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掛牌就創造一兆新台幣市值的中國快遞龍頭順豐,雖然二十年來橫掃對手,但在電商自建物流威脅下,終究向資本市場靠攏,準備藉此發揮更大的效益。
王衛創立順豐時,只是一位專跑深圳、香港的快遞業務,卻在二十年間把一門跑腿的生意,打造成獲利驚人的中國第一大物流。順豐一貫低調,王衛本人更從不接受訪問,外界對順豐經營的種種,一向是霧裡看花,直至掛牌當天才略窺一二。
順豐有多大?受惠於市場整體本益比居高不下,本益比超過六十倍的順豐,因為連三根漲停板,市值幾乎追上世界物流巨頭DHL(洋基通運);若在台股上市,它的規模超過國泰金加上富邦金。
順豐有多賺?如果與國際對手相比,順豐去年稅後淨利率高達七.三%,遠勝過UPS、Fedex(聯邦快遞)及DHL,去年獲利逾四十億人民幣,等於二、三、四名競爭者總和,可知它在中國市場的霸主地位。
王衛曾一再表明,自己無意讓公司上市,如此賺錢的順豐,今天何以違背初衷、向市場攤開一切經營資訊?其實,這個戰略轉向,很可能是王衛不得不然的選擇。
電商搶快遞大餅 阿里巴巴仿亞馬遜自建物流
順豐之所以上市,背後的一大原因,來自於競爭加劇。過去十年,中國快遞業營運成本大增,但因競爭激烈,運費反而大跌:二○○六年時,每件快遞運費是三十元(人民幣,下同),去年降至十二.七元,減少五八%。順豐自己早期就是靠低價站穩市場,當年香港至深圳的快遞每件七十元,順豐只收四十元;但自從○二年,順豐將加盟體系全數收回自營,而且專攻商務快遞開始,如今已站穩高價市場,因此較不受殺價策略影響。
令順豐備感威脅的,其實是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電商業者。以京東為例,公司重金打造、專供自家平台使用的京東物流,近年來聚焦發展冷鏈物流,已在全中國建置運輸網,並有七座大型智能物流中心,消費者口碑極佳;去年底,京東物流正式對外界開放,高效率的倉儲管理,勢必成為順豐勁敵。
更大的威脅來自阿里巴巴。由阿里巴巴主導、復星集團與超過一百家快遞業者參與的「菜鳥網絡」,雖然順豐也有投資,但其宗旨是以阿里巴巴為數可觀的電商訂單為基礎,建構大物流平台,再將物流訂單分發給各加盟制快遞業者,形成巨大的聯盟。這種電商自建物流的思惟,與亞馬遜(Amazon)的策略如出一轍。
擴張資金需求大 國際巨頭登陸 急添機隊應戰
去年初,亞馬遜陸續向航空公司租借四十架貨機,還購買四千輛卡車,準備大舉進軍物流事業,就對UPS等物流業者造成嚴重威脅。同樣地,從京東到菜鳥網絡,步步進逼,順豐當然必須想辦法擴張,上市,就成了順豐必然走的一步棋。
其次,不僅大電商自建物流通路,過去在中國,獲利都遠不如順豐的圓通、申通,紛紛在陸股借殼上市,中通則在紐約交易所掛牌,眼看對手搶先一步、大肆運用資本市場的槓桿力量來擴張;更遑論國際大型物流品牌紛紛瞄準中國市場,準備大展身手,因此,順豐在追兵夾攻下,所訂出的龐大擴張計畫,在在需要營運資金當靠山。
目前看來,順豐全力投入資訊科技,發展航空貨運。雖然順豐是中國最早擁有機隊的快遞龍頭,但比起UPS、聯邦快遞各有六百餘架貨機,DHL也有四百多架貨機,以順豐目前的四十五架,數量仍遠遠落後,順豐勢必得加速擴張,才有本錢與巨頭搶大餅。
公開資料顯示,順豐這次借殼籌得約八十億人民幣,主要用在興建中轉機場,斥資達五十億人民幣。這一座開中國先例、主要供順豐空運業務使用的機場,設在湖北鄂州,位置接近全中國的地理中心,因而雀屏中選,未來完工後,將是亞洲第一座全貨運機場。
成為業界傳奇的順豐,上市之後,一舉一動必是動見觀瞻,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