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日本擬將台灣「優先」列第2波鬆綁入境對象? 安倍傳已下指示

日本擬將台灣「優先」列第2波鬆綁入境對象? 安倍傳已下指示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中央社

國際總經

shutterstock

2020-07-14 10:17

日本考慮先鬆綁外國的商務人士入境,首波與越南、泰國等4國磋商,第2波將於本週與台灣等10國磋商。日媒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指示,要優先對台灣鬆綁入境。

 

為了防止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擴大,日本從2月起陸續禁止外國人士入境,一共禁止129國人士入境。隨著疫情趨緩及考慮經濟社會活動,第一波針對商務人士鬆綁入境措施,是與越南、泰國、澳洲、紐西蘭4國磋商。

 

第2波將與日本往來較多的台灣、中國、韓國等國磋商,快則本週內開始磋商。此外,也考慮與經濟關係深厚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緬甸、柬埔寨、寮國和蒙古國等亞洲國家磋商。

 

日本朝日新聞13日報導,多位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本政府在考慮第2波鬆綁入境對象時,安倍指示「要優先對台灣鬆綁入境」。

 

因為安倍的支持者大多期待安倍對中國、韓國採強硬態度,尤其中國是武漢肺炎疫情擴大的「震央」,如果日本先對中國鬆綁入境的話,日本民眾可能會反彈。加上,美中對立加劇,日本須顧慮美國的感受。

 

報導說,安倍希望優先對台灣鬆綁入境,讓台灣人比中韓民眾更早入境日本,這樣可緩和支持層等的反彈。而且,對台灣鬆綁入境是安倍擔任總裁的執政自民黨內保守派國會議員等的請求。

 

不過,中國是世界第2大經濟體,韓國是鄰國,日本不能無視於中韓兩國。日本外務省官員擔憂,如果鬆綁入境磋商不是同步進行的話,日本與中韓的關係可能失和。

 

第2波鬆綁入境的協商方針就是與台灣、中國、韓國同步協商,但結果是優先對台灣鬆綁入境。而且,把相較於日本,疫情算穩定的汶萊、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加入協商的話,可化解較棘手的與中韓台協商問題。

 

報導說,協商行列加入汶萊,是日本政府為了兼顧安倍指示以及對中韓兩國的外交上顧慮。

 

未來的風場設計變得很重要,讓葉片轉速即使慢,還是能大量發電(例如裝更大的風扇葉片)。這就是關鍵,要讓風小的時候,仍然生產足夠的電力。

 

降低證照取得難度 可提高民眾種電意願

 

問:如何有效增加民眾種電意願?

 

費:可以投入教育系統,政府支持學校、學校幫助產業發展,形成正向的循環。

 

九○年代起,德國投入教育系統,從小的實驗室到研究計畫、相關課程;二○○○年後,知識體系的建置大幅增長,愈來愈多學者參與其中,短短五年內,能源教育的體系有效擴大,只要大家同心,可以走得非常快。

 

另一個是種電證照的制度,法規要鬆綁,使取得相關的證照更容易。

 

耶寧哈

耶寧哈自1997年起到荷蘭能源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長期擔任能源開發、能源政策評估與市場顧問。(圖片來源/耶寧哈提供)

 

耶:文化差異扮演關鍵角色,以荷蘭整體經驗為例,鄰避效應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一個消費者沒有得到直接的利益(例如所有權),任何的改變都會被看作負面。此外,面板的設計、放在屋頂上是否好看也是考量重點。

 

再者,民眾需要有參與感,如果民眾感受到決策過程中,自己沒有參與感,或是種電利益在他人(例如電力廠商),會帶來強烈反對聲浪。研究指出,擁有電動車的民眾會渴望自己種電,方便充電,這使他們感到有自主性。因此,要把鄰近的人納入決策過程,並且在經濟上得利(例如擁有部分的太陽能電力設施)。

 

太陽能與農地的關係 要競合不能競爭

 

問:目前台灣太陽能發展,地面型比屋頂型踴躍,造成珍貴農地被占用,怎麼克服?

 

費:第一,不要讓太陽能和農業競爭。最好是讓兩者結合(例如玉米田種電),在太陽能面板下農作也進行,會有很多好處。夏季時,有很多的陽光輻射、雨水不足,種在太陽能板底下,可以保有更高比率的土壤溼度。

 

第二,農夫可以分配農地,一塊用來種農作物、另一塊發電,正確地使用,就不會帶來競爭。在中國,不只是作物和種電結合,也可以和飼養家禽結合。

 

耶:荷蘭和台灣一樣,很多人抗爭,不願讓太陽能種在農地上。解決方法最重要的關鍵,是增加當事人的參與感。

 

此外,是強化太陽能面板的設計,讓它可以相容於建築物表面,在建築物上種電,例如荷蘭能源研究中心ECN、荷蘭國家應用科學研究院TNO,都已設計出可以印製不同顏色、圖案的太陽能面板,成為兼具發電和美觀的裝潢。

 

其他選項,是把太陽能面板裝在噪音屏障中(例如高速公路兩側),產生電能。我們也在思考透過鐵路公司,把太陽能面板裝在一些閒置的區域。最後,也可以思考水面型太陽能浮動系統,這已經在一些湖面做小規模使用。然而,這樣的裝置會和湖邊的休閒遊憩有牴觸,因此今年起,荷蘭首座示範專區選在海上啟用。

 

不斷創造新產業、新商機 才能壯大再生能源

 

問:若想要有效扶植再生能源產業,您有何建議?

 

費:早年德國沒有任何的再生能源工業、市場、公司,我們必須透過各種手段創造新的產業、新商機,讓再生能源成長更快。○五年德國訂定在二○年的再生能源占比要達百分之二十的目標,現在已經有近乎兩倍的成績,所以再生能源是可以走得很快。

 

最後一點,想要發展再生能源,台灣其實有成熟的科技、製造商技術,十年內要發展為成熟的產業,不是難事。

 

耶:荷蘭最成功的例子是風力發電(不管是陸上或是離岸)和太陽能。兩者的科技成本價格比預期下滑更快;顯然的,不只是受到德國能源政策帶動,也和全球市場、荷蘭發展有關。必須選擇優先順序、發展強項。

 

荷蘭有大片淺海、好的風力環境(雖然台灣的風力狀況更好),除此之外,還促進產業大規模生產船隻,這是為何荷蘭會極力推崇風電。我們也決定放棄某些科技,因為它和其他選項相較、在荷蘭的潛力不大,例如潮汐發電、藍色能源(把淡水和海水混合發生化學作用發電)、聚光式的太陽能等等。

 

以荷蘭經驗,投注在幾種有潛力的能源,勝過在所有的選項上下注,關鍵是要將能源政策結合產業政策。

 

加速淘汰核能、降低碳排 綠電占比20%不是夢

 

問:台灣想在八年內,將再生能源的比率,從五%提升至二○%,在目前太陽能的可用土地面積不足,以及離岸風電技術與產業均缺乏之下,是否真有機會達成目標?

 

費:這個目標不難達成。只要移除障礙。有廢核的法源,應該加速淘汰核能,同步廢除石化燃料,把電動車的電力來源、家戶冷暖氣空調,使用更多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發電、降低碳排放。在十到十五年內,把碳排放降到零,是可行的。

 

但台灣必須更多著力在再生能源上。太陽能和風力儲存比較不便,你們可以強化夏日發電的潛力、善用大浪(水力發電),使用所有可行的再生能源,有效率建置相關設施、設備(例如興建大規模的離岸風力發電廠)。如果不如此做,會引來反對者,因為他們需要從舊有方式轉換商業模式,不能無利可圖,這是政府的任務。

 

我在一○年和現任總統蔡英文談過她的想法。我給的建議,就是可以走得更快、更有企圖心。這對台灣經濟有正面影響,也可避免花高成本進口石油、燃煤,又可以創造大量的工作機會和新的產業。如果台灣朝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走,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耶: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達到這個目標,的確不容易,然而還是有可能的。荷蘭過去也是這樣設立目標,指出明確的發展路徑,台灣要著手建設自己的再生能源產業,給予優於其他同區域國家的誘因、優勢。如此一來,二五年要達成二○%的再生能源目標,就會是一個轉型的起頭,不是結束!

 

這樣的能源轉型是不可避免的,也會大幅降低再生能源發展的成本,我的建議是,走在轉型的前頭、抓住機會,勝過等待或讓別的國家超前。

 

風力發電

歐洲是全球風力發電的核心地區,其經驗值得台灣借鏡。

延伸閱讀
手足不婚無子,過世後遺產怎麼分?親姐被課120萬房地合一稅嚇壞...專家揭當年繼承父母房產時不該均分
手足不婚無子,過世後遺產怎麼分?親姐被課120萬房地合一稅嚇壞...專家揭當年繼承父母房產時不該均分

2024-06-11

妻過世丈夫繼承房產,賣房辦過戶慘噴「80萬房地合一稅」 遺產稅免稅額、扣除額是多少?
妻過世丈夫繼承房產,賣房辦過戶慘噴「80萬房地合一稅」 遺產稅免稅額、扣除額是多少?

2025-03-02

10年前房地合一稅,房價谷底4年跌2成後開始漲…永慶總座喊這次也會跌,教開價眉角、4圖秀房貸怎麼貸
10年前房地合一稅,房價谷底4年跌2成後開始漲…永慶總座喊這次也會跌,教開價眉角、4圖秀房貸怎麼貸

2024-09-26

兩個動作,讓我免繳房地合一稅!理財達人省錢試算「至少賺百萬」:自住重購,大屋換小也能退稅
兩個動作,讓我免繳房地合一稅!理財達人省錢試算「至少賺百萬」:自住重購,大屋換小也能退稅

2024-07-17

房地合一稅節稅!父母親往生前,子女記得遷戶籍回家,多出「400萬免稅額」...資深代書曝密技
房地合一稅節稅!父母親往生前,子女記得遷戶籍回家,多出「400萬免稅額」...資深代書曝密技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