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企業老闆的字典裡,全球化的意思是,到利潤最高的地方賣東西,到成本最低的地方設廠。以前,遵從這本字典意旨的,多半是電子業、製造業的老闆。但最近,這本字典似乎也傳到金融業業主的手上了。
在今年的四月十八日,知名的研究機構德勤( Deloitte )公布了一項調查報告:在二○○八年以前,全球前一百大金融服務公司,會將三千五百六十億美元的業務、近兩百萬份工作職務,移轉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去,這將讓百大金融公司在未來五年各自節省掉十四億美元。
德勤在這份調查非常全面的報告中指出,雖然全球前一百大金融公司的這項新舉動, 是為了降低成本的利益,也為使得公司更國際化。 但這一百家分量與 IBM相當的大象,要跳起舞來,震撼力可不小。
就以其中要移轉的兩百萬份工作職務來說,雖然增加移入地區人民的就業機會,但另一方面,也等於是對在北美、瑞士、香港、日本及新加坡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十三萬名員工發出裁員通知,對許多家庭生計無異是一大打擊。
至於是哪塊福地會受到金融大象們的青睞呢? 德勤研究總監克里斯多福堅透(Christopher Gentle )表示,有二分之一大象們的巨腳將會踏進印度, 「那裡的人力素質很高,但薪資水平卻低於其他地方。更重要的是,市場也很大。」不過,這些搞金融服務的老行家深諳「雞蛋要放在不同籃子」的道理,所以,像是愛爾蘭、南非、中國、馬來西亞以及澳洲等地方,也吸引到他們的目光。
精打細算的金融大象們,雖然很快地找到轉移業務的新生地、算出降低成本的總金額,但看過歷史資料的德勤還是不禁要提出預警,因為,在先前做過業務轉移的公司中,超過三分之一對結果並不滿意。
令這些先行者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成本降低的效果低於平均;二,轉移的工作多半功能有限而且格局不大;三,由於規畫與執行的時間太短,使得轉移後的公司規模有四分之一都很小,發揮的作用也有限。
「儘管印度有最低的薪資、最高的科技技術,卻不能保證人人生意興隆。但唯一能保證的是,在全球化競爭下,薪資成長率一定會快速上升。」克里斯多福堅透的談話,雖不見得能阻止金融巨象跨國大跳交際舞,但至少還是在巨象頭上潑了點冷水,好讓他們別跳得太劇烈,以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