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在中國西北部一個風景如畫的山谷,這裡的居民多是虔誠的穆斯林,而政府正在剝奪伊斯蘭教信仰最明顯的表達方式。當局拆毀了清真寺上方的圓頂和宣禮塔,包括人稱「小麥加」的臨夏附近一座小村莊裡的清真寺。
內蒙古、河南、寧夏這幾個中國最大的穆斯林少數民族聚居地也進行了類似的拆除活動。在南部省份雲南,三座清真寺被關閉。從北京到寧夏,官員們禁止在公開場合使用阿拉伯文字。
全面打壓個人宗教自由
反映習近平強硬政策
在幾十年的相對開放使得溫和形式的伊斯蘭教獲得繁榮後,這場運動代表了中共全面打壓個人宗教自由的最新前線。始於打擊新疆維吾爾族的嚴厲鎮壓穆斯林行動,正擴大至更多地區和更多人群。
驅使這項行動的,是因中共擔心堅持穆斯林信仰可能會演變為宗教極端主義,從而公然蔑視其統治。在中國各地,中共正在對伊斯蘭教習俗實行新的限制,這與一份黨內祕密文件相符,《紐約時報》看到了其中部分內容。
這些措施反映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強硬政策,他一直尋求在各領域重新樹立起中共的權威及其意識型態的最高地位。
▲南部省份雲南馬米廠村一座中式清真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提倡「伊斯蘭教中國化」。(圖/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這場運動引發了外界擔憂,即中共對西部新疆地區維吾爾族穆斯林的打壓,已開始滲入中國其他地區,漸漸瞄準比維吾爾族更易融入中國社會的回族及其他穆斯林。去年,寧夏的一名中共高級官員在新疆考察時稱讚了新疆政府,並承諾加強兩個地區在安全事務上的合作。
壓制維吾爾族做法籠罩全國
回族詩人:人人將受其害
馬里蘭州弗羅斯特堡州立大學(Frostburg State University)的回族穆斯林教授馬海雲表示,打壓行動延續了中國長期以來敵視伊斯蘭教、視信徒為異己的做法。
他在不久前給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一篇文章中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成為全世界最主要反伊斯蘭意識型態和仇恨的傳播者,這反過來又轉化為公眾對中國政府在新疆地區及中國其他地方,不斷加大力度打壓穆斯林的做法給予廣泛支持。」
迄今為止,這些新措施尚無法達到新疆大規模拘捕和對維吾爾人侵入性監控的野蠻程度。但已在人口逾1000萬的回族人中間引發焦慮。
「現在又在倒退了,」筆名安然的回族穆斯林詩人崔浩新在他居住的濟南接受採訪時說。
▲週日臨夏一座清真寺的禱告者。右側花瓶上了噴漆,可能是為遮蓋阿拉伯經文。 (圖/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崔浩新看來,壓制新疆維吾爾族社會的做法如今籠罩著全中國。「總有一天,這種模式將不只針對穆斯林,」他說,「人人都將受其所害。」
習近平曾下達祕密文件
保密期限20年
伊斯蘭教於數個世紀前傳入中國。如今,中國的穆斯林人數在2200萬至2300萬之間,占這個國家14億人口的一小部分。其中,回族和維吾爾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維族主要生活在新疆,回族則生活在全國各地的聚居點。
他們當前面臨的限制措施可追溯至2015年,當時習近平首先提出了所謂「伊斯蘭教中國化」問題,表示所有信仰均應服從中國文化和中共。去年,習近平政府曾下達一項祕密文件,命令地方官員阻止伊斯蘭教干預世俗生活和國家職能。
中國政策的海外批評者向時報提供了文件的部分內容。文件題為《加強和改善新形勢下的伊斯蘭工作的意見》,尚未公之於眾。文件於去年4月由相當於中國內閣的國務院下達,保密期限20年。
該文件對中國的伊斯蘭教活動場所、服飾和宗教儀式的「阿拉伯化」提出了警告,並特別指出,擁有伊斯蘭教聖地的沙烏地阿拉伯的影響值得關注。
▲中國官員已下令拆除甘肅省蘭州市這座清真寺裡可以見到的這類阿拉伯風格圓頂和尖塔。 (圖/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它禁止使用伊斯蘭的金融系統,禁止清真寺或其他私人伊斯蘭團體組織幼稚園或課外活動,禁止阿拉伯語學校傳授宗教或送學生出國留學。
鎮壓行動最明顯的方面,是針對那些帶有圓頂、宣禮塔和其他具有中亞或阿拉伯世界特色建築細節的清真寺。
單獨來看,其中一些措施似乎是有限的。還有一些則顯得反覆無常:一些帶有阿拉伯特色的清真寺被保留下來,而附近的其他清真寺則被改造或關閉。
但在全國範圍內,趨勢是明顯的。詩人崔浩新稱,這是自文化大革命結束以來最嚴厲的反信仰運動。「文革」期間毛澤東發動的所謂紅衛兵破壞了全國各地的清真寺。
清真寺金色圓頂突遭強拆
禁止公共場合出現阿拉伯字
在國家看來,伊斯蘭習俗的傳播危險地顛覆了社會和政治的一致性。
▲在臨夏的一家家禽店裡,「清真」這個阿拉伯單詞從標誌上被移除。 (圖/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寧夏,省政府禁止在公共場合出現阿拉伯文,甚至發放給穆斯林餐館的標示也不再使用阿拉伯語的「清真」一詞,現在該標示使用漢字,這一禁令於今年夏天擴展到了北京和其他地方。
幾個省的有關部門已經停止向食品、奶製品和小麥生產商以及餐館發放清真證書。中國官方媒體稱,此舉是為了遏制「泛清真趨勢」。在政府看來,「泛清真」指的是在太多種類的食物或餐館中使用伊斯蘭標準。
寧夏和甘肅也禁止了傳統的召喚祈禱。如今,在歷史悠久的清真寺周圍,祈禱時間會通過刺耳的電喇叭來宣布。寧夏首府銀川的一位伊瑪目(阿拉伯語中的「領袖」)說,當局最近找到他,警告不要就宗教問題發表公開聲明。
當局還將目標對準了清真寺本身。今年4月,甘肅臨夏附近的尕庄村一座清真寺的金色圓頂突遭強拆。目前它還沒有重新開放。便衣警察阻止了兩名時報記者的進入。
在南部省份雲南,回族社區長期存在。去年12月,當局在在三個小村莊裡關閉了未經官方許可的清真寺,抗議者和警察爆發了短暫的混戰,但無濟於事。該縣發表聲明,指責清真寺舉辦非法宗教活動和課程。
▲在新疆西部的喀什,一座清真寺被改造成商店。(圖/ 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其中一個村莊回回登(音譯),馬吉伍(音譯)在已經關閉的當地清真寺外面抱著孫子,它開在一處民宅裡。
馬吉伍戴著回族獨特的無邊便帽,他說,當地的伊瑪目沒有理睬警告,拒絕將他們的儀式轉移到村裡的大清真寺,那座清真寺的中央庭院裡掛著中國國旗,還有一面大紅橫幅,勸誡信徒「愛國愛教」。
「但他們不聽,」馬吉伍說。
在大清真寺附近的一名女子表示,那座較小的清真寺的關閉激起了大家的不滿,但也只能聽天由命。她用中國俗語「胳膊擰不過大腿」來形容人們面對強大力量時的無能為力,在這裡指的就是政府。
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倫理學教授熊坤新為政府最近的行動做了辯解。他說,在過去的40年裡,中國發生了造成深遠影響的經濟變革,同時放寬了對宗教活動的限制,但放鬆做得過頭了。
「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展到了一定高度,」他說,「突然間,與宗教和其他事務相關的問題就出來了。」
▲一位回族穆斯林在臨夏清真寺學習《古蘭經》。 (圖/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就伊斯蘭教而言,他提到了清真寺的激增,以及「清真」規則在公共生活中的實踐,並稱這些規則與占人口多數的漢族人的文化價值觀相衝突。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現在中國的清真寺比佛教寺廟還要多:前者有3.5萬座,後者有3.35萬座。據官員和新聞報導稱,去年,有數十座清真寺被改造、關閉或完全拆除,其中許多在新疆。
宗教被視為「國家面臨的主要敵人」
學者:不信他們能消除宗教信仰
中共聲稱,它有權控制所有的有組織宗教。批評人士把其歸因於擔心宗教組織可能挑戰其政治權力。過去,共產黨的鎮壓引發過暴力回應。
1975年,在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期間,雲南省一個以回族穆斯林為主的小鎮沙甸因為民眾抗議關閉清真寺,被解放軍包圍。隨後爆發的衝突導致大規模的軍事介入,該鎮被夷為平地,造成1600多人死亡。
目前的施壓也引發了動盪,但規模沒有那麼大。2018年8月,寧夏有一個名叫韋州的村子,因為當局派工人拆除一座新落成的清真寺而爆發抗議。經過數天的緊張對峙,當地政府承諾暫不拆毀該寺,並對方案進行評估。
▲喀什一座關閉的清真寺。上面的新月標記已經被移除。(圖/ 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大約一年後,警官們仍然封鎖著通往該村的道路,並拒絕外國人進入,其中包括外交官和兩名曾在5月試圖進入的時報記者。
中國聲稱允許自由信教,但強調國家必須始終放在首位。寧夏政府在被問及最近對伊斯蘭教的限制時說,中國像其他國家一樣,對宗教活動也是有規章制度的。
它表示,違反建築法規等法律的清真寺將被關閉,學校和大學不得進行宗教活動。
「阿拉伯語是一門外語,」政府談到對公共標示的限制時說;它還稱,這些措施是「為了方便群眾」。
弗羅斯特堡州立大學的學者馬海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現任領導人將宗教視為「國家面臨的主要敵人」。他說,高層官員對信仰,尤其是波蘭天主教會在蘇聯解體及其在東歐的統治中所起到的作用進行了研究。
廣大教徒對於日益加劇的鎮壓幾乎毫無辦法。馬海雲預測,情況不會很快緩和,但它最終會失敗,就像其他針對穆斯林的運動一樣。
「我不信他們能消除宗教信仰,」他說,「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註:全文獲《紐約時報》授權,By STEVEN LEE MYERS © 2019 The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