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股票,就像好學校選學生一樣,成績紀錄好的學生,被選上的機會大。 」這是在股市投資多年的前東元電機董事劉俊杰最大的心得,他也說,抓住事實的真相,才是投資的理想境界,也是安身立命的基礎,現在股市焦點都集中到電子股身上,然而,高價的電子股未必比低價的傳統產業股獲利好。
據他個人的粗略判斷,目前台灣的電子股所占的總市值比重約有八成左右,這個比重似乎太高了點。劉俊杰表示,目前電子產業的確是主流,不過,到底股價應該比其他非電子股的股價高出幾倍才算合理?以目前的情形來看,台灣股市價格結構明顯不合理,電子類股的資金,應該要有一成至一成半,分配到傳統產業去,市場應該還傳統產業一個公道。
鑽全每股純益表現出色 股價硬是不如一些電子股
「股票市場最有趣的現象之一,就是交易者的價格意識極度薄弱。 」
以一支電子股友訊及非電子股鑽全做比較,在三月十一日的收盤價,友訊是六十八.五元,鑽全五十元,但是如果我們翻開紀錄來看,從八十五年至九十年的每股稅後純益,友訊大約在三元至二元之間,鑽全則在十元至四元,鑽全的獲利能力著實比友訊高出很多,但股價卻比友訊低了許多。
另外,一個更典型的例子就是中鼎,從以往的紀錄,這幾年來每股的稅後純益大都維持在兩元左右,但是三月十一日的收盤價卻僅是十二.二元,中鼎獲利能力和友訊差不多,但股價卻相差十萬八千里。
中鼎在年初的法人座談會上,明確指出至二○○一年底已簽約待執行合約為二一八億元,未來兩年的營運將可獲得保障,而且該公司今年設定的業務目標為簽約額兩百億元,營收超過一百億元以上,這些都是確定的資訊,為什麼投資人不會選擇這種獲利穩健、股價相對低估的股票?
「不遠的預測,美麗的包裝,一概存疑 」
他表示,股票合理的投資報酬率應該有信用紀錄可循,好比說這家公司在景氣好時,其每股稅後純益飆到七元至十元之間,現在景氣差,每股可能僅有一元,但是它有過去的優良紀錄,有機會再爬回高點,因此,本益比稍高尚可接受。如果過去景氣黃金期的獲利只是平平,高本益比的期待就很不實際了。
市面上,有太多人在做股市分析,太多的資訊混淆了投資人的判斷。劉俊杰覺得,這些東西都只是分析家包裝出來的,可說是所謂的衍生資訊,這類資訊必須接受更嚴格的考驗,更嚴格的審視,他說:「我只相信原始資訊,就是基本資料的紀錄,以及最近確實發生的事實。太遠的預測,美麗的包裝,一概存疑。 」
其實像劉俊杰這類重視基本面,而且不追隨流行的理性投資人,在股市裡並不多見,他也自嘲地說,他的投資原則較為呆板,在股市壞的狀況下,資產縮水的速度不會很快,相對的,股市大好時,也不會大賺,僅維持在合理的報酬範圍。
太極投資哲學
撰文:林祝菁
說起投資哲學,人人都各有一套理論,只是「理論 」人人會說,如何落實、執行才重要。最重要的關鍵是如何控制投資情緒,何時該放手一搏,何時該收山,這門學問可大了,研究股票投資多年的劉俊杰,自己也有一套「太極投資哲學 」。
劉俊杰表示,太極圖有陰陽兩面,一面各代表一個趨勢,整體則構成循環,整個圖意味著任何事都會否極泰來。他語帶玄機地說,大部分的時間要跟著趨勢,但到了極端時候一定要反向操作。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是世界上的事永遠在改變。 」劉俊杰的語氣相當富有禪意。他畫著太極圖說,黑白兩面的兩端各有相反的白黑兩點,這兩點代表趨勢方向的轉折點,當趨勢走到這個點時,就須有所警覺,要知道,小至股票,大至產業都有反轉趨向,當趨勢進行得愈久,反轉力道會愈大、愈可怕。
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在這個反轉點上出脫手中的股票,也不可能剛好在另一端的最低點上買到股票,投資大眾永遠都是追高殺低,無法知道哪個點應該上車,何時應該下車。
他比喻說,十幾年前的股市裡,電子股並非主流股,當時引領風騷的是金融、房地產等相關產業,一連稱霸十數年,是投資人的最愛,然而,現在的下場實在不可同日而語,而且沒有人意料到會如此地慘。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太極投資哲學推衍,趨勢進行愈久,反轉力道愈大,房地產的歷史經驗已證實,十年前房地產泡沫達到高點,結果房地產走了十年的空頭,迄今回升無力。一九二九年美國大繁榮後的大蕭條,道瓊指數直到一九五四年才突破一九二九年的高點。日本韓戰後股市多頭趨勢一路走到一九九○年,結果是反轉後最近十年全球股市掌聲雷動,日本卻「斯人獨憔悴 」,現在只有一九九○年高峰的三分之一不到。這些史蹟,事後諸葛亮都有完美的解釋,太極投資哲學卻早就提醒了。已經走了六、七年的電子股,是否已到了景氣盡頭,沒有人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電子股多頭的時間愈長,景氣反轉後的力道也會愈強,
投資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