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才剛剛宣布要對美國128項產品加徵進口關稅,市場隨即有消息傳出,川普政府本週就會釋出要加徵關稅的中國產品名單,預料將以「高科技品」為最大宗。
路透社2日引述政府內部官員報導,這份名單涵蓋500-600億美元年度進口品,多數是高科技產品,但距離實際的生效時間點,還有兩個多月。
根據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3月22日簽署的關稅公告,美國貿易代表署必須在本週五(4月6日)前揭露加徵關稅的涵蓋名單,而開徵關稅的主要目標,是在迫使北京當局改變政策,阻止陸企奪取美國專利。
自從川普宣布要對中國課徵關稅後,中美資深官員雖有接洽,但目前看不到雙方有積極協商、阻止關稅開徵的跡象。一名科技業主管表示,川普會依據80年代美日貿易戰的先例,先對特定產品的關稅出版聯邦公報,然後試著在接下來60天透過談判取得共識。
美國貿易代表署去(2017)年依據「1974年貿易法301條款」(1974 Trade Act`s section 301),對中國展開智慧財產權侵權調查,而調查發現,中國有系統地透過合資、不公的科技授權法及豪砸國家資金收購美國科技公司等手段,不當盜取美國的智慧財產權。
中國則否認其法令規定美國企業必須轉讓科技專利,並威脅要報復美國課徵關稅的行徑,黃豆、飛機與重型設備都可能是中國課徵報復性關稅的範圍。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曾在3月22日列出建議開徵關稅的10大高科技產業,全都是北京在《中國製造2025》中擬定的發展重點,當中包括新能源車、機器人和生物製藥。
CNBC、路透社、MarketWatch等外電報導,萊特海澤3月22日稍早對參議院財政委員會(Senate Committee on Finance)提交了他所建議的關稅涵蓋範圍,聲稱若任由中國投入數千億美元研發最新科技、稱霸全球,對美國將相當不利。
萊特海澤參考《中國製造2025》開出的關稅名單包括:全新的尖端資訊科技;自動化機械設備與機器人;航空航天工業設備;海運設備與高科技運輸;新能源車;現代化鐵路運輸設備;農業機械;新原物料、生物製藥與先進的醫療產品。
大陸財政部才剛在4月1日發布新聞稿宣布,自週一(4月2日)起將對128項美國進口品(包含豬肉、水果、堅果、葡萄酒等)加徵最多25%的報復性關稅。對美國進口品課徵關稅,是為了捍衛中方權益、平衡美國3月23日鐵鋁關稅造成的損失。
英國金融時報、CNBC、美聯社等外電報導,中國的報復行動雖然跟川普的鐵鋁關稅有關,美國的畜牧業、農業卻得承受苦果,這些產業中,有許多人都在2016年把票投給川普。
不過,北京的報復行動並未涵蓋黃豆等關鍵的美國對陸出口品(2017年總額多達140億美元),看來相對溫和。分析人士認為,大陸經濟仍舊相當依賴出口,對美國又呈現貿易順差,假如跟華盛頓貿易衝突加劇,中國將蒙受較為嚴重的損失,這讓北京不願把對美關係鬧得太僵。觀察人士認為,北京或許還在保留子彈,看看白宮要如何回應,再來決定是不是要採取更為致命的報復打擊。
※本文授權自MoneyDJ理財網,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