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經濟同步復甦與擴張,人工智慧等科技進展讓人擔心飯碗不保,但也提供進一步改善生活的希望,也潛藏更多投資機會。
為協助讀者掌握2018年國際政經局勢,本報再次與國際知名專業評論機構Project Syndicate合作,推出「2018年全球名家瞭望」系列專欄,獨家刊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與迪頓、紐約商學院教授羅比尼、WEF創辦人施偉伯等20位全球菁英的觀察與洞見,期能帶來新的思考格局與視野。
一年前,我預測2017年全球經濟的最大特點是不確定性,原因包括美國總統川普當選、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等因素。當時唯一看似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與未來可能變得更加混亂。
從結果來看,2017年不算特別好的一年,卻沒許多人擔憂的那樣糟。川普維持一貫魯莽言行,今天侮辱瑞典,明天砲轟澳洲,接著瞄準歐洲,然後又支持國內的新納粹分子。我們看到一些讓人憂心的監管鬆綁,特別是環保方面,遑論川普偏執言行可能引發的仇恨。不過美國體制加上川普政府的無能,都讓川普的醜惡言辭、與他的實際施政有巨大差距,這點倒不錯。
對全球經濟而言,最重要的是貿易戰並未爆發。從墨西哥幣兌美元匯率來看,儘管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陷入停滯,但市場對NAFTA未來的擔憂之情已大致消退。然而,川普式的大起大落還在進行中,2018年可能是川普對全球經濟秩序投下的震撼彈真正爆發的一年。
一些人把美股迭創新高視為川普經濟奇蹟的證據之一,我認為這只證明大衰退後長達十年的復甦「終於」站穩腳步。每一波經濟衰退都有盡頭,而川普幸運地在此時入主白宮,坐享前任總統努力的果實。
我把這種說法視為投資人短視的證據,因為他們殷切期盼的減稅案、及資金可望再度流向華爾街,彷若2007年榮景能重現。他們忽略2008年發生的事:經濟陷入75年最嚴重衰退,及之前為超級富人減稅導致的赤字增加與日益加劇的不平等。
這些人對川普保護主義帶來的反全球化風險視而不見,也未能預見若川普透過舉債達成的減稅計畫生效,美國聯準會(Fed)將升息,讓市場回檔修正。換句話說,市場再度展現短視而貪婪的傾向,這並非美國長期經濟表現的好預兆,也意味著2018年可能蘊藏極大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