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台商絡繹不絕地投資中國大陸,陸資來台卻只是淺嘗即止,不覺令人懷疑是台灣控管過嚴?還是陸資只是虛晃一招?
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話,應該還記得二○○八年總統大選才剛結束,馬英九以二百萬張選票的差距打敗謝長廷,兩岸交流成為資本市場最大的期待。接著在○九年四月三十日這一天,《工商時報》刊登了一則「中國移動將入股遠傳」,這則消息出來,不但是遠傳跳空漲停,遠紡也開出三○.八五元的高價,出現巨量長紅的景象;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台股當天以五九六四.○三點開出,一度大漲三八一.○六點,最後收盤指數大漲三七八.五一點,五月初成交量達到驚人的二四五三.一六億元,對照今年台股均量在七百億元以下,令人不勝欷歔。
馬英九總統當選,帶給市場中資來台的憧憬,沒想到中國移動入股遠傳只是空包彈,四年多過了,馬英九總統已進入第二個任期,但是中國移動入股遠傳卻連影子也沒有。更令人洩氣的是,政府分三波開放中資來台,但中資投資台灣只有少少的三.一五億美元。相對於台商絡繹不絕投資中國大陸,中資來台卻只是淺嘗即止,不覺令人懷疑是台灣控管過嚴?還是中資只是虛晃一招?
這個局面最近有了新變化,有兩件投資案成了外界討論的焦點。一個是LED的璨圓引入中國最大的磊晶廠三安光電入股一九.九%;另一家是中國很大的控股集團復星入股維格餅家二○%股權,代價是新台幣三.六億元,這三.六億元只是復星集團的九牛一毛,但對維格餅家來說卻是一筆大錢,我們就把焦點放在這兩件中資參股的案子上面。
▲點選圖片放大
長期投資台灣的開端
首先來看復星集團入股維格餅家。維格餅家是台灣著名的鳳梨酥品牌,在這個市場裡,最有名的微熱山丘、人氣很旺的佳德,都是台灣一線品牌,目前資本額一.八億元。一九九二年成立迄今已有二十年歷史,但因為是糕餅業,維格仍維持家族式的小本經營路線,一直到這兩年才有上市籌資的想法。
同樣也在一九九二年創立的復星集團,創業董事長是在中國人稱「中國巴菲特」的投資天王郭廣昌,目前管理的資產高達人民幣一五八○億元,過去二十年來跨足的行業包括房地產、礦業、鋼鐵、金融保險、資產管理、零售及媒體,像上海第一財經就是其麾下的媒體。同樣一九九二年成立的兩家公司,如今結合在一起,只不過雙方實力相差懸殊。
上海復星集團在中國及香港的資本市場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復星集團在香港有兩家上市公司,一家是投資控股的母公司復星國際(代號○六五六),目前市值約二七○億港幣;另一家是復星醫藥(代號二一九六),目前市值是三十七.三億港幣。復星國際獲利穩定,○九年全年大賺人民幣四十六.四六億元,去年全年淨利也有人民幣三十四億元。
除了兩家在香港掛牌公司,復星也是目前在上證掛牌的老牌企業豫園商城(代號六○○六五五)單一持股最大股東,控有一七.三六%股權;除了豫園商城外,復星也是友誼股份(六○○八二七)的大股東之一。另外,在房地產、醫療、礦業都有涉足,這個集團在過去二十年來,發展速度可說是十分迅速。
這次復星入股維格餅家,應是長期投資台灣的一個開端,一方面,陸客對鳳梨酥有強大購買力,而目前復星集團在中國控有八千八百多家超市、二千八百家藥店,還有龐大的媒體網絡,可以支持維格餅家在中國市場拓展更大的市場,維格可以前進上海豫園,更能貼近中國市場。
另一方面,復星參股維格可算是小試牛刀而已,因為新台幣三.六億元,還不到一億港幣,用小小的資金就能切入台灣紅火的鳳梨酥產業,這也是很好的起點。
這次領軍來台簽約的復星集團首席執行官梁信軍先生,一九六八年出生,他與郭廣昌、汪群斌、范偉四個人共同創業,短短二十年累積到今天的資產規模,可說是十分不容易的成就。梁先生年紀尚輕,不過他對中國未來要發生的問題,包括資源汙染後的淨化成本變得昂貴、中國房地產未來的發展,以及中國面對老人化,與未來節能產業的發展戰略,都有很清晰的戰略思惟,我與他一席談話,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看起來復星集團在台灣的投資已正式啟動,未來有適合的案子,他們應該會加碼。
三安入股 各方解讀不同
另一宗大案子是LED的入股案,中國最大磊晶廠三安光電入股璨圓,三安光電入股LED的璨圓,這是國內LED產業的大事。不過從股價來看璨圓反映很理性,十一月十二日璨圓股價拉到漲停,十三日消息揭露,璨圓股價開高走低,最後收在平盤,此後璨圓的股價就在二十元附近擺盪,顯見這個參股案引來的衝擊比起○八年中國移動入股遠傳小很多。而且,國內LED封裝廠龍頭億光的葉寅夫,也在同一時間說出:「這是台灣的悲哀」的話,顯然三安光電入股璨圓,有各種不同的解讀。
先來看看三安光電,這是中國最大LED磊晶廠,目前LED機台為一四四台,而璨圓目前有一○一台規模,兩家磊晶廠結盟,加起來的MOCVD機台數與泛晶電聯盟(晶電、廣鎵及泰谷)已旗鼓相當,而三安光電最近宣布明年將再增加一○○台的MOCVD機台,勢將超越晶電,成為兩岸最大的LED磊晶廠,這也是晶電與億光壓力之所在。
從○五年起的三年時間,台灣LED產業靠著自力研發,突破技術障礙,而且,在藍光領域技術一度領先全球,不但超越韓廠,也成為日系大廠日亞(NICHIA)及美國CREE的可敬對手。那一段時間,台灣LED股價都很高,像晶電股價最高達一八○元,億光也漲到一六一.五元,泰谷是八十二.六元,佰鴻也有九十二元。
不過在金融海嘯後,中國以雄厚資金切入LED產業,大買MOCVD機台,國內的LED業者不斷籌資擴廠,也被迫跟中資大廠打削價競爭的爛仗,讓LED逐漸淪為台灣的第四個「慘業」。像晶電不斷的購併、增資,將資本額從三十三億元擴增到八十六.一二億元,每股增資溢價一度達一二○元,如今股價只剩四十元;億光○九年也辦過一次八十五元的增資;泰谷則是經營權易主,連續增資,股本從五.三二億元膨脹到二十七.五三億元,泰谷有六次包括私募及詢價圈購的增資,最高的價格是六十四.二元,最低是二十三元,如今只剩十一.二元,所有增資股東都是輸家。
▲點選圖片放大
LED殺戮戰 台灣居下風
這次引三安光電入股的璨圓,這些年可說是馬不停蹄地在增資,大同集團的尚志半導體及奇美集團都曾參股投資,最後一次的增資是一○年十二月,日本三井物產以每股三十六.四元取得一五.五一%股權。這次三安光電以每股十九.六元取得一九.九%的股權,短短不到兩年時間,增資價格剩下不到一半,可以看到產業崩壞的景象。
璨圓從○五年資本額十一.二億元起開始積極增資,在三安光電入股前,璨圓股本已達四十八.一六億元,這回增完資後,股本將增為六十四.一六億元,對過去參與三十九.三元現增,或是二十九.三元詢價圈購的股東來說,其實都是輸家。主要原因是璨圓從一○年第四季以來首度出現虧損,自此八季虧損七季,今年連三季都是虧損,只好引三安光電入股。
中國的三安光電是福建的企業,○八年股票在滬市上市(代號六○○七○三),資本額是十四.四四億元人民幣,淨值達人民幣五十八.九八億元,一一年全年營收人民幣十七.四七億元,淨利人民幣一○.六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人民幣○.六五元,今年前三季營收人民幣二十三.五二億元,淨利人民幣六.六六億元,EPS人民幣○.四六元。相對台灣磊晶廠晶電前三季虧損新台幣八五八萬元,顯然三安光電比台灣的磊晶廠表現好很多。
目前三安光電股價約人民幣十二.四元,市值約人民幣一八一.七億元,而晶電市值約新台幣三六五億元,以市值規模來看,三安光電已超過晶電一倍,從兩岸LED的競賽來看,經過這一場價格殺戮,台灣明顯落居下風,這也是台灣產業嚴重的警訊。葉寅夫先生看到三安光電入股璨圓,無奈說出:「這是台灣的悲哀!」背後的玄機很大。
技術創新才是王道
LED產業原是台灣最具發展潛力的明日之星產業,但是一○年韓國推出LED TV後,韓國在LED背光源與照明迅速崛起,開始超越台灣。這兩年,大陸業者大量投入LED產業,連山西煤礦大亨都進入這個產業,他們從台灣挖角人才,大量購買MOCVD機台,使得這個明日之星產業快速崩壞。
當兩岸加入LED價格殺戮的時候,兩岸磊晶廠及封裝廠在背光源市場殺價搶占市場,但是國際大廠如CREE、Lumileds、歐司朗(OSRAM)則是在照明市場不斷精進技術。如今在照明市場,台灣幾乎全部鎩羽而歸。像CREE剛公布七月到九月的季報,EPS達○.一四美元,CREE有九成營收來自照明,在LED產業最輝煌的時候,CREE股價曾經漲到八十三.三八美元,最慘又跌到二十.二五美元,如今在三十美元左右。反觀國內專攻照明的艾笛森,股價卻從一四七元跌到三十.五元。
今年以來,台灣的LED股紛紛出現跳水式的行情,除了艾笛森從上市第一天跌到現在外,最大封裝廠億光今年從七十.四元跌到三十元。一些二線封裝廠如佰鴻從二十九.五元跌到十一.六五元,宏齊從二十三.○五元一直跌到一○.九五元。除了億光仍能維持不錯獲利外,大多數LED廠都陷入虧損狀態。
國內太陽能產業在○九年都大賺,到了一○年獲利縮減,一一年開始進入虧損狀態,如今,國內大多數太陽能廠已連續進入第六季的虧損,太陽能產業崩跌,也是與中國太陽能產業極度擴產有關。現在兩岸的LED產業也進入削價肉搏戰,看起來正重蹈太陽能產業的覆轍,寒冷冬天即將來臨。
太陽能類股股價低殘,整個產業都在等春天降臨。而LED產業先從股價開始崩壞,過去在台灣股市享有最高本益比的LED股,目前股價淨值比已小於一倍。比起韓國產業平均的一.六到一.八倍,中國的一.三到二.五倍,台灣的LED股實在是委屈,這次三安光電入股璨圓,也是看上了璨圓股價便宜。
其實更便宜的還有面板股,最近華映、彩晶都積極尋找中資來參股,連群創也傳出有兩家中資來參股,在整個產業價值最低的時刻,中資正好進入撿便宜貨,這是台灣整個產業必須深思的問題。
其實不論是DRAM面板、或太陽能到LED,純粹以價格殺戮競爭,最後都是末路,技術創新才是主題。LED下一個主戰場在照明,台灣的LED廠若不能在技術突圍,只能靠大陸的企業打價格戰,恐怕只會愈來愈慘,這回三安光電入股璨圓,也許可以給整個產業帶來更多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