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目前的經濟形勢是復甦過程中的回軟,其過程還會持續數月,不過整體經濟不致重臨衰退。
美國經濟怎麼了?就業數字奇差,生產指數暴跌,消費信心急降,房價再創新低。不僅第一季度美國的增長頗為疲弱,現有的月度數據也為經濟學家預測的第二季度「強力反彈」打上了問號。
「二次探底」呼聲再起,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三%,市場開始擔心衰退,並開始預期QE3。筆者認為,美國經濟正在經歷一輪「中段疲憊」,但是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不大,聯儲(Fed)祭出QE3的可能性也不大。
其實,當經濟復甦到一定程度後,出現一段疲弱期十分正常。衰退時推出的財政與貨幣擴張政策已接近尾聲,經濟自身的動力尚不夠強勁,於是經濟數據呈現「疲憊」。此次美國復甦中,出現了兩次「中段疲憊」(上一次是二○一○年第二、第三季度),那是因為聯儲實施QE之後,又推出了QE2,而眼下QE2的藥效已開始消退。
將今天的經濟情況與一年前相比,不難看出美國的情勢已有明顯的改善,金融環境更加穩定,銀行貸款緩慢地上升,消費者的信心已見改善,中小企業開始徵人,就業人數每月均在增加,家庭收入與財富亦有提高。另外,日本地震對汽車業、電子業產業鏈所帶來的衝擊,最壞時機相信已經過去。
美國經濟的問題其實集中在一點上,就是勞工市場復甦緩慢,而且不均勻。由於房地產業及汽車業的結構性困境,建築業、製造業工人就業困難,拖累了就業的整體改善。至於失業率回升,就不值得太擔憂。經濟回暖,吸引了部分在過去絕望中退出就業市場的人士重回勞工大軍,這種失業率反彈是良性的。
筆者對美國目前經濟形勢的判斷是,復甦過程中的回軟,屬於「中段疲憊」,其過程還會持續數月,不過整體經濟不致重臨衰退。當然,房地產沒有復甦、就業復甦緩慢,就決定了整個經濟的復甦是弱復甦、多曲折。只要經濟不二次探底,則聯儲政策估計將以不變應萬變。
聯儲四月分會議決定不再推出QE3,不過暫時也不退出QE,這個決定現在看來是英明的,更符合美國的實際情況,預估到了「中段疲憊」的風險。央行在流動性上不加碼也不減碼,就是要經濟靠自身的復甦動力,度過一段相對疲弱期。以目前的經濟資料和經濟學家的預測看,這個策略在經濟學上是正確的,在政治學上也比較穩妥。
與一年前相比,民間通膨預期已大幅升溫,國會對再次放水也存疑慮。再推量化寬鬆的政治成本頗高,只有經濟出現意外大跌、朝野震動時,聯儲才能凝聚各方共識,重開QE閘門。目前的情勢下,觀望應該是柏南克的最佳政策選擇,不進不退,可進可退。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