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近期頻頻對該國科技業者出手,包括阿里巴巴、騰訊、滴滴出行,全都面臨「加強監管」命運,且管控範圍正逐步擴及其他產業,甚至連補教業,也成了被「整頓」的目標。
上述情況,導致中概股慘遭拋售,根據CNN觀察,自今年2月以來,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總市值累計已蒸發逾1.2兆美元,引發外界對中國新創產業前景的擔憂。
從螞蟻金服上市受阻、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被消失」,到中國反壟斷監管機構對阿里巴巴開罰28億美元,這些前車之鑑,讓企業主們極為緊張,深怕自己成為下一個被盯上的對象。
▲螞蟻金服上市受阻。
對自家企業下重手 是為了證明「沒人比黨更強大」
北京當局為何要對「自家企業」下重手?外媒分析,這些管制手段的目的,並非製造混亂,而是向企業主明確表示,「只要願意配合中國共產黨制定的條件,你就可以利用資本市場。」換言之,「沒人比黨更強大」。
對北京當局而言,出手管控民間企業,是為了「保護經濟和國民,使之免於不穩定因素影響」,並藉此解決高工時、受教權不平等,以及個資隱私等問題。
韓禮士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 研究員、新加坡國立大學講師卡普里(Alex Capri)認為,中國政府對民間企業的監管,主要目的是防止企業之間的行為,衍生出更獨立、不循規蹈矩的活動,「這可能會有損北京當局以國家為中心的治理模式」。
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也出具報告,稱中國政府的手段,是把社會公平、穩定,置於資本市場之上,盼藉此取得兩者之間的「再平衡」。
▲馬雲公開露面頻率大幅減少。
年輕世代選擇「躺平」 不利中國經濟發展
簡單來說,北京當局把對企業的監管,與「公共利益」掛勾。例如,中國政府宣稱,網路產業對用戶個資處理不當,恐使個人隱私,甚至國家安全面臨風險;而「遭資本劫持」的補教業,則是扭曲了教育本質,讓家庭收入,成為造成教育落差的原因。
另一個讓中國政府決定出手「整頓」民間企業的因素,是近年來逐漸興起、頗受年輕族群認同的「躺平」文化。對職場拚搏感到疲憊、無力的年輕人,開始「清心寡慾」,打定主意不買車、不買房、不結婚,並減少消費,形同讓自己「躺平」度日。
過去,許多中國科技公司採行的「996工作文化」(從上午9點工作到晚間9點,每周上班6天),已不再被年輕世代視為努力的象徵,因為,實際情況是,即使將「996」奉為圭臬,也未必能獲得相對應的回報。
在中國政府眼中,年輕世代之所以選擇「躺平」,明顯與工作、市場環境有關,因此自然得靠政府出手,好好整頓一番。
今年5月,中共黨媒《光明日報》便以「躺平族」為題,發表評論,稱中國正面臨人口高齡化等諸多挑戰,在此情況下,「未富先躺」的「躺平族」,恐對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須從「培育良好工作環境」的角度出發,「在制度上更加重視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打破制約企業積極性的制度壁壘。」
政府盼企業「聽從黨的領導」 恐扼殺創業精神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中國研究所所長曾銳生(Steve Tsang)表示,若北京當局不對民間企業進行控制,經濟不平等(例如貧富差距擴大)的現象,就可能危及共產黨的合法性。
不過,政府藉由控管企業,促進社會公平、穩定的邏輯,也引發了「扼殺創業精神」疑慮。曾銳生指出,加強控管,猶如對企業主發出訊號,「他們必須更小心地觀察自己的步調,使企業符合黨的指導方針。」
延伸閱讀:羽球男雙輸台灣、桌球混雙輸日本…小粉紅們挾民族主義出征「自家人」 成了東奧中國選手最崩潰的壓力來源
「我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試圖要做的,並非打擊民間企業,而是強化監管(或黨的控制),讓企業都能『為人民服務』或『聽從黨的領導』。」曾銳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