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台灣民選總統二十週年,當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進行現代化改造,中國的對台威脅日益嚴重,美學者歐漢隆(Michael O’Hanlon)當時曾指出中國攻佔台灣的可行性其實遠低於預期,即使美國不干預兩岸戰爭,中國在十年內攻下台灣的機會微乎其微。
但物換星移,時代已改變。中國對台的軍事威脅已不可同日而語,台灣國防部在《2019年國防報告書》中表明:共軍挹注高預算,加劇台海失衡,且共軍已具備封鎖台海能力,但目前尚未具備全面犯台的正規作戰能力,中國對台威脅在2020年內只會日漸升高,並將兼併台灣最為其主要政治目標。因無法預期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今年將是深化台美關係與增強台灣安全的關鍵一年。
貿易成果並非唾手可得
去年十一月蔡英文總統在台北美國商會發表談話時,呼籲美台雙方盡快締結雙邊貿易協定,對此美國國會盧比歐等四位議員共同發起《台灣保證法》,以呼籲美國貿易代表應重啟台美貿易投資架構協定(TIFA)。但不幸的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基於行政資源缺乏與其他理由,自2016年以來從未舉行過任何雙方TIFA會談。換句話說,台灣應提出讓美國難以拒絕的提議,把握在這一年內的合作契機。
對台軍售
川普政府從2017 年6月至2019年8月之間,對台軍售了五次,包含軍火裝備、彈藥、飛行員培訓、新型戰鬥機與坦克等,這說明政府已不再受限於「包裹式軍售」的模式,而在今年將會通過何種軍售更是令人期待。去年九月國防部長嚴德發已向立法院證實,國防部已要求美對台軍售「M109A6自走砲」,也表示有興趣購買「M142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
重大轉變?
近年來中國對台灣施加的外交與經濟的壓力,已證明了北京對兩岸現狀的敵視與不滿意,這既破壞兩岸關係的穩定也同時傷害台灣國內的穩定,因此現在是美國劃清界線表態的時候了,美國應堅定地致力於協防台灣,並維護台灣的民主體制與既有生活模式。
華盛頓能否在保持戰略歧異性的同時又清楚的表達立場,將會是一大考驗。要川普政府放棄外交上模凌兩可的戰略,機率並不高,台美雙方應在今年保持密切聯繫,並討論其相關議題如「美模稜兩可的戰略,是否能有效的震攝中國?」、「 『一個中國政策』是否還符合美國利益?」、「台美雙方是否應更重視其他盟友?如日本與北約的軍事合作。」
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日益漸增,美國與台灣應把握 2020年展開新局、攜手合作。
作者:Michael Mazza 為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AEI)的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亞太地區的軍事國防政策、中國軍事現代化、兩岸關係與朝鮮半島國家安全議題,現為AEI 年度國家安全政策和戰略執行經理、GTI資深研究員。
譯者:李旻臻 Lilly Min-Chen Lee
原文:2020 Taiwan Outlook: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US-Taiwan Relations
By: Michael Mazza / VOL. 5, ISSUE 1 / Jan 15,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