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統一的財政政策,歐洲危機便無法解決,在歐洲取得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之前,情勢會先變得更惡化。
當前市場波動找不到明顯的方向,不少學者認為,現在進行投資分析根本是浪費時間。我的看法則是,當前歐洲的經濟問題,源自於歐元結構性的缺陷:歐洲各國的貨幣政策統一,但財政政策卻各自為政。
貨幣政策一直被視為政治領域以外的事務,最好留給專業人士來管理。在歐元誕生之前,不論台灣、美國,及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是這麼認為。因此,對大多數歐洲政府來說,很自然地,便將貨幣政策主導權交給歐洲央行;事實上,他們也從未真正擁有掌控權。
至於財政政策,也就是在選民身上花錢贏得選票的權力,沒有哪一個政府願意放棄的。想想看,如果一位CEO(首席執行長)擁有任何權力,獨獨不能花錢,這會是什麼樣的心情?金錢就是權力啊!
眼前對於歐洲提出的任何債務解決方案,市場都沒什麼信心,除非歐元區的財政政策歸於一統。財政政策若無法統一,希臘就不可能為了解決債務問題,單單只苦了自己,而實施嚴苛的緊縮政策,德國也不可能讓自己的人民勒緊腰帶而為希臘背債。想想看,就好像台灣為了幫助鄰國,比方菲律賓,被迫降低生活水準,人民會同意嗎?
另一個方法便是允許歐元區分裂,成為由財政較穩健、經濟規模較大的德國和法國組成的核心歐洲,而周邊國家則打回原點;當然,他們的幣值也將大幅貶值。換句話說,財政政策的疆界,必須符合貨幣體系的地理邊界。
因此,沒有統一的財政政策,歐洲危機便無從解決;但歐洲政府不可能未經抗拒,便自宮將政治權力交給「歐羅巴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Europe)。所以,在歐洲取得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之前,情勢會先變得更為惡化。
投資人常會假設,政府有能力認清問題,並解決問題。但真有這麼簡單嗎?在歐洲政府願意承受痛苦的現實之前,也就是要政客們放棄所擁有的資產──權力,市場的壓力或許會更大。因此在一項解決方案可能真正開始實施之前,市場得先經過超跌階段。
到目前為止,美國的情況與歐洲類似,投資人也預期政府能有一番作為。每一次柏南克出來講話,市場便認為他將宣布QE3,或預期他會端出扭轉頹勢的靈丹妙藥。但目前已經證實,QE2對提振就業機會或創造財富的幫助有限,就算祭出QE3、4、5的效果應該也一樣。當然,原本大家期望歐巴馬總統的就業演說會有一些新意,但也同樣令人失望。
就跟歐洲一樣,美國在兩黨願意暫時把政治爭議擺在一旁,共同認真擬定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之前,市場的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只不過,跟歐洲不同的是,美國不需要經歷基本的政治結構重組,所以,期待出現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似乎不是那麼遙不可及。有誰想得到,美國的未來展望,竟然會比其他國家來得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