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入世承諾的時程,中國去年底取消外國零售業的諸多投資限制,在中國布局已久的大型連鎖賣場勢將大舉入侵內地市場,引爆零售業的土洋大戰。
那裡的價格不是最便宜,不過這家法國量販店有她需要的肉品、蔬菜及水果。「和其他超市比起來,家樂福提供高品質以及更多的產品,」她說。
不久將有更多大陸人可以比較家樂福及其他外國商店的品質與產品種類。為了遵守加入世貿組織(WTO)的條件,北京在去年十二月十一日取消外國零售商的大多數限制。設立分店的數目、只能設立在大城市,還有外資在本地合資企業的持股上限不得超過六五%的限制全都取消。
法商家樂福已在大陸開設二百四十家分店,今年並計畫再增設一百五十家以上。○三年的營業額為十八億美元,使它成為中國第五大零售商。
市場開放──本土劣質產品難敵外商
家樂福很早就進入大陸,並時常推動法規開放,繞過北京當局,直接和地方政府達成協議。儘管這項策略讓家樂福在當時備受爭議,但該公司無疑已成為佼佼者,它甚至超越對手沃爾瑪(Wal-Mart)。沃爾瑪在大陸二十個城市設有四十三家分店,今年計畫再展店十家。德國麥德龍(Metro)集團是第三大外國業者,有二十四家分店,並計畫五年內再開四十家。
加總起來,已有數十家外商在大陸開店。他們為何如此著急?過去二十年,大陸零售額以每年將近一五%的速度激增,於二○○四年達到六二八○億美元,名列全球第三大市場。
消費者的預期心理甚至漲得更高。不過幾年前,大部分中國人還心甘情願在國營商店排隊,購買寥寥無幾的劣質產品,然後再到不衛生的露天菜市場去買肉、買菜、買雞蛋。如今,本地連鎖店與跨國公司已斷了老舊的國營商品及雜貨鋪的生路,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的精華地段興建又大又便利的商店。在地點限制取消後,地盤爭霸戰將轉移到較小的城市。
眼看外國人踩到他們的地盤,大陸零售商也奮力反擊。以華潤創業為例,他們經營一千七百多家超市及量販店,包括華潤萬佳超市。這家零售商已實施裁員來提升獲利,並從外商連鎖店大肆挖角來改善經營。
展開反擊──本土零售業吹起整併風
今日,華潤創業零售部門將近一半的中階與高階主管都曾在外資商店工作過。那些受過外國訓練的經理人帶來了行銷的專業技能。例如,為了建立品牌忠誠度,華潤創業以折扣來獎勵老顧客,該公司推出六十多種自有品牌產品,包括瓶裝水,洗髮精及潤膚乳液。
此外,整個大陸零售業也吹起整併風。上海百聯集團擁有將近五千家商店,○三年銷售額達到五十八億六千萬美元,現已獲准購併四家對手。華潤創業在去年十二月把它在大陸第十大零售商蘇果超市的股權提高到八五%。而北京當局的最終目標是培植十幾家左右的大型本地業者,足以跟進入大陸的跨國公司競爭,並且拓展到海外。
不過,土洋零售商之爭可能會因為現實因素而消弭。大陸零售商需要管理人才、資金和更大的規模,外國零售商則需要本地人的幫忙才能開發大陸廣大的零售市場。
這意味著即使所有權的規定已經放寬,沃爾瑪仍將繼續以合資企業的方式經營。「我們的合作夥伴很了解大陸的生意,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沃爾瑪的發言人比爾.沃茲表示。
決定單打獨鬥的外國零售商不久便會發現他們面對許多和本地零售商相同的問題:沒什麼品牌忠誠度的挑剔顧客,以及很難招募到手腳乾淨的員工。
李芳對家樂福惟一的抱怨是,當她需要店員時永遠找不到人。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商店,不管是本地還是外商,將會贏得中國消費者的荷包。
(By Dexter Roberts in Beijing, with Wendy Zellner in Dallas and Carol Matlack in Paris, Business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