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國總統川普不喜歡輸的感覺,即使顯然已輸掉總統大選且極不可能翻盤仍不認敗,甚至在即將卸任之際搞大大小小的破壞,意圖把經濟變成焦土、為可能的金融危機埋下伏筆,好留下更多爛攤給總統當選人拜登明年上任後收拾。
這是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的觀察。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撰文指出,川普的財政部長米努勤上周突然宣布,今年3月推出的多項緊急貸款計畫年底到期後,財政部將不再支持。乍看下,這或許沒什麼,畢竟金融市場不見危機跡象,美股甚至在選後繼續大漲;更何況撥給這些計畫的資金大多不曾動用。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
克魯曼表示,聯準會(Fed)有充分理由反對終止這些計畫。Fed官員非常了解金融危機如何發生、又如何終結。米努勤的舉動剝奪一項未來可用來對抗危機的重要工具。
克魯曼解釋,今日所謂的「金融危機」昔日通常稱為「恐慌」—例如1907年的金融大恐慌(the Panic of 1907) ,正是那場危機催生了Fed。引發恐慌的因素五花八門,有的根本沒有明顯成因。但有共同點:都涉及民眾失去信心、造成資金凍結使經濟頓失源頭活水、重創成長和就業。
通常,這種事有如「自我實現的預言」,也就是個人的理性行為導致集體的災難後果。例如典型的銀行擠兌,存戶急著提領存款,即使他們相信銀行基本面健全,卻也明白一窩蜂擠兌可能擊垮銀行。
這正是為什麼需要Fed這類機構出面穩定大局。打從19世紀以來,世人便明白,這些機構在爆發金融恐慌時有能力、也應當放款紓困,終結惡性循環。其實,讓恐慌踩煞車所需的放款金額並不大,甚至只要明確承諾必要時會提供現金即可,連實際開支票都不必。
例如,2012年歐債危機情勢危急,西班牙等南歐國家償債能力銳減,公債殖利率卻飆升。其實西班牙等國財政情況不比英國差,但因使用歐元,不像英國可自己印鈔票並以極低的利率借錢,因此不堪「自我實現的預言」攻擊——投資人擔心西班牙缺錢而抽腿,卻因此引發他們擔心的結果。
不過,2012年7月,時任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基(Mario Draghi)公開聲明,將「不計一切代價」拯救歐元,市場普遍解讀此語等同於承諾必要時將借錢給危機受困國。結果,危機突然告終,ECB到頭來沒借出一分錢。
又如今年3月和4月,新冠肺炎疫情引起投資人恐慌,把美國推向瀕臨金融危機。所幸Fed在財政部資金力挺下,推出新計畫,提議購買公司債和市政債等資產。這項承諾確保必要時有充裕資金能穩定市場,危機於是迅速消退,實際動用的資金並不多。
目前為止,情況良好。但此刻美國疫情復熾,染疫住院病例甚至比春季時多,且仍快速增加。即使這回疫苗推出在望,但新冠肺炎危機尚未平息,在這個節骨眼撤除因應危機的工具,實在很愚蠢。
對於米努勤宣稱這些資金「不再有必要」,克魯曼直批「不可理喻」。從川普政府最近的各種行徑觀之,很難不把米努勤的舉動看作是蓄意破壞,意圖升高下任政府必須處理危機的可能性。
好消息是,各大媒體報導拜登將任命前Fed主席葉倫出任財政部長,克魯曼推文盛讚葉倫「經驗豐富、紀錄輝煌,而且深謀遠慮」,有利維持務實、有用的總體經濟政策。
壞消息是, 根據彭博資訊報導,米努勤將把Cares Act經濟紓困案未用的4,550億美元資金,從Fed手中收回並轉入財政部的「普通基金」。這意味葉倫接任財長後,需要國會批准才能動用這筆錢。
克魯曼形容這些小動作顯然是在「搞破壞,簡單明瞭」,顯示米努勤也加入其他川普政府愚忠官員的行列,跟著在卸任前踐踏經濟,賠上自己的聲譽。
※本文由經濟日報網 (https://money.udn.com/money/index) 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