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已經從過去處理產品外型與功能的狹隘學科,變成一門開發商業模式的新手段。《美國商業周刊》延攬多家喜愛創新思考者的知名企業,成立了24人顧問委員會,票選出60個全球最佳設計學院/課程。
其中最大不同是,商學院的課程一開始會注重市場規模,再用金融分析去了解它;設計學院的課程從消費者著手,再用最新的管理工具族群學去認識他們。商學院學生會開發一項新產品去銷售;設計學院學生的目標則是設計一個可能吸引消費者的原型。商學院的學生在完成第一個好的產品創意之後便停止;設計學院的學生則一遍遍重來,企圖找出一整組可能的贏家。
美歐亞頂尖設計學院出爐
這種推廣創新及開創商機的新手法,名為設計思考,已吸引全球各地企業的注意。設計已經從處理產品外型與功能的狹隘學科,變成一門開發商業模式的新手段。隨著市場逐漸接受中國和印度生產的低成本高品質商品與服務,企業一定要依賴創新來競爭。這種迫切的需求,使得設計思考成為今年商業文化最熱門的趨勢。如果說工程、控制和科技是以前商業文化的中心教義,那麼人類學、創意和執著於消費者的未滿足需求就代表著未來。
這種改變促使企業四處搜尋人才。為了使商業文化更加創新,經理人僱用數千名思考與做法更有創意的新人。
所以,耐吉、奇異、麥當勞和英特爾等許多公司略過傳統的主管來源,而到新的學校和課程去挖掘創新的經理人。這也是何以史丹福大學的設計學院進入我們第一屆的頂尖設計學院名單,這是美、歐、亞設計學院與課程的首度調查。這些學院「不再分析既有的選項,而想設計尚未被想到的新選項。」羅傑馬丁(Roger Martin)解釋說。他是擅長設計思考的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的院長。
最佳設計學院和設計課程有何特色?首先,他們是複合學科,結合了工程、商學、設計和社會科學。聘請校內的教授和校外的專業人士,以小組教學。
其次,設計學院和商學院都有開設這類課程,還有愈來愈多是兩個學院相互合作。商學院增加了設計課程,工程學院開設創新中心,正統的設計學院亦加開商學課程。
第三,設計學院的畢業生很特別。不妨稱之為混種或博學,他們對一個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又有廣泛的知識可加以運用。「許多公司都設有複合學科的團隊,包括行銷人員、工程師、設計師、策略師。若是一個人的腦袋有這些東西,創新能力必然大大增強。」目前任職於創新策略公司Jump的穆瑞表示。他是美國伊利諾科技學院(IIT)設計學院的畢業生。
為了評選最佳設計學院,我們成立一個二十四人顧問委員會。成員包括惠而浦、西門子和BMW等雇用新設計思考家的公司;設計學院和商學院的教員,例如藝術中心、IIT、西北和史丹福大學;RitaSue Siegel等人才招聘機構;以及設計暨創新顧問,包括知名設計公司fuseproject的巴哈(Yves Bar)以及倫敦Live/Work的吉爾索福(Tamara Giltsoff)。我們根據他們推薦的課程,進行二百多次面訪,最後挑選出六十個全球最佳設計課程。
跨學科合作
入榜的前瞻思考商學院,例如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和喬治城大學麥唐努商學院,都有馬丁和瑞伊(Jeneanne Rae)等知名設計思考家所主持的課程。事實上,馬丁、IIT的惠特尼(Patrick Whitney )、IDEO共同創辦人兼史丹福設計學院的凱利(David Kelley)都有加入寶僑公司創新主管科奇卡(Claudia Kotchka)所主持的一項計畫。這四人開設一項為期三天的課程,為美髮產品部門教授設計思考的三大要素:深入了解消費者,快速測試產品變化的能力,以及商業策略擬定。這項研究是主管研習營、暑期學校和羅特曼管理學院秋季班一項新的設計選修科目的基礎。
設計學院與商學院之間的合作愈來愈普遍。例如,今年法國的歐洲管理學院(INSEAD)和加州巴沙迪那的藝術中心開始合作,把設計科系的學生帶到巴黎南方的楓丹白露去上產品開發課。學生們分成小組共同構思商業創意。這個班已經爆滿,INSEAD馬上將在新加坡推出合作課程。
跨學科合作的動機直接來自企業界。奇異健保目前贊助藝術中心的一門課,為印度、非洲和中國開發低價的行動診斷造影儀器。伊士曼柯達公司則到喬治理工學院,挑選工業設計師以及管理與人類電腦互動系的學生,加入攝影計畫。理由是該公司的團隊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創新。贊助此類計畫讓公司可以激勵學生用這種方式思考,進而培養明日的超級新星。
重視雙向溝通
英特爾在亞歷桑納州立大學的創新空間課程投入三萬美元,結合商學院、工程、工業和視覺溝通設計課程的大學部學生,為年老的嬰兒潮世代的未來住家打造新產品。學生們陪著老人家煮飯,坐在客廳躺椅上,還有刷牙。他們會開發新產品與服務的原型,再請老人家試用,立即修改調整,以找出完美的模式。今年底時,每個小組都要提出一個新公司的企畫案。四門學科的教授將共同上課,主導者是聞名的設計教授伯拉德卡(Prasad Boradkar)。
英特爾在亞歷桑納州立大學、卡內基美隆和喬治亞理工學院的設計學院課程投入許多資金,期望它們能提供新點子。英特爾負責健康研究創新的用戶體驗設計的倫戴爾表示,「我們逐漸明白,一家科技公司要成功,你需要有人可以把工程和用戶需求之間做雙向翻譯。」
這份調查也包括歐洲和亞洲的學校。英國企業是利用設計思考的佼佼者,他們雇用皇家藝術學院和諾森比亞大學(Northumbria)設計學院的畢業生。德國埃森新成立的關稅同盟設計管理學院(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是歐陸的熱門學校,在二○○五年招收在職進修的主管,二○○六年則開放正職學生入學。中國政府也把創新列為五年計畫的首要之務,並投入一百五十億美元來推廣。在韓國,設計學院的學生則與美國的姊妹學院合作。(By Jessi Hemp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