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定接任中國外交部長的王毅,在國台辦任職的四年期間,將對台工作辦得有聲有色,未來他將成為習近平重回和平外交的重要推手。而在中共對台政策與外交結合的策略下,預料接任的張志軍,對於台灣問題也將延續溫和路線。
自二○○八年六月擔任國台辦主任以來,王毅和台灣各界互動密切,被視為「當軟則軟,當硬則硬」的台灣工作「一把手」。
從兩岸三通、開放直航、陸客來台旅遊到繁雜冗長的ECFA(兩岸經貿合作協議)談判,絕大多數兩岸新政,幾乎都有王毅參與的身影。連談到大陸配偶人權問題,王毅也曾以一句:「婚姻不是政治,放鬆吧!」感性呼籲台灣調整外籍配偶取得身分證年限。
不過一旦論及政治,這位台灣人最熟悉的對岸高官,也會立即大聲喊話。例如他曾公開聲明:「九二共識不容否認,兩岸關係不容倒退。」並且要「維護兩岸之間業已達成的政治基礎。」向台灣表達強硬的官方態度,絲毫沒有模糊地帶。
協調功力獲高度評價
「他(王毅)本身是這一屆外交體系的中央委員(編按:透過中共十八大選出的第十八屆中央委員),除了國台辦主任,也做過外交部副部長,擔任外長順理成章,是很自然的人選。」美國知名政策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李成說。
李成接受《今周刊》專訪時分析,王毅擔任中國駐日大使及國台辦主任時,折衝協調事務的表現獲得內外高度評價。尤其是駐日期間,儘管中日關係一度緊張,但王毅在日本政經各界廣交友人、態度十分有禮,同時堅持中國官方立場、一步不退,因此「在日本得到非常大的尊重,在美國口碑也很好。」甚至有人將王毅與當年的周恩來相比,為王毅後來擔任外長打下重要基礎。
「整體而言,中美關係還是王毅的首要任務,至於和日本外交能否緩和,可能有待兩會之後觀察。」輔大日文系教授何思慎分析。他指出,儘管王毅經歷過中日關係的最低潮,但著眼於北韓核子問題迫在眉睫,王毅接任外長,並不意味著中國外交方針將以日本為重,反而必須優先處理中美關係。
回顧○五年,當時由於日本教科書內容否定二戰侵略行為,加上日本申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引爆中國民眾不滿、各大城市都有市民上街遊行,北京日本大使館甚至遭到攻擊。當時日本執政的小泉內閣,曾對王毅當面提出抗議,王毅僅「表達遺憾」,堅持沒有道歉。
不過,看似傾向鷹派的王毅,其實也在幕後來回協調。果然在小泉純一郎卸任、安倍晉三首次組閣後第十三天,就促使安倍晉三親自訪問中國,兩國關係能夠緩解,王毅細膩的操作手腕居功不小。
「用特殊的方式,超越外交往來的繁文縟節,然後把事情辦好,這是他(王毅)的本事!」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分析說。
現 階段外交重點在「和平崛起」
林中斌又指出,自從○九年五月薄熙來在重慶市委書記任內厲行「唱紅打黑」,並向來訪的解放軍將領抨擊胡、溫團隊外交態度軟弱,從越南到菲律賓,鄰近國家逐漸感受到中國強悍的態度,敵對態度越發升高。「利用中國與鄰國的對立情勢,美國趁機大搖大擺進來布局,習近平一定不喜歡。」所以,外交工作的重點,就是避免刺激鄰國進一步向美國靠攏。○七年十二月中共十七大會後,曾經在《求是》雜誌撰文倡導「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王毅,由於身段柔軟、駐外經驗老到,因此成為習近平物色外長的首選。
在兩岸事務上,外交體系出身的王毅在國台辦表現出色,並且高升外交部長,林中斌指出,這代表中共初步肯定過去四年將對台問題與外交政策結合的策略。他認為,同樣具有外交背景的張志軍接掌國台辦,任務應該是延續王毅路線,「甚至有可能會進行得更加細緻。」林中斌說。
他大膽推測,未來,中國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立場可能有所開放,「不是全部開放,但至少會一刀切,在非政治性的組織方面,可能有所進展。」而這項工作,就會交給張志軍來執行。
當年王毅一度被文革耽誤學業,在黑龍江省的農村勞動八年才考上大學,練出一口流利的日語,並且改變人生。如今,他身在中南海、總攬全國外交,對台灣而言,告別王毅時代,如何盡快了解新任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作風、打好兩岸關係,才是最重要的挑戰。
王毅
出生:1953年
現職:中國國台辦主任
經歷: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駐日大使
學歷: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