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於11月23日,提名其競選團隊外交政策首席顧問布林肯(Antony Blinken),出任國務卿一職。今年58歲,在前總統歐巴馬任內擔任副國務卿的布林肯,未來如何主導美國外交政策、應對美中關係?勢必成為外界關注焦點,而以下4件事,或許可讓我們一窺布林肯對前述問題的態度。
一、布林肯和拜登的淵源
擁有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的布林肯,自2002年起,開始為時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的拜登工作,擔任幕僚長一職(至2008年);在拜登成為副總統後,布林肯便出任其國家安全顧問,並於歐巴馬第2任期內,被歐巴馬納為己用,成為副國務卿。
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布林肯所屬的民主黨失去政權,當時,他選擇轉換跑道,經營政治策略諮詢公司,直到拜登出馬競選總統,布林肯才又「強勢回歸」,擔綱選舉團隊首席外交顧問。
二、布林肯如何看待美國在國際關係中的地位?
布林肯曾言,「簡單來說,當我們有朋友、伙伴、盟國時,世界對美國人民來說,是更安全的。」他主張,美國應和盟國、國際組織合作,且美國在多邊組織中的領導地位,更是至關重要。
由以上內容可看出,強調「盟國重要性」的布林肯,絕對無法認同現任總統川普,讓美國從國際組織或多邊協定「退群」的決策。對於川普以「德國未付出足額軍費」為由,宣布撤離9500名駐德美軍一事,布林肯直言,此舉「愚蠢、充滿惡意,不僅助長俄羅斯總統普丁勢力,還傷害了我們在歐洲最重要的盟友德國。」
在布林肯的觀念中,歐洲是美國的「重要夥伴」,年輕時曾在巴黎生活、求學的他,能說一口流利法文,也會彈吉他、踢足球,擅長演奏藍調、搖滾樂,而他的球友,多是華府外交事務工作者,有一段時間,布林肯固定會在禮拜天,以球會友。
▲布林肯(中)擅長演奏演奏藍調、搖滾樂。
三、布林肯會採取哪些策略應對中國?
川普政府所留下的,是極為緊繃的美中關係,不過,在布林肯眼裡,美國想和中國徹底切割,是不切實際的,兩國之間雖有競爭關係,但在軍備控制、氣候變遷等領域,仍存在合作空間。
「試圖和中國完全脫鉤,不切實際,最終會適得其反。」布林肯建議的方向,是讓拜登政府擴大盟友圈,並在此前提下,和中國打交道。
即使美中已簽署第1階段貿易協議,但布林肯認為,川普主政期間,削弱了美國和盟國的關係,導致中國在國際上的戰略地位變得更強,相較之下,美國則日益弱化。
四、布林肯怎麼看待中國和台灣之間的問題?
布林肯強調,和中國打交道前,美國必須先取得優勢地位,如此一來,雙方的關係,「才能夠以我們的條件,而非按照他們的條件來發展。」
他也示警,如果不對中國侵犯香港人權的行徑加以制衡,恐使中共在其他地區,變得更加野心勃勃,「倘若中國收到的訊息是『有錯不罰』,那麼,人們就會擔心,中國會對台灣做一樣的事情。」
布林肯強調,拜登會揭露北京當局的各式干預手段,藉此強化對台灣民主的捍衛。
整體來看,布林肯對於創造美中兩國更好的關係發展,持正面看法,但其中也隱含著不容退讓的堅持,正如今年4月30日,他在英國知名智庫Chatham House的研討會中所言,「若美國及其合作夥伴一同努力,堅定地要求北京當局履行責任,如此一來,兩國關係就可能較過去2、3年來,取得更多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