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國家的邊界都應該開放,讓每一個國家更有活力。新血輪、新資本、新觀念,會為社會和經濟帶來好處。
新加坡的人口問題極為嚴重,因此政府已經監造新型的「一棟半」公寓,就是一間標準公寓,附加年老父親或母親可以居住的套房。政府提供多種獎勵,鼓勵夫婦生小孩;政府也設立婚友社,以便增加結婚人數。現在新加坡持續依賴移民,但因為地小,對移民嚴格篩選,尋找精明、成功、教育程度良好的移民,即使需要巴士司機也是如此。
不幸的是,過去幾年新加坡爆發一些反彈。居民抱怨公車、學校太擠,雖然這些都不是事實,但是政府放慢接受移民的速度,讓人民有時間適應湧入新加坡的外國人,至少在近期內,是權宜採取行動。
換個角度看,新加坡與世界其他國家並無不同:碰到問題時,移民順理成章地變成了代罪羔羊,人民要尋找發洩對象時,首先就怪罪移民。他們的語文、宗教、膚色、飲食都不同,覺得他們的食物聞起來很臭,但是移民同樣也認為新加坡人的食物很臭。
我在世界各地都聽過針對外國人所發的怨言,尤其情勢不順利時更加如此。
所有國家的邊界都應開放
馬可波羅、哥倫布並沒有拿護照,要是我們的祖先需要拿到許可才能來到美國,美國一定不會變成現在這樣。促使美國強盛的若干著名工業家,包括卡內基與艾斯托都是移民。
歷史上,最繁榮的社會都是向世界開放。十四世紀末葉,要是人們希望打包行李搬到撒馬爾罕,可以馬上付諸實行。
撒馬爾罕位在中國與地中海之間,是絲路上的著名城市,也是富裕而且極為興盛的文化十字路口,這座帖木兒所創蒙兀兒帝國的首都,是國際性大都會,成為語言與宗教的大熔爐。
在第一個千禧年即將結束時,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是西班牙安達魯西亞省的科多華。科多華是興盛一百年的回教王國首都,這座城市在種族、文化與宗教上多元發展,是知識中心,擁有世界最大的圖書館之一,促進科學、哲學、地理、歷史與藝術的重大進展。
民眾會從世界各地蜂擁來到這些城市,這些城市會變得更偉大,這就是門戶開放的結果。鄧小平說過:「如果你打開一扇窗,蒼蠅、蚊子會飛進來,但是開窗的目的是為了接納陽光與新鮮空氣。」
如果由我決定,所有國家的邊界都應該開放,這樣會促進更自然的潮流起伏,使每一個國家更有活力。新血輪、新資本、新觀念,總是為社會與經濟帶來好處,使我們變得更有創造力。
歷史上最熱中移民的人是野心勃勃、精明能幹、精力十足的,是你希望雇用的,今天與帖木兒的時代沒有不同。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有朋自遠方來不但令人高興,而且對人口老化的國家還是絕對必要的事情。從這點來說,新加坡並不孤單,歐洲正在迅速老化,我們甚至可以在美國看到老化的跡象,這是大部分已開發國家面臨的問題,很多社會都知道自己必須適應這個問題。
(本文選自第十一章‧孫蓉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