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蔓延之下,中美兩大強國火藥味愈加濃厚。
先是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甩鍋病毒起源是美軍,再到華春瑩反批美國沒有新聞自由⋯挑釁動作不斷的「戰狼式外交」,顯然是捨過去鄧小平時代「韜光養晦」路線。驍勇善戰的「戰狼外交」,恐已悄悄埋下禍端。
從近期幾個事件拆解起,可發現中國外交系統的運作相當有節奏。
上週,中國要求非洲國籍人士進行14天自我檢疫,卻屢傳出中國旅館、房東驅逐,甚至張貼禁止黑人進入,使得非洲各國質疑遭到不合理對待,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僅承諾高度關注,並無進一步說明與道歉,反倒是官媒色彩濃厚的環球時報批評,美國極力挑撥中非關係。
實際來看,中國為了成為世界強國,砸大錢、鋪設基礎建設,持續「赤化」非洲國家,但這突來的摩擦事件恐將前功盡,更是阻礙中國握有國際話語權的道路。
因此在第一時間之內,中國運用媒體、外交體系一搭一唱,將污名甩鍋到美國身上。
事實上,這項外交套路並不陌生,從武漢肺炎起源、隱匿疫情、中國媒體遭美列為「外國使團」等一連串事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持續污名化美國,更與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歐塔加斯(Morgan Ortagus)、美國共和黨籍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委員卡爾(Brendan Carr)在推特上大打口水戰。
在社群媒體上,就可看見中美兩國的外交論戰,這可說是前所未見。
中國何以走上「戰狼外交」姿態 與美國針鋒相對?
時間回推到今年2月6日,武漢肺炎吹哨人之一的醫師李文亮確診逝世,撼動整個國內外,中國人民不滿政府防疫措施,當時「#言論自由」關鍵字迅速上了微博熱搜,雖然隨即遭到屏蔽與刪除,但人民的怒氣與不滿,實難以撲滅。
值得觀察的是,華春瑩、趙立堅接連在2月下旬開通推特,透過推文不斷強化當局「負責任」的疫控形象,被外界解讀是要加大力道推動大外宣;但實質上而言,其實這也是在進行「大內宣」。
一位熟諳兩岸政治的政治學者指出,自從鄧小平訂定的「集體領導」制度遭到習近平打破後,缺乏制衡的一人政權,造就了無法犯錯的執政空間。
換言之,因疫病所導致的民怨,習近平得尋找一個「代罪羔羊」頂替,而最好的對象,便是中國急於擠下強權勢力的美國。
路透社(3/30)報導指出,兩位中國外交官證實,習近平去年親筆寫字條要求外交體系,面對中美關係惡劣,得立場強硬展現「鬥爭精神」(fighting spirit),顯示中國鷹派「戰狼外交」勢力抬頭。
儘管中國賺到了面子,卻在未來可能失了裡子。
靠戰狼外交升起「愛國主義」大旗 執政壓力不減反增
中國不負責任地甩鍋疫情責任,已成了培育美國鷹派勢力抬頭的最佳舞台。
美參議員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正提出一項法案,試圖阻斷中國對全球藥品供應鏈的掌控,得到兩黨的支持;與此同時,日本宣布全力協助企業撤出中國,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主動建議,認為美政府應全額協助想離開中國的企業。
考量到刺激內需市場的北京政府,正積極啟動「新基建」(編按: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數據時代的新經濟基礎建設)。
但短時間內,仰賴國際市場需求的工廠,因為出口需求驟降,使得復工艱難。
中國官方失業率於今年2月已增至6.2%,創下歷史新高,外界估計,失業人口可能衝破數千萬。
值此關鍵時刻,中國卻是再度升起「愛國主義」大旗,反過頭來指控美國——恐怕「戰狼外交」的主要目的,說服人民相信政府,而非單純說給國際社會聽的。
值得觀察的是,面對中美關係持續交惡、內部經濟持續下修,北京當局還能用這好勇善鬥的野狼外交策略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