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1月大選在即,目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聲勢大幅領先現任總統川普,但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Paul Krugman)擔心,即使川普落選,他所屬的共和黨仍可能「大搞破壞」,未來數年持續禍害美國乃至於全世界。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最新紐時專欄撰文說,目前看來,民主黨儘管也有可能拿下參議院,但勝算不如總統選舉。若是川普落敗,在剩餘任期變成「跛鴨總統」,仍可能與參院合力,促成右翼大法官在美國最高法院占絕大多數。
克魯曼說,欲知這種情況會有多糟,瞧瞧現在的威斯康辛州便知一二。
在2018年州長選舉,威斯康辛州選民選出一位民主黨籍州長艾佛斯(Tony Evers);民主黨籍議員得票率53%也很高,但礙於該州選區劃分因素,民主黨最後在總數99席的州議會中只取得36席。而威州民選的最高法院法官也是共和黨占多數。
克魯曼說,這種選舉結果造成艾佛斯處處遭共和黨議員掣肘,不難想見;但權力鬥爭如今產生「致命」惡果。
這是因為威斯康辛州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激增得很恐怖,情勢嚴峻程度堪比夏季時的亞歷桑那州。亞歷桑那州後來以強制戴口罩、關閉酒吧、限制室內集會等措施控制住疫情。反觀威斯康辛州,由共和黨主導的州議會對州長艾佛斯控制疫情的努力百般阻撓;本周三,共和黨籍法官封殺了一道對酒吧等公共場所聚集人數設限的命令。
換言之,克魯曼表示,威斯康辛州可能就是美國選後情況的縮影:一個遭選民以選票否定的政黨,仍能繼續「大搞破壞」,可能包括造成數百人無謂染疫而死。類似於但遠比這個更糟的情境,可能在全國上演。
克魯曼解釋,川普目前看來贏得普選票的機率微乎其微,但仍有可能在選舉人團票勝出。若是如此,克魯曼認為,那可能象徵「美國民主的終結」。
他認為,可能性更高的結果,是川普敗選但共和黨保住參議院多數黨地位。在那種情況下,共和黨想必會大扯拜登財政政策後腿。共和黨對川普任內大幅減稅造成預算赤字暴增,完全無動於衷;一旦拜登政府上台,卻可能突然重新發現政府債務的罪惡,並試圖攔阻新政府藉擴大支出撐起疫後經濟和人民生活水準的努力。
即使民主黨大獲全勝,橫掃白宮以及國會參、眾兩院,也很可能面臨最高法院保守派與自由派大法官比例變成6:3的劣勢。這不僅可能導致俗稱「歐記健保」的「平價醫療法案」(ACA)遭到推翻,讓美國數千萬民眾失去健保保障,奠定美國墮胎合法化基礎的「羅伊訴韋德案」(Roe v. Wade)也岌岌可危。
但最大的威脅在環保政策。克魯曼擔心,拜登政府各種對抗氣候變遷的行動,都可能受阻。
大法官被提名人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日前在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答詢時,被問到氣候變遷相關問題,她答:「我肯定不是科學家。」據克魯曼解讀,此語並非謙虛之辭,而是流露出漠視科學、準備反對任何抗暖化努力的態度。
拜登已表明,抗氣候變遷行動會是他核心的經濟政策,如果保守勢力增強的最高法院橫加阻撓,導致未來幾年在這方面繼續蹉跎光陰,對美國和全世界都將是一場大災難。世人已親眼見識到全球暖化效應,包括美國西岸野火燎原與南部洪水氾濫,若再毫無作為,未來想避免災難發生恐怕為時已晚。
※本文由經濟日報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