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私募基金業者輕鬆賺錢的時代告一段落,執行長也受到了來自融資收購老闆的巨大壓力,他們必須從所收購的公司身上或以其他方式擠出利潤……
他們指出了一連串的問題:科技失靈、訂位減少、行銷費用增加,不一而足。有一位主管估計,該企業到○九年時就能損益兩平。克拉克則有不同的意見,他要○八年。他下令:「給我拚了!」
風暴之後,高額報酬不再
克拉克曾經是組合國際電腦公司(Computer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的營運長,並在○六年四月入主有方。對他來說,這樣的訓示絕對不是執行長的精采表演,而是在反映內心深處的憂慮。
克拉克的新老闆是私募基金業者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與科技跨越創投(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他們比他還嚴苛。他們押了四十三億美元賭有方分割後會值一大筆錢,並請克拉克來擔任分割的操刀手。但不管怎樣,現在只要一出錯,他就會被上頭刮一頓。「你必須不斷擠出報酬。」他一面說,一面鑽進黑色轎車的後座,以趕往下一場會議。「時間是你的死敵。」
信用危機,資金來源緊縮
對世界各地的私募基金執行長和數百萬名所屬員工來說,他們的時間走得更快。又快又狠的企業分割、整頓與重組不久後就會展開,而且這波雷厲風行可能足以媲美九○年代初期的縮編熱潮。「內部將會大洗牌。」達特茅斯塔克商學院的(Tuck School of Business)私募基金中心主任柯林.布雷登(Colin C. Blaydon)如此預測。
那是因為錢好賺已經被視為常態。私募基金業者賺了好幾年的暴利,作法是收購公司、從它們的資產負債表中榨取現金,然後把它們賣掉或公開上市發行。
可是這種吃乾抹淨的光景在七月時突然告一段落,因為貝爾斯登(Bear Stearns)旗下兩檔避險基金倒閉,進而引發了全球信用危機。它奪走了私募基金業者在從事大舉融資收購時所需要的資金,並摧毀了它們靠背負的巨額債務來二次貸款的希望。這也使它們更難找到理由從負債累累的公司裡挖錢,或是說服別人買下它們。某大型私募基金業者的一位資深主管坦承,要把公司脫手「現在可難了,因為市場上根本乏人問津」。
既然財務狀況這麼吃緊,所以收購主管如果要在美國獲得豐厚的報酬,最好的辦法就是能讓本身所掌管的公司更賺錢,像是削減成本、提高全球市場的銷量,以及清償債務。有一位私募基金合夥人說,業者「必須回歸基本面,也就是管好旗下的公司」。
這表示和以往相較,業者會大幅仰賴它們所請的執行長來經營公司。布雷登說,首長「在改善營運方面所受到的壓力愈來愈大」。滿腦子只想到成功的拚命三郎型明星主管紛紛遇到了人生的難關。他們必須在債券投資人表示嚴重懷疑時創造出價值,還必須在公司忍受痛苦的混亂時讓員工保持專注。美國最難做的執行長職務變得更難做了。
就業停滯,裁員空間縮小
在新環境裡,連最拚命的執行長也會遇到麻煩。近來有些備受矚目的收購已經陷入困境。綜觀傳播(Univision Communications)是在三月間由五家業者以一百三十五億美元所買下。到六月為止,它在三個月內就虧了一九六○萬美元,債務則從九億兩千兩百萬美元暴增到九十八億美元。
半導體製造商恩智浦(NXP)是在○六年八月以一百二十億美元私有化,它在上半年的營業收益驟減了三億七千兩百萬美元。軍用戰地口糧供應商沃尼克(Wornick)是在三年前被真理資本(Veritas Capital)所買下,它在七月時繳不出債務的利息。
湯姆森財經(Thomson Financial)和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的全球固定收益研究(Global Fixed Income Research)表示,事實上,今年未能如期償債的十幾家美國公司有半數都是由私募基金業者所擁有。
使情況雪上加霜的是,現在要像過去那樣大幅裁員並不容易。在就業成長停滯四年後,美國的公司已經瘦身不少。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的財務學副教授安德魯.馬垂克(Andrew Metrick)表示,跟明年比起來,在九○年代初期精簡人事要容易得多,因為它經過了八○年代的膨脹。裁員總是令人痛苦,但下一波可能會很慘烈。
不過,這一切並沒有減緩執行長競相投入私募基金業者旗下的腳步。誘因在於,他們可以在所掌管的公司裡取得大量的持股。要是一切順利的話,等公司出售時,他們就可以領到豐厚的報酬。
任務艱鉅,執行長流動高
但伴隨潛在好處而來的則是要不斷向私募基金老闆回報、根本做不到的時間表、愈來愈遙不可及的財務目標,以及折磨人的董事會議。在這些會議中,躍然紙上的數字換來的是冷冰冰的臉,達成目標的結果還是會引起不滿。有一位私募基金業者的董事長兼執行長說:「我們期望執行長超越我們的計畫,所以我們每天或每隔幾天就會找他們談談。」確實如此。根據安永(Ernst &Young)最近的一項研究,在收購業者○六年出售或公開上市的二十三家美國公司裡,他們更換了十七家的執行長或財務長。
只有最頑強的主管才能通過私募基金的嚴格考驗。史帝芬.卡普蘭(Steven Kaplan)是芝加哥大學商學研究所的財務企業學教授,他根據頂尖徵才業者傑佛瑞.司馬特(Geoffrey H. Smart)的評鑑研究了一百五十位私募基金執行長。卡普蘭發現,具備「硬性」特質的執行長成功的機率要高得多,像是拚命、不屈不撓、堅持高標準、能要求人員負責。以「軟性」技巧為主的執行長則不容易成功,像是傾聽、培養人才、廣納建言、待人以敬,但他們在公開發行公司裡多半能奏效。
克拉克當然明白速度的必要性。去年他以有方合併了一家最大的敵手Worldspan,把線上訂位事業Orbitz Worldwide公開上市,並從有方挖出了十億美元付給它的私募基金業主。以公司在○六年區區二十六億美元的營業額來說,這可是一大筆錢。
現在更有一項大工程,那就是要把有方的二十三項事業整併成較大的單位,然後把它們脫手或公開上市。首先,他必須讓這些事業賺錢。但由於有方所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而且還欠了四十二億美元的債,因此他毫無犯錯的空間。
改善財務,整併事業單位
私募基金業者期望執行長能在兩方面成功。他們必須採取明智而積極的必要行動,以迅速改善財務狀況。他們還必須改善公司的心態,使他們所推動的變革能延續下去。
對克拉克來說,這表示要不斷訂出更遠大的目標與更高的標準。有一項事業的經理人最近從世界各地的辦公室飛到倫敦解釋說,他們要怎麼樣讓單位步上正軌而達到三倍的利潤,並超越○七年的目標好幾百萬美元。「你們要跑在計畫前面。」克拉克在會報結束時提出這樣的結論。「我們想要得更多。」
克拉克還利用每個機會重申,私募基金就等於改變。他在公司的部落格上詳述了員工究竟該期望什麼。當Orbitz首次公開發行的謠言開始滿天飛時,克拉克提醒員工說:「擁有私募基金通常不是個長期命題。總有一天,我們的『業主』會決定把有方公開上市、把各項事業脫手、切割事業群,或是尋求其他退場策略。」
他在裁減職務時同樣不手軟。打從私有化以來,有方縮減了一億四千七百萬美元的支出,並資遣了八百四十一人,相當於一○%的人力。當美國司法部在八月核准有方和Worldspan的合併案後,克拉克在亞特蘭大的全體大會上告訴員工說,「這項合併案會有很多整併行動,它會影響到我們很多的工作方式,有些同事更會因此失業。」
私募基金執行長的心理戰可能跟策略一樣重要。當五十歲的Target前任副總裁傑拉.史托克(Gerald Storch)在○六年二月接任玩具反斗城(Toys 'R' Us)的執行長時,他的第一個目標是執行電擊。他說,「被害思想」彌漫在各個角落,從店員到高階主管都一樣。他們全都對長年來的遜色表現感到灰心,並被沃爾瑪(Wal-Mart)之類的平價對手踩在腳下。
扭轉心態,拔除被害思想
史托克很快就撤換了管理高層;如今高階主管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是從另一家大型零售店找來的新面孔,只有一個人例外。「我故意組了一支不接受失敗可能的團隊。」他說。現在史托克更把他的意志貫徹到基層員工的身上;他們都別著徽章,以立誓要「全力求勝」。史托克最近對一群店經理說,做不到「就得走路」。「假如你不淘汰表現不好的人,他們就會變成你最大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史托克的成績很出色,可是來自老闆的壓力並沒有減緩。對私募基金而言,傑出的管理成就只會把標準提高。當執行長領先計畫一年時,老闆就會要求兩年。或者就像是史托克的例子,他們會訂出全新的計畫,使人沒什麼機會管理期望或是安於現狀。
四十四歲的瑪莉.派卓維奇(Mary Petrovich)是特洛伊市(Troy)(密西根州)輪軸科技(AxleTech)的執行長,她的挑戰是要持續超越迅速升高的標竿。
當芝加哥的私募基金業者溫雀奇資本(Wynnchurch Capital)在○二年以兩千八百萬美元買下輪軸科技時,這家卡車輪軸的製造商正每下愈況。溫雀奇在○二年年底把重責大任交給了派卓維奇,當時她是汽車供應商杜拉汽車(Dura Automotive)的前部門主管。
如今輪軸科技是一家四億美元的賺錢企業,大約有三百名顧客,從重型設備製造商到美國軍方不等。但派卓維奇打算替她的新老闆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把明年的營業額提高二五%,該集團是在○五年以三億四千五百萬美元買下了輪軸科技。
不進則退,讓超前成常態
派卓維奇的第一項成就就是她最大膽的成就:針對公司位於威斯康辛州奧士科士(Oshkosh)的主工廠,說服死硬派員工簽下新的聯合汽車工會(United Auto Workers)合約,使員工自願削減三三%的工薪與福利。派卓維奇還強迫主管改搭經濟艙,而不要搭商務艙,並設下了住宿花費的金額限制,以藉此減少開銷。
這些和其他措施展現了成效:凱雷估計,它的投資價值至少已經翻了一倍。凱雷的常務董事桂格里.雷佛(Gregory S. Ledford)說,派卓維奇「使我們的投資計畫超前了一年左右」。
這樣的成績在公開發行的企業集團裡或許很突出,但對私募基金來說卻不見得。凱雷有很多執行長都使計畫超前,所以派卓維奇必須促使部屬更努力地脫穎而出。「她大概是我所見過最嚴謹與最專注的人。」溫雀奇的總裁約翰.哈瑟利(John A. Hatherly)說。「她非常挑剔。你逃不過瑪莉的法眼。假如你沒表現,她就會把你抓出來。」
她在○六年八月向某職業團體提報時表示,她的七位直屬高層主管換過了六位。時至今日,這些新面孔又走了四人。「主管流動率非常高——這是我在業界二十五年來所見過最高的流動率。」在今年稍早離開輪軸科技的前營運副總裁丹尼爾.柏恩斯(Daniel H. Burns)說。派卓維奇則表示:「以私募基金來說,領導階層求去,大部分都是因為達不到上面對於創造價值的最高期望。輪軸科技也不例外。」(By Emily Thor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