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合作區正式納入「十二五規畫」後,不僅已有百餘家企業進駐,開放的腳步更逐漸加快,這裡,無疑是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頭號對手。
只不過,若回頭檢視台灣過往的產經政策,如今其實多淪為口號,而現在要再以「五海一空」領航台灣經濟,甚而讓其再次展翅,就不免讓人質疑實際成效如何。台灣經濟學家馬凱更不諱言,這項政策叫什麼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發揮多少實質效用。
人民幣國際化前哨站 營所稅優惠 吸引金融業進駐前海
今年三月,元大寶來投信與華潤深國投信合資成立的華潤元大宣布開張,資本額人民幣兩億元的公司,正是註冊於前海。為什麼選在前海,不是上海?
位於深圳市西邊、珠江口東岸的前海,是一塊僅十五平方公里的地區,面積雖小,但這裡卻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一二年十二月南巡時的第一站,中國媒體更將此與鄧小平當年南巡蛇口工業區(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扇窗戶)相提並論,由此可見,習近平視察過後的前海,重要性與地位非凡。
從一一年三月正式納入「十二五規畫」後,前海發展計畫迄今邁入第三個年頭,KPMG台灣所前海服務團隊執業會計師施威銘表示,起先,前海就是設定以發展金融業,並企圖形塑出香港第二為目標,畢竟前海地區並無足夠的空間胃納製造業所需的完整供應鏈,另外,就是所謂的現代服務業。
根據前海管理局的資訊揭露,今年二月底於前海完成登記的企業為二三六家,註冊資本總規模達人民幣二四八億元。而這其中,不意外的有多達七、八成企業都與金融相關,華潤元大即是一例。除著眼於營所稅僅須繳納一五%的優惠外,中國官方先前釋出將把前海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濫觴之地,或許才是金融業紛紛進駐前海的真正緣由。
然而,隨著今年三月,中國更進一步公布完整的《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產業准入目錄》後,可發現不只金融業是前海發展的重點而已,現代服務業項下,從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到高端醫療、養老照護,甚至於知識產權、文化創意,所謂的硬、軟實力,可說無所不包。
服務業、文創、醫療 前海磁吸效應強 台灣不可不慎
至於,電子商務及軟體開發,則都是當前台灣還保有領先優勢且較為在行的業別,一旦連這個部分,都有台灣企業開始轉赴前海發展,讓該地達到產業群聚,那麼,前海的磁吸效應會更強,對台灣並非好事。
施威銘透露,目前的確已有少數以製造業為強項的台商,對進駐前海展現高度興趣,而不管是設立新公司作為企業營運中心,或者將研發單位切割成子公司的模式,當地主管機關皆未表明拒絕的態度。
前海管理局招商聯絡處處長戎衛華提到,只要符合中國財政部的條件,企業皆可享有一五%的低稅率;而在前海工作,且符合高端人才或緊缺人才資格的話,個人所得稅亦可享有一五%所得稅優惠。低稅負無疑是爭取企業與人才的最佳手段,因此,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除非能夠提供更友善的稅制環境,否則,在爭取外國白領階級人才方面,恐難與前海合作區匹敵。
或許,外界會有看衰前海的質疑聲出現,然而,若中國真將前海作為人民幣國際化與利率市場化的示範區,那麼,前海合作區要無疾而終的可能性,幾乎是微乎其微。
中國經濟的轉型,正於前海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反觀台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卻還僅止於發想階段。究竟何時政策得以上路,稅制又會優惠到何種程度,在在都牽連著台灣經濟未來的興衰。若再不迎頭趕上,甩掉台灣的不僅是其他國家,恐怕連台灣的人才,都不得不與台灣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