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親戚最近結伴一起去紐西蘭旅遊,回國後讚不絕口,說紐西蘭是「先進的國家」。這不禁令我想到,紐西蘭地理位置極端偏遠,一個地球儀轉來轉去,不管你從地球上哪個角落起算,左邊轉右邊轉,南下北上,怎麼轉都轉不到紐西蘭這個蕞爾小國;紐西蘭沒有全世界最高的大樓,也沒有香港、紐約的無敵海景;紐西蘭沒有半導體晶圓廠,也沒有雇用二十萬勞工的超級大鞋廠;那麼,紐西蘭是怎麼樣變成「先進的國家」?
雖然經驗慘痛,新加坡的企業仍然積極雇用大陸勞工,新加坡的旅館雇用幾乎不用成本的大陸勞工(而不是菲勞泰勞),跨國企業與投資銀行則雇用大陸優秀的研究人員或是電腦工程師,新加坡的華語學校大量聘用大陸來的華文教師(而非台灣的中文老師),現在大陸的華文教師已經占新加坡華文老師的九%,這些來自大陸的白領或藍領勞工,已經有不少在新加坡落地生根,建立了自己的企業,並且開始給新加坡注入新的經濟活力。
相對於紐西蘭與新加坡,台灣的條件一點也不遜色。台灣的地理位置比紐西蘭好一萬倍,以台北為中心畫一個「四小時航程」的圓圈,可以囊括所有亞洲主要的城市;台灣的高級綠茶、屏東黑珍珠蓮霧、牛奶芭樂,與紐西蘭奇異果相比毫不遜色;台灣東部的山水景觀,更是世界級的遺產。與新加坡相比,台灣的產業能力與全球運籌的體系稱霸全球,再加上中文是我們的母語,都是新加坡難以追趕的優勢。
可惜的是,我們至今仍然限於狹隘的統獨意識形態的爭鬥,天天在「自卑」與「自大」的情緒中糾纏,像狗咬自己的尾巴那樣,在一個小圈圈內拚命打轉,失去了前進的方向。
其實台灣不必自卑,也沒有自大的本錢,我們自己知道離「先進的國家」還有一段距離,但是台灣有優越的條件,只要我們努力琢磨,終有琢磨出鑽石一般璀璨光芒的一天。
台北市的進步就是一個模範,十年前的台北,灰塵滿布,交通混亂,但是經過幾任民選市長的努力,現在有了通暢明亮的捷運系統、綠意盎然的都市景觀、平整人性的人行步道,以及熱鬧創意的商圈,筆者曾經在香港、上海、北京工作,平心而論,以台北、高雄目前的生活品質,遠遠超過這些明星都市。
擴大來說,台灣享有「四小時航程」到達亞洲任何一個大都市的核心地理位置,但是桃園機場的服務品質還要大幅提升,機場捷運系統還沒有擺脫「財團炒土地」的糾纏、航線更是少得可憐……,把這些問題逐一解決,喊了十幾年的「亞太轉運中心」美夢才能實現。
「亞太金融中心」也能套用同樣的道理,「金融中心」成功的關鍵就在讓全世界的資金自由進出,創造大量的流量,同時保住可觀的容量。台灣有全世界最好的「中國概念股」,有龐大台資企業在全球運籌所需要的資金周轉需求,但是我們的金融體系仍然離國際水準有很大的落差,如果我們能大量引進外國的專業金融人才、鼓勵外國銀行投資台灣的商業銀行、開放全世界資金透過存放款、購買債券、投資股票的方式進入台灣,十年之後,台灣作為亞太金融中心的千秋大夢就有實現的可能。
相對於紐西蘭與新加坡,台灣的條件一點也不遜色,但是,我們必須跳脫「自卑與自大」的統獨意識形態爭辯,凡事回歸根本,以陳水扁與馬英九經營台北市的經驗作為典範,逐一落實我們的夢想,那麼,我們就有機會讓屏東黑珍珠成為紐西蘭奇異果、讓桃園機場成為亞太轉運中心、讓台北市成為亞太金融中心、讓台灣成為「近悅遠來」的先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