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證交所昨(11)日宣布,擬以296億英鎊的價碼,向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提出合併建議,引發金融市場高度關注;港交所想娶「英國妻」,壯大家業,台灣證交所有無可能藉由併購或被併購,讓證券市場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對此,學者直言,基於3個因素,「人家不會看上你」。
政大金融系兼任教授朱浩民指出,近年來,無論境內或跨國,交易所相互併購,屬常見現象;例如,東京證交所和大阪證交所,於2013年1月1日合併,成立控股公司「日本交易所集團」;倫敦證交所則是在2007年,宣布與義大利交易所合併。
朱浩民強調,境內證交所的整合,只要取得共識,執行上相對容易,但跨國併購涉及的問題較複雜,「多數都失敗」。
港交所想併倫交所 得先過兩關
朱浩民分析,港交所想併購倫交所,勢必得面臨2大關卡,第1,倫交所計畫以270億美元,收購金融數據供應商Refinitiv,若此事成局,港交所「根本吃不下來」,這也是港交所在併購條件中,要求倫交所放棄收購Refinitiv的原因;第2,香港背後必然有中國因素,在當前反中氣氛濃厚的情況下,也不利此併購案。
香港「反送中」運動持續延燒,英國也被脫歐議題搞得焦頭爛額,在此多事之秋,傳出港交所有意併購倫交所的消息,格外引人關注。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為,脫歐一事,使英國陷入混亂,對港交所而言,是個逢低進場的時機,「香港對於和英國有關的併購案,都很感興趣,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以27億英鎊收購英國酒吧與釀酒集團Greene King,就是個例子。」
孫明德指出,英國可能會在脫歐後,失去作為歐洲金融中心的地位,若能與香港合作,有利其為脫歐預作準備。
假設這樁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口中的「世紀聯姻」成真,朱浩民稱,雙方可望創造出「跨全球、跨時區交易市場」,投資人可在低成本、高效率的情況下,參與全球市場。
孫明德說,「世紀聯姻」對雙方都有好處,倫敦想做全世界的生意,與港交所合作,有助提升競爭力;香港和英國聯手,也可擴大市場範圍,有互補效果。
能見度低、中國壓力、籌碼有限 讓台灣難被看上
至於台灣證交所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行情」,朱浩民直言,「就客觀條件來看,我們沒能力去併人家,也不可能被併購。」
朱浩民解釋,造成上述情況的主因在於,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台股是個「邊陲市場」,能見度不高,新台幣也非國際主流貨幣,「人家就不會看上你」;孫明德則強調,台灣的證券交易制度、體系,還不夠國際化,在此情況下,能合作的對象有限。
孫明德表示,國際上,交易所之間的合縱連橫,極為頻繁,但台灣無論想和誰合作,都得面臨來自中國的壓力;此外,就合作誘因而言,台灣除了電子股、金融股較具優勢外,並無太多籌碼。
其實,早在10多年前,台灣就有讓證交所、期交所、櫃買中心和集保結算所「4合1」的構想,最後卻不了了之;朱浩民感嘆,台灣這麼小,若能將上述4個證券周邊單位合而為一,對系統整合、業務聯繫、產品推廣都有好處,各單位卻因擔心失去獨立性,導致此事未能成局。
朱浩民說,在強化國際連結方面,台灣證交所「有努力(例如,2018年3月中旬和日本交易所集團、韓國交易所,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但截至目前為止,還看不到太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