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油價維持在120美元,將相當於向美國家庭徵收750至1000億美元稅收,基本上抵銷社保減稅所帶來的額外收入。
「我的錢全被油箱、冰箱吃掉了」,飆升的石油、食品價格,開始在美國經濟顯現負面影響。消費者情緒在去年第四季度一路高漲之後持續回落,採購經理的信心也開始趨向保守。以目前的數據看,美國經濟在今年第一季度可能只有二%的增長,第二季度也只有三%左右,GDP(國內生產毛額)擴張遠低過年初時市場想像的三.五%。
汽油價格,已成為美國經濟復甦的最大障礙和不確定因素。市場假定倫敦布蘭特石油價格在下半年回落到一百美元/桶。如果油價維持在一二○美元,將相當於向美國家庭徵收七五○至一千億美元稅收,拉低美國可支配收入○.七五%至一%,基本上抵銷社保減稅帶來的額外收入。正是因為這樣,市場對美國增長的預期,由上調轉為下調。
不過,這不代表美國經濟沒有出現實質性的改善。勞工市場出現明顯的上升趨勢,非農業就業預計以每月二十萬以上的速度上升,而且更多的行業、企業加入請人的行列,同時銀行貸款也顯現出微弱但是正面的恢復。聯邦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削減開支,對經濟及就業有負面影響,但是不至於顛覆復甦。
日本的經濟因地震及核洩漏遭受重創,停電及生產線受損令日本二五%的生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隨著供電恢復,工業生產自四月開始緩慢回升,不過電力短缺估計至少要到秋季才能大致解決。相對於生產的V型反彈,消費者信心恢復也需要更長的時間,出口及旅遊業則要更長的時間。政府很快會宣布四兆日圓(相當於GDP○.八%)的第一批緊急預算,之後可能還有第二個四至五兆重建計畫,帶動十五至二十兆日圓的投資(GDP的三.一%至四.二%),如此龐大的赤字財政,必須取得日本銀行的背書,日本量化寬鬆勢必大幅加碼。
各項經濟指標顯示,歐洲大國(德、法、英)的增長勢頭良好,通脹普遍成為寬鬆貨幣政策的威脅。歐洲債務危機有復發的可能,不過這對市場的衝擊遠大過對歐洲GDP的衝擊。
全球通脹形勢普遍有惡化情況。多數國家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均超出政策目標,惟有美國聯準會(肩負著維護物價穩定和增加就業雙重任務)的核心通脹還不算太高,不過加油站與超市的物價上漲,已經令美國消費者購買力受損,柏南克再推出QE3會非常不得人心。筆者認為聯儲在QE2結束後會通過減少再投資來逐步縮減其資產負債表,緩慢地抽出流動性。這對美國國債市場可能是一場考驗,也可能觸發美元的反彈。聯儲加息,估計是二○一二年下半的事情,賣出國債更是二○一三年下半以後的事情。歐洲央行將以每季二五基點的速度加息。可是由於歐債危機,加息的同時還要變相注入流動性。
央行在石油的大海裡,玩退出衝浪。世界經濟進入另一個高危險期。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