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的川習會是否達成協議,變數非常大,就連雙方政府都沒把握,只得採取兩手策略,進攻的武器、防守的備胎都已端上台面。
6月底,將是美中貿易談判是否達成協議的關鍵時刻!
G20(20國集團)峰會定於6月28~29日在日本大阪舉行,這是川習會最可能舉行的場合。然而,美中談判剛剛在5月破局,美國總統川普5月5日宣布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商品課關稅25%後,目前正在擬對另外價值3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徵25%關稅,6月底前完成法定程序。
擴大戰線 科技、教育、地緣政治捲入
5月破局的主因,指向中國臨時變卦,不願將產權保護、補貼等問題入法。寧願承受關稅以及美國發動的科技圍堵,在「計畫經濟」的體制上,絲毫不讓步。隨後,中國6月2日發表《關於美中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回應美方在貿易逆差、知識產權、技術轉讓等方面的指控;美國貿易代表署及財政部立刻於6月3日以聯合聲明回應,批評白皮書在「玩弄指責遊戲」。
除了關稅,美中較勁更延燒到各個層面,主要戰場在科技產品及技術。例如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將70家華為關聯企業列入「實體清單」,令許多國際企業為遵守禁令,對華為「斷供」。包括谷歌、臉書抵制,禁止華為手機安裝安卓、臉書、IG平台,還有多項關鍵零組件管制出貨,這些行動絕對衝擊華為的海外市場。
中國隨之反擊,商務部宣布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以懲罰對中國企業封鎖或斷供的外國企業、組織或個人。工信部6月6日提前發放5G商用牌照,宣告中國繼美國Verizon、韓國SK之後,進入5G元年,希望以國內的升級及需求,彌補海外市場的空缺。
在觀光及教育人才方面,美中一樣相互指責,中國教育部發布留學預警,指部分赴美留學人員的簽證受到限制,建議加強風險評估。美國國務院解釋,鑑於留學生在美就學期間遭情報單位吸納的案例增加,開始加強簽證審查。
在更敏感的地緣政治風險上,台灣也被捲入,美國國防部近日發布的《印太戰略報告》,詳述美國如何與區域民主國家加強夥伴關係,並以新加坡、台灣、紐西蘭、蒙古為例,等於將台灣稱為國家,反制北京對台灣的打壓。而64天安門事件30周年、香港6月9日大遊行反《送中條例》,美、中的說法及作法都是站在對立面。
川習見不見?經濟「備胎戰」上場
整體而言,5月初的美中貿易協議破局之後,雙方是進一步擴大戰場,在各層面加大壓力,朝向對立面發展,離貿易協議愈來愈遠。美國集結盟友,拉起封鎖線;中國步步回擊,文宣攻勢喚起民族情緒,發放5G執照鞏固內需,外交則拉攏俄羅斯。不管6月底川習見面不見面,雙方早在科技、教育、地緣政治地盤之爭打得火熱,美方更準備好對中國3000億美元商品課徵25%的關稅大刀。
中國目前強硬派抬頭,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演講,呼籲人民開啟現代「長征」。「長征」一詞是共產黨軍隊在國共內戰時,為躲避國民黨追擊,展開長期、長程的持久戰,最後贏得政權,1949年建國。習近平再提長征,已經是為美中經濟戰定位為持久、全面之爭。
從目前局勢來看,6月底川習會是否達成協議,變數非常大,就連雙方政府都沒有把握,從5月5日川普發推特,金融市場隔日股市大跌、美債大漲,就能看出市場避險意識大增,資金衝向相對安全的美債,造成10年期國債殖利率大跌(代表債券價格上漲),被視為洗錢工具的比特幣更是大漲37%。
美中經濟戰一旦延燒到金融市場,影響層面更大。關稅影響到價格、需求,科技封鎖及報復衝擊上市公司獲利,股價利空,而川普在意股市的表現,世人皆知。美股5月初因關稅因素大跌後,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隨後釋放可能降息的訊號,拉動美股連續大漲,等於是為6月底沒有協議打預防針。
川普5月5日發出關稅推特至今,美股標普500指數的跌幅最深達到6.8%,拜降息預期所賜,至6月7日收盤只跌2.44%;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最深跌10.17%,至6月7日跌5.17%,可見降息的預期幫了大忙,簡單來說,美國以降息作為美中無協議、提高中國關稅的備胎。
另一方面,中國面臨的金融戰比較複雜,人民銀行一直降低存款準備率、進行逆回購,但是釋出的流動性大多轉到金融市場,沒有流進實體投資。而且,美國科技封鎖、加課關稅都將重創出口製造業,除了震央中心的費城半導體指數至今跌12.23%最重,上證、深圳指數的跌幅分別達到8.15%、10.79%。
同時,人民幣的貶勢加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6月7日表示,中國有「巨大」的政策來對付貿易戰,包括利率、存款準備率、貨幣及財政政策等,且人民幣匯價「不認為某個具體數字更重要」,被視為人行不執著於「保7」,當天的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1度突破6.96。雖然人民幣貶值是抵消關稅的手段之一,但後續必須加大力道控制資金外流,還有進口物價上漲等,都是問題。
金融戰開打 美國降息、人民幣貶值對決
6月底川習是否會面?美中貿易是否達成協議?目前不確定性相當高,沙盤推演三種可能。
其1、美中沒有協議,經濟冷戰態勢更加成形,科技封鎖、供應鏈調整,需求受到壓抑,包括資本支出、消費、就業數字不如預期,美國降息的可能提高,以降低經濟衝擊,股市已提前反映降息預期,一旦真正降息,也不是利多反映,而是要等待經濟數據驗證。
其2、雙方繼續拖延,拉大戰線,壓力加大,以拖待變,大致就是5、6月的情況。
其3、美中達成協議,關稅暫時不課徵,科技封鎖的壓力降低但未解除,市場氣氛較為和緩,但是美國降息就不急於一時,依然是當作備胎。
因此,6月底,無論哪一種情況,基本上都已經在5~6月間預演過,金融市場最有可能還是走區間震盪的盤局,重要觀察指標在於人民幣匯率是否破7、美債10年期殖利率是否破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