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和美國選舉,把風險資產市場害慘了。MSCI全球指數在上周錄得三月股災以來最慘烈的單周下跌,風險指數VIX逼近近來罕見的40關口,去風險降槓桿成為風險市場一致的操作方向。
新冠感染在歐洲飆升,法國為首的歐洲國家開始或考慮重新實施人流管制措施,美國的感染個案也創出單日新高,市場對經濟快速復甦的期望落空。與此同時,主流媒體和分析機構繼續預測拜登當選,很多人預測藍波(blue wave victory),即民主黨一舉入主白宮、拿下參眾兩院多數席位。
此邏輯下,美國財政赤字可能進一步惡化,長期國債遭到拋售、沽空,國債收益曲線陡峭化,資金成本上揚成為又一個市場擔憂。經濟前景和美國大選的不明朗,直接觸發石油和大宗商品市場的劇烈調整,布倫特原油期貨每桶從41美元跌到37美元。避險意識下,美元指數明顯反彈。金價卻未能受惠,繼續在近三個月的低位徘徊。
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十四五規劃草案,市場價格反應不大。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IPO螞蟻金服上市凍結巨額資金,A股港股資金流動性受壓。科技巨頭Alphabet, Amazon, Apple and Facebook的業績均好過分析員預期,NASDAQ照樣不給力。
美國總統競選進入尾聲,市場緊張地等待著11月3日的到來。儘管最新民調顯示黑人對川普的支持率突然大升(黑人投票率低曾被視為柯林頓輸掉2016年選舉的主要原因之一),市場依然認為拜登會當選,從OTC資料看,期貨市場認為拜登有73%的勝率。
市場對美大選的擔憂 從債市傳染到股市
不僅如此,資金正在積極消化藍波情景(即民主黨同時拿下白宮和國會兩院)。如果此情形出現,民主黨管制下的財政赤字可能爆表,國債的發行成本也可能大幅上漲。
十月份十年期國債利率上升了巨大的17點,甚至令國債收益率曲線變陡峭,就是對藍波風險的消化。上周對選舉的擔心由債市傳染到股市,資金紛紛離場觀望。就美國選舉而言,如果選舉結果出現爭議並遲遲無法解決,這將進一步影響市場的風險意識。如果選舉可以有明確的結果,無論川普連任還是拜登當選,短期對股市都是利好消息,陷入國會黨爭而難產的疫情救援計畫可望被通過,利好經濟復甦。川普當選的話,預計他會維持第一任期的減稅、去監管措施。如果拜登當選,他將採取Spend and Tax策略,中期來看不利於股市。11月3日之後,市場尋求的是選舉結果的確定性。
美元兌各主要貨幣(人民幣除外)展開了新一輪升值,激發出市場對美元指數走向的討論。近來美元重回升值軌道,主要源於避險需要。歐洲疫情、美國選舉、英國脫歐,十月驚喜一個接一個,資金退入美元,甚至鎖定今年投資回報(今年絕大多數基金經理有可觀的收益表現),導致更多資金流向美元區。
避險需求增 美元重回升值軌道
這種情況在未來數月可能持續,尤其當歐洲疫情和英國脫歐仍有很高不確定性的時候。除了避險因素,美元在基本面上是不是也指向強勢呢?筆者看不到。美國的疫情狀況很糟糕,消費者的資產負債表比歐洲更糟糕,所以2018-19年美國傲視世界的那種增長勢頭早已消失。同時財政貿易雙赤字在暴漲中,美國今年財政赤字預計達到GDP的16%,明年也有8.5%,這還未計入如果民主黨上台可能有的新花費。
非戰爭時期最大的財政赤字需要聯準會的背書和埋單,美國貨幣政策可能比世界任何其他國家都更寬鬆,筆者認為美元的強勢無法持久。不過美元能跌多少,恐怕還要取決於歐盟和中國。歐洲在財政一體化上最近有所進展,人民幣匯率走勢近來也表現不錯,但是成為可以抗衡美元的大儲蓄貨幣,兩者都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本周市場焦點:美國總統選舉,美國總統選舉,美國總統選舉。本次郵寄投票數目極高,選舉結果未必可以當晚知道,候選人也可能對選舉結果有爭議,但是這可能是1860年那場導致南北戰爭的大選以來最重要的美國選舉。除此之外,英國央行開會,預計BoE增加1000億英鎊的QE額度。十月美國非農業就業資料預計增加450K新增職位。
本周記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