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產業洗牌》 要生存,每年投入10%營收拚環保是基本門檻 台商命運走向兩個極端 大者恆大或等著出局!

產業洗牌》   要生存,每年投入10%營收拚環保是基本門檻 台商命運走向兩個極端    大者恆大或等著出局!

2018-01-11 16:50

昆山限汙停產令,只是中國環保大作戰的第一步。繼昆山之後,珠海在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對「重點企業」祭出限產令:長江三角洲輕度到中度的區域性汙染,對大氣汙染物排放重點企業限產限排三○%,限產名單包含化學、製藥、紡織等產業。

打著綠色環保大旗,中國這波「紅色禁令」來得又急又凶,但背後中國強硬的經濟轉型,更可怕。台灣水龍頭零配件製造大廠橋椿,因生產過程中有拋光、壓鑄及電鍍,會產生粉塵或酸霧,也因珠海限汙令受到牽連,被點名停產。

 

一月七日,記者來到橋椿位於珠海三灶科技園區的生產基地。儘管是星期日,一千多名員工的工廠仍照常運作,前往橋椿的路上,甚至有一條橋以橋椿公司命名,顯見其在當地生產規模之大。

 

早上八點一到,大批晚班員工拖著疲憊的身軀魚貫下班,一位負責水龍頭外觀表面處理的工人說,「看看我的臉、指甲都是黑的,回去衣服一洗都是黑的,哪有防護?最近是有裝通風改善設備啦。」

 

「打工就是這樣,能怎麼辦呢?」另一位負責產品包裝的女員工,面對工廠環境,似乎已接受高勞動力的作業模式,她透露,雖然橋椿接到限汙令,但產能未受影響,工廠依舊照兩班制運作。

 

拚政策,習近平的「美麗中國」大夢

 

在昆山與珠海接連發生「抽搐性」限產風波背後,透露出來的是,中國地方官員對環保的壓力,已經大到無法承受。

 

在中共「十九大」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美麗中國」的政策目標,將生態環境列為「千年大計」。在三個小時半的演說裡,習近平指出,中國將「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並從二○二○年到二○三五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美麗中國」四個字,瞬間取代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軸,習近平要做的,就是傾全國之力,猛力反轉「庫茲涅茲曲線」——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庫茲涅茲所提出的經濟理論。

庫茲涅茲指出,隨著國家人民的經濟提升,生產造成的汙染排放也會增加;但當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後,環保負擔反而會開始減輕,因此兩者關係形成一個「倒U曲線」。

 

從過去幾年的政策來看,中國試圖刺激環保及產業升級,但效果仍然不彰。因此,習近平十九大完全掌權後,開始用「電擊」的激烈方式,強迫淘汰「低端產業」、促進產業升級;另一方面,也將推動環保產業發展。

 

「環保雖然講三、四年了,但可以觀察到這個政策有一定的執行過程,每一年都在加重力道。」中租蘇州分公司副總經理祝立山指出。早期中央環保稽查官員剛開始下鄉去查,地方政府或許是做樣子給主管機關看而已,稽查人員走了又恢復原狀,但這次力道是史上罕見。

 

從習近平直接下令的壓力有多大?即將在今年完成的「河長制」可看出端倪。在 「十三五」的計畫下,中國七大流域如昆山這樣的「黑臭水體」整治率應該要在一七年達到七成,現在卻只有三成,落後的進度,讓中央大為不滿。

 

因此,「河長制」就是要求中國七大流域的地方黨委及高官擔任「河長」,保護該區域的生態環境。最可怕的是,河長制對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這一令下,如果不完成中央的環保指令,不但可能丟官,還可能會被中共清算、追殺。

 

來真的,每一省份平均關廠三千家

 

這次風波是由中央直接執行,設有三至五組人到地方稽查。事實上,去年中國由黨中央高官組成的「環保督察小組」,分為四批到全國檢查,所到之處,無不腥風血雨。督察小組「過境」之後的三個月內,每個省份平均有三千家工廠關門。

 

 

這種節骨眼上,不只是昆山、珠海地方官員「神經斷裂」,進行大規模無差別式的環境整治,另一個台商的大本營:廣東,也是整治重點之一。

 

場景來到台升家具位於廣東東莞大嶺山的工廠,占地超過八.五萬坪,辦公大樓就宏偉地矗立在大嶺鎮市中心的主要幹道「建設路」上,早年最為人稱道的是,每天光是卡車進出載貨就多達十餘輛,如今,卻從早年的「訂單接不完」變「罰單接不完」。

 

原來,從一六年五月開始,台升已三次接到東莞環保局開出的罰單,讓台升家具董事長郭山輝宣布自今年二月停產,將外銷生產基地轉移至浙江嘉興,廠內有十幾個宛如體育館外觀的廠房,還有員工宿舍與餐廳,也熄燈等著舉辦清倉特賣會。

 

二十年前,東莞的大嶺山原本是荒蕪的荔枝田,郭山輝以小廠之姿說服下游廠商與他同赴中國設廠,幾年下來,光是台升投資金額就達一千多萬美元,據說,連外商油漆大廠阿克蘇諾貝爾為了服務客戶,當初也是由郭山輝拉進東莞,當地家具代工產業聚落可說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

 

但是,東莞的政策主軸已從經濟發展,轉為環境保護。當地環保局才在去年十二月啟動「環保亮劍百日行動」,迫使一百多家汙染企業關廠;元旦過後,馬上又祭出第一時間監測、調查等「五個第一」的查緝行動,嚴打汙染。

 

無例外,一手建立產業聚落仍退場

 

誰也沒想到,帶來工作機會的家具大廠,終究要面臨關廠整治命運,一月底之後二千多位員工即將被資遣。這幾年大嶺山的家具工廠早已陸續搬遷,台升的大規模裁員動作,更是宣告中國最大家具代工聚落的瓦解。

 

不過,嚴打嚴查的結果,倒也不是全面撲殺,從中國官方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可看出,自去年加大打髒力度以來,中、小型企業受到打擊,擴張速度開始減慢;而國企等級的大型企業,反而因為中小型業者的退場得到新增商機,開始加速擴張,形成了「大者恆大」的局面。

 

 

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停關、遷廠手段,只是中國環保「一加一減」計畫中的「減法」。這個減法有三種特性,首先是「全面性」,除了工廠廢水,連洗衣店排放的民生汙水是否有含磷都被列管。

 

第二是「不回頭性」。「我們有明顯感受到,『查到就絕對沒有回頭空間』,雖然工廠有相關執照合法合規,但發現排汙超過指標,會先限期改善,如果還是無改善進度,馬上就會被停廠,完全沒得談。」祝立山說。

 

第三是「嚴重性」提高很多,如果有違背相關規定,老闆當場被帶走,並要求寫報告提出相關說明,完全沒有擦邊球的可能性。

 

東莞

東莞現場(攝影/劉咸昌) 

東莞規模最大的家具廠台升, 從過往訂單接不完,後來變成罰單接不完, 近期已宣布工廠做到今年一月底,廠區將舉辦家具廠拍。

 

透過這樣的減法,清理掉老舊、低端的產業,強逼產業升級的同時,中國接下來要完成的,就是「加法」。作為租賃公司,如今中租在核貸前的必查重點,就是看工廠是否有「排汙許可」,以及噪音工安地環評驗收過關執照。這個「排汙許可」,就是環保政策工具之一。

 

「成本增加是一定的。」祝立山說,對於大廠來說,停產、停電、斷水都是極大的損失,每年投入相關環保設備成本是營業額的一○%是「基本的」,無法負擔成本的小型汙染工廠,自然會被淘汰。但反過來說,能投入環保成本、減少汙染的企業,不僅代表體質優良,也能夠帶動下一波的環保產業發展。這就是所謂的「加法」。

 

中國正在有計畫地讓環境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將企業趕入官方設定好的政策框架中。中國光大證券的報告就指出,「正在推進的『排汙許可』和一八年實施的『環保稅』,就是重要的內部化重要工具,可有效推動環保需求釋放。」而能否符合中國的標準,將會是大批台商在中國能否存活最重要的關鍵。

 

祭重稅,逼企業投資在環保設備

 

從「環保稅」就能看出中國式的兩面手法。一八年一月一日,中國開始將過去「汙染費」全面改為「環保稅」。過去汙染費因為地方執行不力,實際收到的費用只有理論值的三成。

 

但今年開始徵收的環保稅,不但執行力道強,而且徵收的金額全部歸地方,讓地方更有嚴格執行的誘因,法人預估,徵收的金額將比過去汙染費要高上四至五成。

 

以農牧養殖產業來說,每養一頭牛,一年就要繳二十六元人民幣的環保稅。但是,如果汙染排放量減排三成,可以減稅二五%;減排五成,就少收五成的稅,等於逼企業一定得投資在環保設備上。

 

而「排汙許可」更是未來在中國的「絕殺令」。所謂「排汙許可」,是一六年十一月出台的制度,官方會對不同產業訂定各自的時間底線,在時限之前,產業相關業者的每個排放汙染據點,必須取得「排汙許可證」,而要取得許可證,前提是「符合國家或地方要求的汙染防治設施或汙染物處理能力」。換句話說,要營運就得拿到排汙許可,要拿到許可,就要先自己想辦法搞定排汙問題。

 

「排汙許可證制度將促使部分中小企業停產整治,市場份額有望加速向龍頭集中,」去年六月,光大證券在研究報告中即如此表示。而官方對各產業頒布的時間表,某種程度,也像是一個「環保淘汰賽啟動時間表」,當時間迫近,小廠淘汰、大廠恆強的態勢也將開始加速,後續隨著地方政府督察力道加重,強弱分明的現象將更加明顯。

 

舉例來說,榮成紙業在一七年一月至九月間股價從十六元漲到五十一元,原因之一,或許就是中國造紙業者被要求必須在一七年六月前完成排汙許可申請,算是最早遭遇「淘汰大限」的產業。而在中國布局較深的榮成,近年卯足全力拚環保(請見本刊第一○九六期報導),自然盡享「大者恆大」的效應。

 

拉警報,排汙許可等同「絕殺令」

 

那麼,台股市場中會有下一個榮成嗎?外界點名,傳產中的水泥產業最有可能。依據中國官方的進程規畫,除了「石灰製造」廠可在二○二○年底前取得許可外,其餘水泥業者的申請時間底線,必須落在一七年底。

 

股價會說話,在大限將至前夕,台泥、亞泥股價紛紛自去年十二月中旬起向上急漲,持有台泥近六%股權的嘉泥也有明確表態;相較之下,環泥的表現則溫吞許多。這樣的股價表現,某種程度呼應業者對中國環保要求的配合度。

 

依據中國「排汙許可信息公開系統」資料,台泥在中國各地有十八家轉投資水泥製造據點取得排汙許可,亞泥也已取得九張許可證。至於環泥,從排汙許可信息公開系統查詢,四家中國轉投資水泥廠至今仍未取得排汙許可。

 

 

事實上,若以一七年全年產能來看,台泥、亞泥分居全中國水泥業者的第六、十位,某熟悉中國產業生態的相關業者表示,要在環保壓力所引發的「大者恆大」效應中顯著受惠,「擠進前十大」是最簡單的觀察指標。以此來看,台泥、亞泥不僅符合,加上公司也長期投入製程改善、順利取得排汙許可,因此的確仍有一定程度的想像空間。

 

至於鋼鐵、塑化產業部分,相對而言,「大者恆大」效應恐怕仍是中國業者的天下,國內業者的受惠著力點,多半在於供給減少後的價格推升效果。

 

依據規畫,中國鋼鐵業者若是位處「二+二十六城市(北京、天津及華北二十六個中小城市)」、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等,必須在去年底前取得排汙許可,其餘區域則還有一整年的緩衝時間。即使如此,官方近來對於鋼鐵業的狠話還是綿綿不絕。

 

PCB

▲點圖放大

 

中國工信部去年底就放話表示,距離「減產一.五億噸」的終極目標還剩下三千餘噸,「要防止死灰復燃,督促地方以處置殭屍企業為重點,去除低效產能,確保完成去產能任務。」強硬表態下,或可給予鋼價一定支撐。

 

塑化產業部分,中國官方大致是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加強督察,而其力度同樣生猛,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單單是在四川省,去年已有超過七千家工廠被強制停工甚至關廠。此現象對台股的發揮空間,外資報告多半鎖定於「報價看漲」的貢獻層面,台塑董事長林健男在去年第四季也曾表示,中國嚴查、限縮當地石化業開工率,將可「支撐市場行情」。

 

在排汙禁令下,另一個受到台股市場關注的產業,則是印刷電路板(PCB),這部分,不妨回到先前造成台股巨震的中心位置:昆山市。

 

在台商匯聚的此地,有著完整的PCB供應鏈。其中,PCB下游廠商恐怕會是影響程度最明顯者,統一投顧表示,下游PCB硬板廠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水,受到嚴格管控生產的風險自然也是最大;更糟的是,在整串供應鏈中,這部分也是成本轉嫁難度最高的一環。

 

至於產業上游部分,本次被昆山列入二七○家限產名單的南亞電子材料,主要生產玻纖布與銅箔基板,其中,玻纖布近五年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若環保令有助於淘汰小廠,或許有改善供需的機會;而公司另一主力產品銅箔基板也有成本轉嫁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據統一投顧統計,本次停產令名單共有三十六家業者是台灣上市櫃企業的相關公司。若以中國官方資料觀察,當中目前僅有三家取得排汙許可證,包括南亞電子材料、南亞加工絲、永豐餘等。

 

榮成紙業

榮成紙業2017年剛投產的湖北廠,設廠之初就投資低碳造紙設備, 成為同業典範。

(攝影/蕭芃凱)

 

由此來看,若官方依循法規整治PCB產業,南亞或許會是站在利基點的業者之一;但反向思考,國內其他業者能否在環保大旗的揮動下繼續安身立命,猶待考驗。

 

依中國的規畫,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的PCB業者,最遲要在一九年之前取得排汙申請,其他地區的業者也沒有太多時間了,必須在二○二○年搞定惱人的排汙問題。

 

「但整體來說,在昆山地區,台商通過考驗的機率還是相對較高的。」一位當地業者表示,與中國本地業者相比,台商至少具備基本的環保能量,「若能將成本轉嫁或願意再犧牲一點利潤,台商只要『加碼』投資環保;但中國當地業者,恐怕則是要『一次下重本』才能達標。」

 

新思惟,「廉價中國」已是過去式

 

事實上,根據統一投顧在第一時間進行的普遍調查與評估,這次被點名禁產的台股相關台商中,如研華、揚明光、台玻、光隆羽絨、捷安特中國等,目前汙水排放狀況都仍符合規範。

 

「只是短期效應」、「對產能應該沒有影響」,許多業者對於這次停產令的第一反應即是如此。不過,也有業者自省:「工業四.○的時代,我們終究不該只用工業二.○的汙染標準……。」無差別的電擊式禁令或許真是權宜之計,但強硬手腕背後所代表的,總是一場殘酷而無可回頭的淘汰賽。

 

在這場競賽裡,「廉價中國」的思惟不僅過期,甚至成為毒藥,而那些長久默默投入環保支出、思考產線升級的績優台商,則將進入收割期。

延伸閱讀
中國環保翻轉產業  台商新契機 ——兼論宇隆、立敦
中國環保翻轉產業 台商新契機 ——兼論宇隆、立敦

2017-10-09

第三站.中國 第一樁山林保育案勝訴  中國環保種子  緩緩扎根
第三站.中國 第一樁山林保育案勝訴 中國環保種子 緩緩扎根

2016-04-21

第一季投資展望》兩大投信主管正面看待 鎖定中國環保、雲端、蘋果新品概念
第一季投資展望》兩大投信主管正面看待 鎖定中國環保、雲端、蘋果新品概念

2013-12-26

第一線稽查人員揭露大廠違規手法 汙染大戶現形 活動式暗管偷排廢水
第一線稽查人員揭露大廠違規手法 汙染大戶現形 活動式暗管偷排廢水

2013-12-26

中國能肅清它造成的汙染嗎?
中國能肅清它造成的汙染嗎?

200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