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中國人民來說,可說是相當不好過的一年。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才稍停歇,緊接著梅雨來襲,連日暴雨使得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深陷水災之苦。
三峽大壩幾度高出警戒水位,連鄱陽湖都突破歷史水位,突如其來的水災,恐牽動習近平的「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夢。
一串上微博熱搜「#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极值#」的關鍵字,道出了目前長江水位暴漲的現況。
位於武漢武昌江灘的黃花磯上觀江亭從本月11日起,就大水漫漫淹到只剩下頂蓋,而長江上游的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突破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歷史水位,還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98年洪水位22.52M」。
外界憂心重演九八年水災 恐加深經濟損失
江西省11日啟動了防汛一級應急響應,防汛工作已進入戰時狀態,預防可能發生流域性大洪水;昨(12)日,國家防總決定將防汛三級應急響應提升至二級。
據央視報導指出,截止週日中午,洪澇災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27省(區、市)3789萬人次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353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22.3億元(約新台幣3453億元)。
事實上,外界擔憂若洪水持續下去,恐重演「1998年中國洪水」,即為長江在20世紀的第二次大洪水,程度僅次於1954年,受災人數達2.23億人,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2551億元(約新台幣1兆724億元)。
與現今相比不同的是,長江上游現有三峽大壩可調節水量,但近期降雨量大,儘管三峽大壩連日洩洪,根據長江水文網即時水情資訊顯示,今(13)日三峽水庫的水量仍處於超標水位。
▲洪水來襲除了人身安全與財務受到波及外,得憂心水災後的流行病,鄰近東南亞國家常於洪水氾濫後爆發「鉤端螺旋體病」流行,可經由皮膚傷口感染此病。圖為中國民眾因淹水行動受阻。
長江降雨量、洪水集中 商業風險明顯增加
中國大陸水利部今天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指出,尤其長江、黃河上游、珠江流域的西江和北江、太湖,都發生了今年1號洪水,分析是因為降雨量、洪水都相當集中,不過防洪調度能力已遠超過去20年的水準,並將持續推動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以確保人民財產與安全。
不過記者會中,外媒記者一度提問到,這次洪水對第二季、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影響,尤其是農業與工業這塊的問題時,國務院並未直接回應。
實際來看,連日長江暴雨造成湖北省、安徽省等地嚴重災損,以安徽省歙縣為例,有一家茶葉商一夜之間損失了3000噸茶葉,金額約達9千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3億7801萬元),負責人忍不住落淚,該則影片在網路掀起熱議。
而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上周出席論壇時,《財訊》報導中提到指出,當年很多人邀他到武漢投資,他不敢去的原因之一就是全球暖化對三峽大壩的威脅。
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習近平面臨嚴峻挑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12)天首度針對洪水威脅發表談話,他指出長江、淮河與洞庭湖、鄱陽湖等超出警戒水位,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儘管指示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但也不忘強調「防止因災致貧返貧」。
習近平的這段話,並不難理解,因2020年正巧是中共訂定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的目標年,但現階段來看,困難重重。
尤其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在兩會閉幕當天說,「中國還有6 億人的月收入僅人民幣1000 元」,顯示與脫貧目標相差甚遠,更有臆測李克強一時不小心說溜嘴。
不過實際來看,不僅李克強透露出達成全面脫貧目標困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曾在官媒雜誌提到如何針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編按:具體能力中最弱的一項)。
受武漢肺炎疫情衝擊,中國今年首季 GDP年減6.8%,為史上首見負成長,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預估,中國Q2 GDP可望好轉,尤其若無第二波疫情爆發,下半年經濟仍可望持續復甦。
但習近平得擔憂的是,中國南方已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這波又凶又急的大洪水,是否會成為中國經濟復甦的另一隻「黑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