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寫給台港的情書
很感謝今周刊出版社與野島剛先生的邀請,為這本新書《中國的執念》寫推薦序。接到這個邀約,我一口就答應,因為我知道野島多年來在中國、台灣及香港都累積豐富的留學、生活及採訪經驗,對三地的政治、文化與社會議題,涉獵很廣也很深,他一定可以言之有物,寫出超乎大家預期的內容與觀點。
果然,我花了周末兩天讀完,不只與我原先預期一致,甚至也解答我心中不少疑惑。記者生涯三十年,我一直把關注焦點放在科技業,科技產業變化多,精彩故事寫不完,因此也樂此不疲,難有心力提筆撰寫其他主題。但是,對於台灣的未來,我與所有人都一樣關心,看到這幾年香港的演變,也是感同身受,有不吐不快之感。
閱讀《中國的執念》這本書時,我深深感受到,野島幫我們把許多事情都完成了。他帶著讀者走過百年歷史,從冷戰時代到如今中國崛起,分析香港與台灣過去經歷過的重大事件,留下那些軌跡與意義,還有在中國不斷威逼下,香港現在的命運及台灣未來的選擇。寫這篇推薦序時,正值台灣總統大選最激烈的時刻,每天都要聽各個候選人拋出奇怪的言論,以及完全不同的歷史與價值觀。到底誰在胡說八道,無時無刻不在考驗選民的智慧。
同時間,我也看到《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報導,「台灣的極難選擇:成為烏克蘭還是香港?」在媒體多年,我深知編輯下標時總希望吸引最多眼球,但諸如像「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這樣聳動的標題看多了,卻不免讓人懷疑,到底老外是怎麼看台灣的?為何總會出現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想法,關注這個我們要安身立命、生活一輩子的小島?到底老外真的理解台灣嗎?真正感受過這片土地的聲音嗎?還是只是用他們的想像力,在鍵盤上描繪台灣的命運?
讀野島剛的書,我看到了不一樣的視角。一位外國記者,在香港、台灣每次重大的事件與場合,在第一線感受,用我們的語言採訪,光是這種熱情與深入理解的同理心,我們都要很尊敬,很感謝。
歐美人看台灣問題,偏重人權及自由等角度,感覺總像在遠距離觀看,野島則從日本及東亞歷史切入,關注文化及人性層面,從底層民眾日常交流及喜惡所自然流露的感受去取材,更容易讓台灣讀者接受。
野島的文字論述能力也很強,他很冷靜客觀,文字平實,從不誇大,用字中透露出真誠,以及對土地人民的溫暖關懷,我喜歡這種態度,也接受這種對未來前途探討論述的方式。這種邏輯與思辨讓人有機會反省過去,揮開迷霧及看清方向。野島兄的著作很多,而且筆耕不輟,幾乎一年多就出版一本書,而且範圍從兩岸故宮、捷安特、蔣介石與白團,再到失去故鄉的台灣人、看台灣電影的心得等。他在台灣出版的每一本書,我都讀過也都珍藏,可以說我就是他的忠實粉絲。如今再讀這本書,看到野島對中國、香港及台灣的事務如此投入,自己也會覺得慚愧,一位日本人比台灣人更認真,把香港、台灣的歷史研究得如此透徹,比很多活在台灣這個島上的人,都有更深的關懷及清楚的腦袋,很感謝野島為台灣做了這麼重要的事。
記得幾年前野島從《朝日新聞》離職時,曾和我談到心境的轉折,許多朋友不理解他為何做這種決定,因為大部分日本人都會在大公司做到退休,像他這樣敢辭職離開的人非常少。當時我也和他分享自己的經驗,鼓勵他不用遲疑,我和野島年紀相近,也比他更早從《今周刊》副總編職位離職,有一段時間也覺得迷惘,後來持續筆耕,投入自己關注的事務,逐漸做出心得。如今短短幾年,野島已是大中華地區知名的評論家,也在日本的大學擔任教授,發揮更大影響力。很高興我們都在中年選擇新戰場,也都找到自己更寬廣的路。閱讀野島兄的書,也讓我感受到資深記者可以為社會帶來的些許貢獻,那就是用冷靜的頭腦及熱切的心,為大家提供新的思考角度。近來我撰寫台積電
與台灣半導體的新書《晶片島上的光芒:台積電、半導體與晶片戰,我的30年採訪筆記》時,就有類似的出發點,希望提供一個更貼近事實的角度,為大家找出一些更清楚的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我從一位關心台灣,比我們更認真思考台灣、香港與中國命運的日本友人眼中,看到了台灣的命運及前途,這對於長期陷入藍綠爭辯的台灣人來說,也是意義重大的一本書。我推薦這本《中國的執念》給所有朋友,也期待大家像我一樣,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自己對台灣命運與前途的信念。
( 本文作者為《今周刊》顧問,《晶片島上的光芒:台積電、半導體與晶片戰,我的30年採訪筆記》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