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的李祥林,在華爾街工作期間提出數學理論,幫助金融業推動衍生性商品業務飛快發展,但也因為這個公式,被國外媒體視為金融海嘯的罪魁禍首。但實際上,他的研究並非元凶。
因為從倫敦到紐約,他的研究被投資銀行廣為引用,當作債權擔保憑證(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的定價依據;在交易最火熱時,這項公式創造的交易總值達二兆美元,為銀行賺進不計其數的利息和佣金。英國《金融時報》形容他,可能是「當時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精算師」。然而金融危機的巨浪橫掃全球,讓他回到祖國,成了「海歸派」。
李祥林(David X Li),一個極少中國人認識的名字,靠自己獨力開發的金融理論揚名華爾街。後來也因為這個公式,被國外媒體指為間接催生金融海嘯的元凶。他是誰?他的研究到底有何奧祕?
本刊訪察發現,李祥林原來是江蘇連雲港人,在家裡八個孩子中排行老么。童年正好碰上文革的他,十分珍惜出國深造的機會,在加拿大攻讀統計學時,還「順便」考取難度頗高的精算師,可見數理資質相當深厚。
看起來,學術研究無疑是李祥林的最佳出路。然而,九○年代正是美國金融業大舉招聘科學家,發展衍生性商品的時代。華爾街開出的年薪和紅利,遠比單純的教職吸引人。於是在一九九八年,剛成為新科博士的李祥林,決定轉戰紐約的帝國銀行(CIBC)。
二年後,跳槽到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李祥林,在學術期刊《固定收益學報》上,提出改寫歷史的金融定價公式(On Default Correlation: A Copula Function Approach)。這個公式的誕生,讓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向前跨了一大步。
為CDO打開了獲利之門
此時,李祥林的公式剛好補上空缺。他的理論,讓業者可以用相關係數計算CDO同時發生多件違約的機率。透過這個算式,CDO背後的風險被分門別類,銀行便能根據該商品的違約機率高低,以不同價格向避險基金等客戶兜售。
李祥林只用三十一個符號,就撞開信貸證券化市場的大門。這個方便的公式問世後,銀行最讓人眼花撩亂的CDO業務,也有了自己的定價基礎。原來因違約風險偏高、交易清淡的個別債券,一旦和其他房貸等債務包裹成商品賣出,就形同風險分散,信評公司開始給予這些憑證較高的投資評級,相關業務大行其道,金融業交易信貸衍生品正式進入狂飆期。
回顧千禧年,市面上CDO的發行額度還只有數百億美元,到了二○○七年,包裹著大量房貸的CDO發行量,已高達二兆美元。因此有人認為,李祥林的研究相當於為銀行業「創造了阿拉伯數字」。
泡沫破滅 低調返國任職
整個信貸證券化市場,有不少是由美國房貸商品組成的包裹債券,由於美國房市歷來沒有同步重挫的紀錄,李祥林的研究,便是奠基在「美國各地區房價不會同時下跌」的假設。即使美國在○六年陸續出現零星的房貸繳款違約,也無人察覺大難臨頭。
公式沒錯,只是被誤用了
從史上最大泡沫的幕後推手,到成為控制風險的把關者,李祥林的角色轉變,如今看來有些諷刺。
然而,早在○六年,英國諾丁罕大學教授陶德(Kevin Dowd)便撰文指出,李祥林的公式並無錯誤,只是被誤用了(it was misused)。可見真正要為金融海嘯負責的,還是那些利慾薰心、過度利用財務槓桿的金融機構,而不是這位無心插柳的數學家。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