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執筆人李怡先生,是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八十三歲的李怡,曾經創辦《七十年代》、後改名為《九十年代》政論雜誌,亦是香港《蘋果日報》的專欄作家。李怡文章廣獲港、台兩地,老、中、青讀者喜愛。
全世界大多數社會的年輕人,都有憤世嫉俗的傾向,原因是人類社會基本上是不公平的,而年輕人對不公平還未能適應。年輕人的憤怒與激進,是社會進步的標誌。十九世紀美國著名演說家Henry W. Beecher 說:「如果一個國家的年輕人保守,這個國家就敲起了喪鐘。」
二○一九年六月,大規模爆發的香港反送中抗爭運動中,發揮帶領作用的年輕人並不特別憤怒。沒錯,他們心中固然有團火,尤其在警察施加百倍暴力之下,不過,在勇武抗爭中,他們也表現得極為冷靜、理性。無數影片看到被捕者在被警察扯去面罩、反手扣起時,露出的都是溫和、善良、堅毅、知性的面容,而且是一張張美女俊男的臉。
香港年輕人有憤怒的理由。在十年前,本土思潮在年輕族群中興起時,面對香港社會受到中國人的難以容忍的侵擾,他們用稍微激烈的方式對抗。
在二○一六年農曆年,他們提出「以武制暴」的口號和行動。本土思潮與勇武抗爭,除了受到政府鎮壓,也受到民主派的公開反對。在年輕人為香港利益抗爭的時候,年長者不但沒有站在他們前面遮風擋雨,還在他們後面扔石頭。他們理應憤怒,理應不再理會主張「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民主派了。
但在反送中開始的和理非遊行前,年輕人主動在全港各區動員市民參與,於是才有六月九日百萬人遊行的壯觀景象。也因為百萬人上街而林鄭政權仍然置之不理,才掀起連綿至今無休無止的抗爭,並引動全球關注與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