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國對中國 2000 億美元商品課稅的公共聽證期將在 9 月 6 日結束,代表川普隨時可能下令課稅。這場不知何時結束的貿易戰,也讓中國民間的消費信心大減,尤其居住在一線城市的民眾更是感嘆居不易,如今正瀰漫濃濃的「消費降級」氛圍。
外電報導,儘管許多企業仍有加薪,仍有許多上班族感嘆租金、物價齊漲,每個月的錢根本不夠花,只能從節流做起,減少外出用餐、社交和旅行的花費,這種「消費降級」的討論近期更傳遍中國各大媒體。尤其對中國來說,目前內需消費已佔了整體 GDP 成長的三分之二,這對中國官方來說更是一大警訊。
這項趨勢也反映在今年的零售銷售數據上頭,成長速度明顯趨緩。不過,從中國官方每季家庭調查統計的實際支出仍加速成長,對此華僑銀行經濟學家 Tommy Xie 指出:「當然對很多人來說會明顯感受到削減開支的壓力,例如剛畢業的新鮮人來說得面臨租金大漲,或是在 P2P 賠了很多錢的民眾,消費開支自然受影響」。
但從另一指標來看,目前中國海外旅遊消費依舊火熱,這更代表中產以上階級對自身經濟的看法與樂觀程度。光是今年中國海外旅遊人次就達 7130 萬人次,年增 15%。
但要小心的是,知名行李箱新秀麗 (Samsonite) 執行長 Kyle Francis Gendreau 已經警告,隨著貿易戰緊張情緒升溫,恐影響該公司今年中國地區銷售成長將有所趨緩。
中國一線城市民眾開始緊縮支出,反觀二三線城市的消費信心倒是挺樂觀的。民調公司尼爾森的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從消費信心來看,二三線城市的表現比起一線城市好的多。
不過,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認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成長速度趨緩放緩不等於「消費降級」,直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並不完全代表消費,當中不包括服務性消費與虛擬消費。郭磊表示,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滑主要是受汽車和房地產消費所致,大部分必需消費品並沒有趨勢性下降。
從目前種種跡象看來,中國消費力在短期內很可能會減弱。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預計,儘管消費可能一路放緩到 2019 年,但他看好「隨著家庭信貸准入持續改善,加上持續創造就業和社會安全網改革持續進行中,預計未來幾年實際消費成長應該是會有 6-7%。」認為中國經濟向下的主要風險,主要取決於貿易戰規模或房市低迷程度而定。
※本文授權自鉅亨網,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