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台灣人有創意優勢 只欠多下苦工夫

台灣人有創意優勢 只欠多下苦工夫

童子賢、王梅影

職場

達志,攝影/陳永錚

872期

2013-09-05 13:42

今年下半年和碩科技中國廠打算至少招兵三萬人,拉大戰線,代表和碩的能耐,董事長童子賢當然是靈魂人物;曾任全球醫療保健品大廠強生中國總經理的王梅影,長年在亞太地區工作。他們對於兩岸人才有深刻觀察,也給予台灣年輕人更多的鼓勵。

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
把精采生活變成資產 打造自己的舞台

 

只要是經歷過窮困日子的人,通常會更懂得珍惜上進的機會,也會相對忍辱負重與刻苦耐勞,這是事實。以往農業社會時,父母親認知到下一代有機會受更好的教育、有機會走入都市、有機會改善家人的生活,因此全家借款負債、縮衣節食,也要讓子女受更好的教育,這也是事實。

想一想,這不僅是在說現在的大陸,也似曾相識地發生在三十年前的台灣。觀念類似,人同此心,只是在時間的軸線上,大家的刻度不一樣而已。


背負全家期望拚出頭 三十年前台灣寫照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十多年前曾在中國陝西省西安交大徵才,我們面談過一位電機科系的畢業生,記憶中年輕人眼神熱切、態度誠懇,希望能錄取到上海或蘇州去工作。面試主管告訴我,這年輕人來自偏遠鄉下,希望自己能夠成器,因為全家人都指望他。

我反思,這不就是三十年前發生在台灣、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故事嗎?

面試主管說,這位年輕人承諾使命必達、願意吃苦,並強調這位年輕畢業生Smart的程度,不下於台灣一流大學畢業生。而面試主管本身正是畢業於台大研究所的高材生,不至於看走眼。

這就是兩岸的現況,台灣學生有逸樂取向,台灣學生又為前途煩惱。相對地,大陸學生積極進取,甚至「狼性」十足,肯吃苦,以爭取向上的機會。

然而台灣的學生,真的一無可取嗎?台灣的努力真的一無可取嗎?我認為不是。

在價值觀的軸線上,台灣經歷的社會變遷較早(台灣的政治改革與社會運動都平安走過來了),台灣人跑遍世界面對全球的時間也較早(三十年前,台灣旅遊團出國,也是被外國人嫌吵嫌鬧,被嫌像蝗蟲過境般的購物狂)。

提早開放,提早學習,使台灣社會相對大陸,已步入多元文化與多元社會,也學會包容態度與多樣化的價值觀,公民社會的活動也普遍較成熟,這都是台灣的優點,也會反映在年輕人的身上。所以,年輕學生多彩多姿的生活與學習態度,應該想辦法變成資產,而不是變成負債。


社會的富裕與文明 不見得要靠狼性

 

年輕人追求成就不應該走短線,社會追求轉型成功也不應該走短線。要打造自己的舞台,拓展台灣的機會,不應該硬碰硬,只比較短期熬夜苦讀、短期加班苦幹,也不該只比較「狼性」、侵略性,「虎爸」、企圖心的意涵。

人在貧困的時候,比較多動物生存本能的意志是難免的(就像考試只考三十分的學生),必須咬緊牙關艱苦奮鬥以改善生活;至於生活在本能的努力下改善了(就像考試終於七十分的學生),當然努力精神很可敬可佩,但我並不認為靠著動物性的「狼性」、「虎爸」之類的觀念,就能讓社會站穩富裕與文明。就如同讓學生只靠短期熬夜補習,其中一次考上九十分,在漫長的學習生涯中,這就是一個好學生嗎?我不太相信。

李安兩次站在奧斯卡的舞台,領取最佳導演的獎座,成為台灣人的驕傲,可是他曾是數學不及格、曾是大學落榜的邊緣學生。如果不是他的家人與妻子看出他的潛力,長期支持,若以單線式的價值觀思考提早斷定他,他可能是人生提早出局的「失敗組」。

吳季剛在美國服裝設計界聲名大噪,因為美國總統夫人蜜雪兒二度在總統就職典禮中穿上他設計的禮服亮相,世人稱為傳奇。可是這名年輕人曾經是一個愛玩洋娃娃的小男生,是安靜沉溺在角落為娃娃設計衣服的小男生。如果不是他的母親看出他的天分,給他正面的鼓勵,給他支持,若同樣以單線式的價值觀去思考,吳季剛應該也會是被排斥、被逼入人生的「失敗組」。

這不就是價值觀的軸線上,我們必須調整重心之處嗎?而這其實也是多元多彩多姿的台灣年輕人,可以浸潤其間的友善又優勢環境啊!


發揮自己的特色 才能創造自己的舞台

 

我平常較少看電視娛樂性節目,偶爾看到對岸《中國好聲音》之類的選秀,我知道台灣常是看法兩極。友人曾悲觀地告訴我,你看大陸的節目製作費高、場面浩大、舞台華麗、報償多多,台灣的演員歌星都跑到對岸去不回來了,台灣完蛋了,台灣綜藝節目墮落了。

我同意這是由右看左的觀點;但是我也反問過友人,若是由左看右的方向來思考,會如何?

我看到評審導師有很大比率是台灣的張惠妹、庾澄慶、王力宏,或是香港的張學友、謝霆鋒、陳奕迅。要炒熱現場氣勢,也需要林志炫、蕭敬騰、楊宗緯來參賽,選唱的歌曲也多是港台的流行音樂。更不用說,節目創意大多是向歐美日購買智財權。這樣來看,不是台灣的軟實力得到更多的肯定,台灣的藝人也得到更多的發揮嗎?

在發展的艱辛道路上,台灣需要更多自我鼓勵、自我堅持。台灣的年輕人當然也需要再多下苦工夫努力,但更需要審視自己的條件,發揮自己的特色,才有更多機會創造屬於自己的舞台。
(口述:童子賢 整理:施禔盈)


童子賢
出生:1960年
現職:和碩科技董事長
學歷:台北科技大學電通所


強生中國前總經理王梅影:
二十歲就要開始闖 走出去才知天多高

 

關於兩岸人才的差異,我與在中國工作多年的中、高階主管,以及剛來這邊工作不久的年輕人討論了一番,發現台灣人到中國工作有那麼大的震撼,必須要從「大環境」的角度來看。

首先,中國的規模之大、發展之快,因此機會非常多、薪水漲幅高,不論到哪裡都會替自己爭取,爭取不到便跳槽,這樣的情況是常態。反觀台灣市場小、機會少,讓人變得不敢爭取,考量到生存的問題,便以平穩為原則,顯得台灣人不夠積極。

其次,規模大造就了複雜、多元,以及競爭的環境,加上這幾年的開放,全世界的企業都以中國為發展重心,所以就把許多的教育訓練、資源都放在這裡,中國年輕人就在這種氛圍成長,看到千變萬化處理事情的模式,看待事情的角度和視野,也因此拉高許多。

二○○八年起,我就待在中國,以整個銷售通路而言,你很難找到比中國更複雜的地方。全世界看得到的大型企業都在中國,大老闆、高階經理人三天兩頭到此訪問,區域總部天天和你溝通,你每天接觸的都是大策略、大人物,步調非常快,很多台灣人剛來都會舉足無措。


環境影響個性 機會多就能培養自信

 

那台灣人與香港人、新加坡人相比呢?其實並非企圖心不夠,而是太不國際化了,看事情的格局小,解決事情的能力也相對弱。香港人、新加坡人因國際化,所以在中國適應得快,願意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宏觀的思惟就能讓他們跟上中國人的步伐。

此外,台灣人口語表達能力不夠清晰,是從以前到現在都有的問題。這和我們的教育有關,太過講究謙和、不要爭鋒頭,但也可能和自信心有關。中國的年輕人很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就算英文不好也很敢講。

再者,是「架構」表達的能力不好,由於見得少,所提出的策略,都給人不夠宏觀的感受。我問過來這邊工作一年多的年輕台灣人,他是初級主管,三不五時有亞太地區的會議,因此也會接觸同樣在台灣、和他做相似工作的人,他不覺得台灣人比較差,但是工作內容卻差很多!

中國的大品牌多、通路多,多到你沒辦法想像,沒有時間去做那麼細節的事情,他們要用策略性的評估方式來做監管,在眾多選擇中得到最好的效益;但是在台灣並沒有對等的規模,所以傾向「執行的細節」這種思惟。當一個在談高級策略、一個在談細節執行,架構、處理事情的能力就有明顯的差別。


二十歲改變比三十歲容易 走出去更能拉高視野


如果台灣人高中就來中國呢?台灣人與中國人的發展會不同嗎?我不覺得比較差,所以我想不斷強調的,就是「環境」的問題。

美國知名心理治療師梅格潔伊在全球精英演講網站TED,曾發表「30 is not the new 20」(人生二十歲就開始),談的是美國人所面臨的問題,但所提及的東西很值得台灣人參考。

許多生活安逸的人,會覺得一輩子還這麼長,三十歲開始拚就好,其實已經晚了,應該從二十歲就開始替未來著想,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多與不同類型的人接觸,多出國闖闖,才知道面對陌生事情時,自己的優缺點在哪裡。

二十歲要改變,比三十歲容易多了,台灣人要趕快跟進,改變自己的想法,走出台灣,才知道「海洋的天空」比「一口井的天空」大這麼多,對自己的期許就會不同。

台灣人的優勢在於比較有創意,而且成功的方式很多,重點在於把眼界放寬、格局拉高,應變問題的能力也會變強,自信心有了,自然就有架構表達的能力。

過去想當國際經理人,面對的是歐美國家,語言文化是個障礙,但是現在最大的市場在中國,有相似的語言和文化背景,跨出這一步並不難,要懂得磨練自己,才有站上國際舞台的機會。
(口述:王梅影 整理:辛曉昀)

 

王梅影
王梅影
出生:1958年
經歷:強生中國(Johnson & Johnson)總經理(2013年4月退休)
學歷: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延伸閱讀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2017-10-17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2017-10-12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2015-01-24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2017-08-30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