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讓石油凍產會議破局 歐巴馬、普丁陪小心 30歲阿拉伯王子 石油漲跌他說了算

讓石油凍產會議破局  歐巴馬、普丁陪小心 30歲阿拉伯王子  石油漲跌他說了算
身高近190公分的沙國王子穆罕默德,氣勢凜然,作風更是強悍。

乾隆來

焦點新聞

Shutterstock、達志

1009期

2016-04-21 11:40

多哈石油高峰會議,原本是為了讓全球主要產油國達到石油凍產的共識,
但這場會議的結果,完全符合開會前夕穆罕默德王子的強硬表態。這位王子到底是誰?

四月十六日,在攸關全世界主要產油國未來的多哈石油高峰會議(Doha Summit)前夕,沙烏地阿拉伯副王儲穆罕默德.本.沙爾曼 (Mohammed bin Salman),接受了彭博長達五個小時的專訪。


他是誰?可以這麼說,過去幾個月,全世界能源與金融市場股匯價格的急跌大漲,幾乎就是取決於這位三十歲阿拉伯王子的喜怒。

 

態度強硬  讓多哈高峰會形同破局

 

在與彭博的訪談間,他以極為鷹派的口吻說:「除非所有的產油國,包括俄羅斯、伊朗等在內都同意凍結產量,否則沙烏地絕對不會減產!」「沙烏地目前一天產出一○二○萬桶石油,我們有能力,一夜之間就增產一百萬桶、半年之內增產兩百萬桶……,而且只要增加投資,就能提高至每天兩千萬桶。」「如果不凍結產能,我們會不計代價賣出所有的石油。」


多哈石油高峰會議,原本是為了讓全球主要產油國達到石油凍產的共識,藉此拉抬油價,搶救產油國的財政危機,也降低油價崩跌所引發的種種金融動盪。然而這場會議的結果,完全符合開會前夕穆罕默德王子的強硬表態;台北時間十八日凌晨,消息傳來,這場會議形同破局,各國無法達成凍產協議。


作為最大產油國代表,穆罕默德王子的態度當然主導著會議走向,而他之所以在開會前夕大放狠話,是受到死對頭伊朗的刺激。在這場石油高峰會舉行前,伊朗已公開否決凍產提議,宣布不參加多哈會議,也不會在任何的產能凍結協議上簽字。


驟然間,沙烏地與伊朗的衝突對立情勢再度升高了。去年底,沙烏地槍斃與伊朗同派的什葉派教士之後,雙方在元月三日斷絕彼此外交關係。兩個對立的國家,在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斡旋下,為了石油減產,過去兩個多月演了一齣和解戲碼,如今既然伊朗不參加凍產協議,年輕氣盛的穆罕默德沒什麼好商量的,乾脆親自出馬,主導萬眾期待已久的多哈會議。

 

政權地震  終止逾80年兄終弟及傳統


石油與政治原本就是無法分割的一體兩面,穆罕默德王子躍上舞台、去年石油價格的崩跌、今年第一季油價大漲三成、與伊朗的衝突升高,乃至敘利亞動亂等等,都與沙烏地王國政治權力的大地震有關。


沙烏地國父阿齊茲(King Abdul Aziz Al Saud)在一九三二年建國,至今八十四年傳承了七位國王,繼任的全都是阿齊茲的兒子,他們遵照遺囑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繼承王位,卻面臨國王越來越老的困境。去年元月二十三日,第六任的阿布杜拉國王以高齡九十一歲逝世,接任的沙爾曼(King Salman)國王也已經八十歲了。


新王沙爾曼打破八十四年來的傳統,請原本排名第一順位的王儲、也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退位,改指定姪子納伊夫(Nayef)出任王儲,終止了八十四年的兄終弟及傳統。但是,沙爾曼同時也任命只有三十歲的兒子穆罕默德為副王儲,還將政府最重要的職位,包括第二副總理、國防部長、國家經濟與發展委員會主席等,全交給了自己的兒子。


穆罕默德王子身高逼近一九○公分,才剛滿三十歲就成為沙烏地王朝最有實權的領導人,不僅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國防部長,更手握全球第一大產油國的經濟實權,一舉一動成為全球政壇注目的焦點。


更關鍵的是,他與沙烏地阿拉伯大多數的王子有很大的差異,穆罕默德王子不像其他的王子,沒有去英國、美國這些國家念書,他也從來不上夜店,即使只是平常的場合,也堅持穿著傳統阿拉伯的頭巾與長袍。

 

企圖強烈  要徹底改造沙烏地阿拉伯

 

大學畢業之後,他在民間機構工作過兩年,從○九年就被沙爾曼國王帶在身邊。沙爾曼國王政治企圖心強烈,也刻意讓穆罕默德王子卡住重要職位,一四年,當時僅二十八歲的穆罕默德王子就已經升任內閣的政務委員了。


沙爾曼國王與穆罕默德王子的目標,是要徹底改造沙烏地阿拉伯,提出國家轉型計畫(The National Transformation Program),於是我們看到沙烏地不再與美國亦步亦趨,穆罕默德接任副王儲的第一個出訪對象,就是俄羅斯總統普丁,並且強勢介入葉門與敘利亞內政,毫不手軟地升高與伊朗的衝突。


在內政上,沙爾曼與穆罕默德宣稱要主導「經濟多元化」,改變沙烏地依賴石油收入的單一經濟結構。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更提出石破天驚的國營石油公司(Saudi Aramco)股票上市案,售股所得拿來成立國家主權基金,轉投資在新興產業,以二○二○年為目標,將「非石油部門」對政府的財政貢獻提升至每年一千億美元。

穆罕默德王子年輕氣盛、位高權重、出手大方,而且高舉徹底改變國家戰略的政策,代表著龐大的機會與無法掌控的危機。

 

到底這個全球最大的產油國會怎樣改變,誰也無法預測,為了摸底,英美俄中等大國領袖立刻競相拉攏。去年五月,普丁率先邀請穆罕默德王子率團親訪莫斯科,簽訂六項合作協定;法國總統歐蘭德也搶著見他,穆罕默德王子一見面,就向歐蘭德簽訂高達新台幣四千億元的軍購合約、外加將近新台幣一千億元的貸款,借給黎巴嫩購買法國武器。美國總統歐巴馬則邀請沙爾曼父子造訪白宮。

 

今年元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沙烏地,穆罕默德王子代表國王親自在機場迎接,還與習近平單獨會談。

 

(圖/達志) 

 

穆罕默德王子(下圖左)手握沙國實權, 成為大國拉攏對象,

除了與普丁(下圖右)建立良好關係,

也與父親沙爾曼國王 (上圖中)受邀造訪 歐巴馬(上圖右)。

 

不再穩盤  讓市場回到供需的真面目

 

多哈會議,就是在大國領袖圍繞著穆罕默德王子,大家梭哈的氣氛下形成的。已經宣布經濟進入緊急狀態的委內瑞拉帶頭穿梭,遊說一個拉抬石油價格的計畫,說服了同樣面臨沉重財政壓力的俄羅斯,以及剛剛與普丁建立關係的穆罕默德王子,在這兩個日產一千萬桶原油的龍頭帶領下,擬定將產量凍結在元月的水準。


二月中旬,委內瑞拉、俄羅斯、沙烏地與卡達初步達成凍產共識,接著就由俄羅斯擔任說客,說服沙烏地的死敵伊朗參加。表面上,俄羅斯對伊朗有影響力,而且普丁擁有強大的外交團隊,可以在產油國利益與國際政治衝突間,找到一個多贏的方案;但是,經過一個月的努力,仍然毫無所獲,沙烏地以及其他產油國同意再給普丁一個月,延到四月十七日舉行多哈會議。


在過去,類似這樣的減產會議,都是由沙烏地主導、透過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完成。沙烏地長期扮演油價穩定者的角色,某一個小國超產,沙烏地就減產;反之,沙烏地也可增產以維持OPEC議定的產量與價格。但是從一四年十一月起,沙烏地石油部長納米公開宣布放棄這個穩盤的角色,原因當然是俄羅斯不斷增產,以及美國頁岩油產量暴增。

 

 

 

其實,解除了多哈會議的政治面具之後,市場反而能夠回到供需基本面的真面目。根據OPEC最新統計月報(MOMR,一六年三月),目前全球日產八千二百萬桶石油,其中OPEC產量二千五百萬桶;不過,生產超過供給的超產部分,也僅兩百萬桶。

 

換言之,只要能夠控制產量,油價可以維持在目前每桶四十美元上下的水準,這不只對俄羅斯、委內瑞拉等財政困窘的國家有利,也對產生大量頁岩油公司壞帳的美國有利,產油國如果能夠在沒有協議的情況下維持產銷平衡,會是創造最大利益的公約數。

 

多哈會議之後,國際油價是否能夠回到先前期待的每桶五十美元以上,或是再跌回三十美元,現在誰也說不準;但是我們攤開石油價格走勢圖,一百美元一桶的價格,歷史上只出現在○八年到一四年,當然就是中國經濟崛起與全球央行QE(貨幣量化寬鬆)政策的結果;

從兩次石油危機之後的八○年代一直到○三年,石油價格長期維持在每桶二十至二十五美元。


說不定,一百美元的油價只是歷史上的意外,目前的價位、或者是每桶二十五美元,才是歷史上的常態。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延伸閱讀
解密沙烏地阿拉伯 顛覆想像 驚喜意想不到
解密沙烏地阿拉伯 顛覆想像 驚喜意想不到

2024-03-26

阿拉伯是台灣的貿易與外交綠洲
阿拉伯是台灣的貿易與外交綠洲

2019-10-29

為了經濟穩定 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化敵為友
為了經濟穩定 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化敵為友

2018-02-27

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大戰風雨欲來?
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大戰風雨欲來?

2017-11-08

沙烏地阿拉伯將扮演中東危機救世主
沙烏地阿拉伯將扮演中東危機救世主

201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