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兄弟出事,CDS(信用違約交換)市場恐將引發多殺多的危機,滿手CDS的金融機構難免又要面對另一次的資產減損;而根據外界的估計,CDS的市場規模,竟高達六十二兆美元之多。
問題恐怕還沒結束。就算不去烏鴉嘴的猜測還有幾家銀行準備關門大吉,至少,雷曼兄弟的垮台,已立刻引發另外一塊重要市場的瓦解危機。
「規模達到六十二兆美元的CDS(信用違約交換)市場,會有立即性的問題。」這是債券天王比爾葛洛斯在雷曼兄弟出事後的第一說法。
前摩根士丹利亞洲首席分析師謝國忠則表示,美國政府會強力撐住市場流動性,但對於CDS市場,「我估計規模約達七十兆美元,而且,真的會有大問題!」
當CDS的保險不再保險
什麼是CDS?這玩意兒有多重要?
簡單地說,CDS就像一份由銀行推出的債券保單,買債券的人,為了避免像雷曼兄弟之類的債券發行機構出現違約或倒閉風險,於是向銀行買進這份保單,定期繳交「保費」。
一旦發行機構出事,債券買主可以向銀行「求償」,例如要求銀行用票面價值買回這堆形同廢紙的債券;就像國泰人壽的新聞稿所說:「國泰人壽有一二○○萬美元之雷曼兄弟公司債,惟已以CDS完全避險,故淨曝險為零。」
銀行發行CDS之後,為了降低自己的風險,會把一部分的CDS轉賣出去,於是,CDS也就有了交易市場,買主多半是全球各地金融機構。
投資人長期投資CDS,是因為看好CDS能夠穩定地向債券持有人收取「保費」收益,並且沒有太高的誤觸地雷賠償風險。
因此,手中CDS價值高低,也就間接等同於債券價值的好壞,債信無虞時,CDS問題不大。然而一旦出現信用緊張狀況,沒人願意為了保費收入來幫債券作保,CDS的價值也就可能崩落。就像雷曼兄弟事件所造成的效應一樣。
業者分析,CDS的危機就像去年的次貸風暴一樣。單一事件發生後,市場擔心次級房貸的違約率將快速攀升,於是次貸相關衍生性金融商品價格立刻崩落,引發一連串的後續災情。
而現在,雷曼兄弟事件加上美林被購併,AIG、華盛頓互助銀行命在旦夕等,引發市場對債市違約率攀高的悲觀預期心理,而從債券所衍生出來的CDS商品,也就一夕之間成了過街老鼠,價值崩毀的可能也就因此出現。
第一個問題來了:現在誰的手上抱著CDS?在雷曼兄弟出事後,CDS價值短期內大幅滑落,金融機構恐難避免提列不同程度的資產減損。而銀行慘賠的結果,當然可能是另一波連鎖風暴的開始。
更長線的危機,在於雷曼兄弟的信用評等達到AA級,此等好貨也會倒店,這意味著未來銀行在為債券作保時,會把價錢拉得更高。換句話說,債券的買主想為債券買份保單,得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如此一來,信評等級較低的債券商品,在避險成本大幅攀高的情況下,未來供需狀況也將出現結構性的負面轉變。
美國、歐洲公債相對可信
基於兩大可能出現的疑慮,德盛安聯四季回報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王銘祥表示,短期內,所有的信用相關產品難免都將面臨壓力;而最安穩的美國、歐洲地區公債,則相對看好。
至於CDS市場是否就此崩毀,富蘭克林投顧研究部副理馮美珍表示,既然雷曼兄弟出事,現在只有期待另一個被點名的機構能夠轉危為安贏回信心。「是的,就看AIG的接續發展吧!」
認識下一波風暴中心 CDS是什麼?
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簡稱為CDS)是一種可供公司債持有人規避信用風險的契約,是常見的信用衍生性金融商品。
買方因為持有債券或放款部位,希望將此違約風險轉嫁給賣方(發行CDS的銀行),因此定期支付固定成本來獲得違約風險的保護,相對地,賣方雖固定獲得買方定期給付的收益外,亦同時負有違約事件發生時的賠償義務。
小心第二波危機!
CDS可能會是下個金融風暴源頭
雷曼兄弟垮台後,若AIG、華盛頓互助銀行等金融機構未能化解危機,衝擊將持續延燒至CDS市場,引發第二波風暴,並衝擊債券避險機制。
第1波衝擊
雷曼兄弟申請破產重整保護、AIG命在旦夕
→信用市場風險意識升高
→公司債價格滑落
→金融機構提列資產減損
第2波衝擊
CDS價值滑落
→金融機構提列資產減損→引發另一波金融風暴
→債券避險成本提高→衝擊低評等債券、影響企業籌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