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一日,中央銀行在理監事會議結束後,照例發布「會後記者會簡報」以及「會後記者會參考資料」。對央行來說,理監事會議後公布資料並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是再自然不過的動作,但這次的記者會與這兩份資料卻特別引人注目,原因在於其中一項議題——美中貿易談判。
美國進口恐替代台灣進口
央行警示台灣留意全新變數
從二○一八年四月美國正式出手點燃貿易戰火起算,至今已屆滿一年。時至今日,雙方的貿易紛爭雖仍懸宕,但在今年三月五日美國貿易代表署釋出訊息,確認將無限期暫緩對中國提高進口關稅之後,雙方和談的氣氛已愈來愈濃。四月四日,美國總統川普甚至表示:「雙方爭議的部分已經少於有共識的部分⋯⋯,四周後可見分曉。」
美中可望握手言和,過去一年全球經濟的最大懸念看似即將落下,那麼,央行為何還得特地提醒國人留意美中談判走向?原因很簡單,貿易戰過程中對台灣的衝擊,要看「美國拒絕哪些中國產品」的連鎖影響,而在貿易戰結束後,「中國會向美國多買哪些商品」的談判結果,則是台灣經濟與產業要面對的全新變數。
隨著雙方和談的可能性愈來愈高,台灣,開始要面對新一階段的挑戰。
攤開央行這份內容厚達八十八頁的「參考資料」,美、中相關論述便占了一半,其中又以第三章節《美中貿易談判之最新發展》最為動見觀瞻。美、中兩大強權角力,台灣無論在政治、商業上都是被夾在中間的處境,尤其在中國可能承諾擴大對美進口的情況下,台灣身為貿易依存度高達一○七%的經濟體(一八年第四季資料),更是必須密切關注中國是否會出現「美國進口替代台灣進口」的情況。
貿易談判中,中國免不了必須承諾「對美擴大進口」,要釐清這部分對台灣可能的影響,必須先拆解出三個要素,分別是「中國可能提高從美國進口的商品類型」、「台灣在中國進口該類型商品的市占比重」、「協議後中國承諾增加購買的金額」,最後,將各產業衝擊程度與台灣的名目GDP(國內生產毛額)做比較,方能完整衡量出美中協議對台灣的衝擊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