價應如同本文所敘,個股要有大行情,要先有強勁每股稅後純益( EPS )成長表現,其他新聞性的題材, 很難讓投資人把錢從口袋裡拿出來。
對於生技公司的評價模式,是政府相關單位及投資者所急於建立及了解的,然而生技評價牽涉範圍廣且充滿不確定性,要建立客觀且具公信力的評價模式,卻有其難處。在評價模式尚未建立前,唯有靠生技公司真實的成功案例,來建立投資人的信心,而這是需要時間的。
在短期內要有大行情的個股,現階段看來只有有能力替國際大廠代工的醫療器材類股,如必翔、百略、五鼎等在接獲大訂單,對實質獲利有幫助的消息時,股價才會有較大的激勵反應。
至於在未上市的生技類股方面,因整體氣氛不佳,在從事未上市的生技類股投資更要格外小心,由於未上市部分之生技公司透明度不高,大多數的生技公司仍尚未獲利,風險較高,一般投資人宜採保守投資態度,或諮詢專業機構再行投資。雖然有夢最美,但是過分追夢的結果,卻會因期望太高而美夢破碎,美國生技公司 ImClone 因為經營者利用投資人的熱情, 不當操控股票所引發的誠信問題,而使許多投資人慘遭套牢,台灣生技公司經營者是否有少數人心態也是如此不得而知,台灣投資人不能不引以為戒。(作者為寶來證券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