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藥廠輝瑞(Pfizer)和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共同研發的新冠疫苗,陸續獲得英國、美國政府核准,英國已自12月8日起,展開大規模接種計畫,美國則預計本周開始施打;市場預估,包括輝瑞、莫德納(Moderna)等在疫苗研發上有所進展的公司,明年營收都可望大增逾百億美元。
CNN引述投行摩根士丹利(下稱大摩)分析,稱2021年,新冠疫苗估將為輝瑞創造約190億美元營收(輝瑞將與BioNTech分拆收入);等於明年光是新冠疫苗帶來的銷售額,就占了輝瑞今年總營收(518億美元)的36%以上。
而在全球接種疫苗人口持續增加的情況下,大摩估計,輝瑞在2022、2023年,合計還可獲得約93億美元的新冠疫苗收入。
輝瑞今年股價漲幅僅1成 低於標普500指數
另一方面,莫德納研發的新冠疫苗,也讓這家原本默默無聞、去年營收僅6000萬美元的公司,搖身一變,成為市值達620億美元的一方之霸;據大摩分析,莫德納有一半的市值,是來自新冠疫苗。投行高盛則預估,新冠疫苗可望於2021年,為莫德納帶來約132億美元營收。
觀察上述公司今年以來股價漲幅可發現(截至12月11日收盤),莫德納累計大漲逾700%;BioNTech(在美上市股票)上漲超過275%,將該公司估值推升至近300億美元;輝瑞則僅上漲10.7%,不及同期標普500指數的13.3%。
同樣在疫苗研發上有所進展,為何股價漲幅表現大相逕庭?CNN分析,主因可能在於,輝瑞已是一家規模龐大的公司。換言之,新冠疫苗能為其創造的成長空間,未必優於規模較小者。
公司成長性、競爭疫苗數量 影響股價表現
而另一件值得投資人注意的事情是,市場對於新冠疫苗可為輝瑞、莫德納等公司,帶來多長時間的收入,以及疫苗可提供多久的保護?各方意見仍屬分歧。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菲爾德(Emily Field)在接受BBC採訪時直言,「獲利只是暫時的」,原因在於,估計2年內,市場上就會出現約20款疫苗,疫苗開發商想賺取溢價,會更困難。
科技資訊分析公司Airfinity執行長漢森(Rasmus Bech Hansen)則樂觀表示,相關產業都將從中受益,因為「這(疫苗)是疫情大流行中的一線希望」。
漢森期待,各國政府能像投資國防一樣,對大規模流行病因應策略,進行投資,即使不希望有朝一日會用上,也應將之視為必要支出。
以上客觀論述,不作為投資建議,請自行判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