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會議未對日圓問題發聲,引起市場譁然。陶冬解讀,美國出口產品與日本產品僅有低度重疊,是歐巴馬願意容忍日圓貶值的主因。
匯率政策與貨幣政策,本來就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寬鬆的貨幣政策帶來匯率貶值,再正常不過。關鍵是,日本有沒有通過口頭上的或實質性的貨幣政策,刻意打壓本國貨幣,藉此獲取更多的增長動力。如果人為操縱的日圓匯率開始影響鄰國的出口,恐怕「安倍經濟學」就不只是「針對內需的本國貨幣政策」了。
其實G20會議對日圓暴貶不作反應,體現著兩個尷尬。首先,通過貨幣政策來影響匯率走勢,並非日本一國專利。美國聯儲和歐洲央行都在做同一樣事情,瑞士央行、巴西央行也曾做出過反擊,認定日本央行操縱匯率,其實巴掌是打在自己臉上。
再者,G7和G20會議的議題和結論,基本上為美國所壟斷。為著自身的戰略利益,美國選擇當下容忍日圓貶值,IMF和世界銀行必然歸隊,剩下幾個新興市場國家自然掀不起大浪。
本次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在匯率上的變戲法,玩得可謂爐火純青。在危機時和災後初期通過QE政策,迫使美元驟貶,一方面提高出口競爭力,另一方面製造恐慌,誘使海外資金低價拋售美元資產出逃。弱美元強歐元,又是誘發歐債危機的原因之一。隨後美元走強,海外資產先流入美國債市避險,為美國巨債買單,再進美國房地產市場,為美國經濟復甦出力。
除了汽車業,美國出口產品與日本產品的重合度不高,因此歐巴馬可以有限度地容忍日圓走軟。日本的QE和日圓貶值,一方面衝擊亞洲出口業,另一方面為亞洲資產泡沫火上加油,為幾年後的悲劇埋下伏筆。
日圓持續貶值發展到最後,可能是日本國債市場崩盤,同時亞洲資產泡沫破滅。打劫完歐洲,再打劫亞洲。兵者,詭道也。美國人,卻堂而皇之地將全球匯率玩於股掌之間。他們對貨幣與匯率的認識,比世界其他政府高出不止一個檔次,安倍不過是美國貨幣大戰略的一枚將計就計的棋子。是次危機的始作俑者乃美國,笑在最後的也是美國,而且一切都在市場遊戲規則中運作,絕不涉及匯率操縱。
G20會議聲明,向來在開會前已草擬完畢。筆者的一位同事當年是某國財政部長的助手,他曾在會後建議將會議上的內容加入聲明。他的提議令其他助手面面相覷,美國代表則一聲大笑。G20是美國人的地盤,其他領袖不過是來派對和照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