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風暴侵襲美國,向來溫暖的德州,氣溫竟降至零下18度,猶如陷入「冰封」,創該州30多年來最低溫紀錄,截至目前為止,當地仍有超過32萬居民,處於無電可用的窘境。
低溫加上大規模停電,導致三星電子、恩智浦、英飛凌設置於德州的工廠,被迫暫時停產,也引發了全球晶片大缺貨,進一步加劇的擔憂。
三星德州奧斯汀廠區 仍未確定何時復工
三星在德州奧斯汀設置的兩座工廠,皆於本周二,應當地政府要求暫時停產。三星發言人對媒體表示,確切復工時間,仍待電力供應商奧斯汀能源(Austin Energy)通知,盼能盡快恢復生產。
根據BBC報導,德州可謂美國半導體生產中心,在一般情況下,晶片廠都是24小時運作;如今,低溫造成的大規模停電,使業者極為頭痛,在晶片缺貨的情況下,汽車製造商勢必得延遲生產進度。
《紐約時報》引述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Mark Zandi)說法指出,晶片短缺將使2021年新車銷量,減少45萬輛,使美國整體經濟產出,減少約150億美元。
拜登首席經濟顧問致函 向台灣經長王美花表達謝意
據悉,拜登政府計畫頒布一項行政命令,對包括半導體、稀土在內的關鍵供應鏈進行審查,藉以減少對「不可靠或不友善國家」的依賴;在此同時,拜登政府也開始研擬,緩解晶片荒的方法,而台灣,也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紐約時報》報導提到,過去一年,美國前總統川普,試圖強化與台灣政府、半導體產業的關係,藉此因應中國在晶片市場日益強大的影響力。
拜登上台後,美國繼續運用與台灣的關係,以確保晶片缺貨一事,不會對美國客戶造成不利影響。本周三,拜登首席經濟顧問狄斯(Brian Deese)特地致函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感謝其協調台灣廠商,協助緩解美國車用晶片短缺問題。
業者呼籲 美國政府應投資半導體製造、研發
外媒報導稱,美國業者多將晶片製造業務,外包給南韓、台灣等亞洲國家,如今,三星在德州的工廠,因氣候問題暫停運作(約占三星總產能的28%),台積電則是產能滿載,想滿足消費性電子產品、汽車製造商對晶片的需求,光是產能移轉,就可能得花上數月。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總裁兼執行長纽佛(John Neuffer)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和氣候問題,使晶片的供需兩端,失去了平衡。
「晶片業者正在努力滿足汽車和其他產業的需求,但這些都是高度複雜的產品,需要費時數月,才能生產出來。」纽佛強調,晶片缺貨的現象,意味著美國政府必須對本土半導體製造、研發進行投資,以因應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