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資金大舉外逃,加上房地產泡沫、民間資金斷連,奔馳了30年中國經濟,恐怕就要面臨嚴厲的調整與考驗。
新世紀以來,全球投資只要冠上「中國」兩個字,立即價值倍增,中國投資成為顯學,最具代表性的是吉姆.羅傑斯全力看好中國,並培養女兒從小學中文,成為投資中國的典範佳作。
在美國九一一事件之後,高盛端出了「金磚四國」這個新名詞,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因為快速經濟成長,成為全球經濟邁向成長的最主要動力火車。這其中又以中國每年維持兩位數成長最為光彩奪目。全球投資標的只要冠上「中國」兩個字,本益比都可大幅提升,像是在美國掛牌的網路股百度,本益比一直都在百倍以上。
但是歐債危機愈演愈烈,中國極為緊縮效應,已讓「中國投資」的金字招牌正在快速退燒。
中國經濟降溫 歐洲精品股跟著褪色
場景之一:九月二十九日,以德國為首的歐盟國家決定對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加大額度,歐洲股市止跌反彈,當天法國巴黎銀行上漲三.四%,瑞士銀行上漲五%,但是歐洲精品股卻大跌,例如英國的百年服飾BURBERRY大跌八.三%,SWATCH也大跌五.八%。歐洲的精品股幾乎全面大跌,像是RICHEMONT從五十八歐元跌到四十歐元,SWATCH從四四三.七歐元跌到三○○歐元,歐洲最具競爭力的LV則從一三二.六五歐元跌到九十四.四歐元,連HERMES也從二七二.五歐元跌到二二三.四歐元,法國春天PPR則從一三二.五歐元跌到九十六歐元,德國兩大汽車廠跌幅也很深,BMW從七十三.八五歐元一直跌到四十六.三歐元,BENZ則從五十九.○九歐元跌到三十二.八四歐元,歐洲精品股突然間大跌,讓人大感意外。
歐洲精品股股價大漲,很大的動力得力於中國需求的推動,以英國的BURBERRY為例,股價從二○○八年金融海嘯的低檔翻升,這三年股價勁升九○○%,原因是該公司收入有三分之一來自亞洲,而去年亞洲營收成長了六成,優於整體三○%的成長,而亞洲業務的成長又來自中國,如今受到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的憂慮,BURBERRY從一六○二便士跌到一○九二便士,股價已跌去四分之一。
歐洲精品股的褪色,在香港上市的精品股感受更強烈。今年股價漲到二十二.九港元,本益比拉高到三十倍的歐舒丹,最近股價突然暴跌到十四.一港元,本益比剩下二十倍,今年才在香港掛牌的PRADA,這兩個月從五十.九港元跌到二十七港元,市值損失近半。新秀麗則從十七.一四港元跌到九.一五港元。股價快速跌掉四六.六%,因為中國消費快速崛起的精品名牌股,隨著中國經濟降溫,股價也跟著降溫。
場景之二:自從○四年以來,伴隨中國政府頒布國九條,鼓勵企業積極利用境外資本平台去上市、去融資的開放政策,吸引了眾多中國企業到美國上市。到一○年底止,中國共有二六六家企業在美國主板上市。但是有的企業因違反資訊公開揭露規定,或者股價未能堅守在一美元以上,從主板下市的中國企業達五十五家之多。
今年三月,美國一家「混水報告」揭露中國在美上市企業存在假帳問題,一時之間讓在加拿大上市的嘉漢林業股價一天蒸發八七%。中國企業作假帳風波此起彼落,讓中國企業十幾年創造出來的中國概念題材,一夕之間土崩瓦解。
最近美國司法部更針對中資企業會計舞弊的問題展開調查,又造成九月二十九日在美上市的中資股全面暴跌,其中優酷網跌一八.三一%,分眾傳媒大跌一八.一七%,展訊下跌一○.九九%,土豆網跌一○.二四%,百度下跌九.一七%。另一個傳聞則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可能廢除可變利益實體(VIE)制度,將使準備到美國首度公開發行股票(IPO)的企業受阻。另已上市的VIE中資股,未來辦理現金增資或購併可能都會成問題。
從混水報告,美國司法部調查,SEC對中資股嚴密監管,已讓在美上市的中資企業跌得四腳朝天。具代表性的如有微博概念的新浪,今年從一四七.一二美元跌到六十七.二七美元;百度八月以來也從一六五.九六美元跌到一○四.四美元;上市不久的優酷網,更從六十九.九五美元跌到十三.七六美元;當當網則從三十六.四美元跌到四.七八美元。在美國股票市場一直享有最高本益比的中資企業股,今年以來股價大大褪了顏色。
香港股市慘跌 源頭就在中國地產股與金融股
中國貨幣政策持續緊縮,每天都有企業倒閉,甚至發生老闆捲款潛逃事件。(攝影/陳俊銘)
場景之三:過去一直是外資最活絡的香港股市,今年出現最慘烈的修正,香港恆生指數從四月的二四四六八點跌到一六六四四點,香港股市不到半年慘跌三二%,在亞洲股市中名列前茅。國企指數從一三七七○點跌到八三二○點,跌幅更高達三九.五七%,港股的慘跌源頭在中國的地產股與金融股。
今年中國GDP(國內生產毛額)可望保持九%以上的高成長,但是除了港股、國企股外,深滬股市今年以來跌幅也很慘烈。上證指數今年以來下跌一五.九%,但若與○七年的六一二四點相較,則已下跌六一%。深滬股市頻頻破底,走勢與受困歐債危機的希臘幾乎沒有兩樣,主要原因是地產、金融股下跌外,地方債平台頻出問題,為求變現,地方政府紛紛拋出才剛解禁不久的大小非流通股。深滬股市跌不停,目前整體市場本益比降到一○.九倍,創下中國股市有史以來最低本益比紀錄。
今年第三季中國A股表現奇弱,市場蒸發了三.四六兆人民幣,讓多數股民受創,其中七檔市值超大的金融、石油股,市值縮水都超過千億人民幣以上。例如,中國石油上半年盈利六六○億人民幣,第三季市值減少一八六六億人民幣,中國工商銀行上半年淨利一○九四.八億人民幣,市值卻縮水一六七五億人民幣,其他如中石化、建設銀行、平安保險、中國人壽、農業銀行,市值都蒸發千億人民幣以上。
A股表現不濟與中國緊縮銀根政策有絕大關係,這兩年人民銀行十二次調升存準率到二一.五%,今年三度升息已讓金融市場「旱情」嚴峻,地方高利貸已造成產業重大傷害,溫州商人跑路、跳樓頻傳,已讓中國經濟反轉「兆頭」雪上加霜。
今年上半年,A股非金融類的二一三二家上市企業中,總體營收上升二六%,淨利成長二○%,但營運的現金流卻出現六%的淨流出。這個現象凸顯了中國企業現金流有惡化的現象,這其中,建築與設備相關產業上半年資金淨流出大幅成長三倍,顯示中國企業名目獲利,但現金回籠卻不多。
中國房產快崩塌 經濟隨之急速轉向
以中國一○六家上市的房地產企業來看,一○六家房企負債比達七二%,負債總額達一.○九兆人民幣,較去年成長四一%。幾家在香港掛牌的房地產股,如保利香港負債比達一七二.六%,世茂房地產一二八%,富力地產一四九.九%,恆大地產一五一%,綠城中國高達三三四.五%。這些負債比高的地產股,今年以來股價跌幅都很慘重,像綠城中國從十五港元跌到三.一五港元,保利香港從十二.三港元跌到二.一三港元。世茂房地產從十七.八港元跌到五.三八港元。在香港的地產股下跌七、八成比比皆是,而在深滬A股掛牌的地產股如萬科、萬通、招商地產等,下跌八、九成的也遍地都是。
地產股與銀行股股價嚴重挫跌,是中國深滬股市跌跌不休的主因,隨著歐債危機愈演愈烈,外界都高度關注中國貨幣政策是否鬆動?但從中央多次發表講話來看,目前並未看出有鬆綁跡象,這使得房地產與企業受制於高利貸壓力,有加大重創中國經濟的機會。
○八年美國爆發金融海嘯,美國採行印鈔票救市的政策,中國金融體系是封閉狀態,○八年金融海嘯,中國金融體系根本未受傷害,但中國卻端出四兆人民幣擴大內需方案,這項政策造成銀行過度放貸,資金過剩跑去炒房,拉動通膨的嚴重後遺症,於是人民銀行祭出嚴厲的緊縮政策。理論上,面對嚴峻經濟情勢,貨幣政策應該要鬆綁,但是政策仍偏向緊縮,這樣的緊縮政策繼續執行下去,很可能使溫州倒閉危機愈演愈烈,甚至波及全中國,而房地產在「金九銀十」的旺季出現急縮,看來跌勢已在眼前。
九月結束,北京市的一手及二手房成交量急縮五○%,一線城市成交平均減少二九.三%,二線城市也減少二三.三%,而減價效應已由郊區蔓延到市中心,SOHO中國的潘石屹就站出來警告中國房地產「快崩塌」。
房地產是中國經濟快速奔馳三十年的產物,中國有錢人的財富都從炒房中賺來,若是房市出現明顯轉向,這將是中國經濟急速轉向的最重要徵兆。中國房市只能撐在高檔,若是急跌,戳破的房市泡沫,將對中國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力。
另一個是泡沫戳破前的徵兆──高利貸,中國絕不可掉以輕心。台灣經濟在一九八○年代末期,股市、房市泡沫即將戳破前夕,出現了地下投資公司猖獗的嚴重高利貸現象,最具代表性的是鴻源集團高舉三分利,席捲全台灣,最後鴻源土崩瓦解,台灣泡沫吹破,開始陷入困難調整。
這次中國高利貸現象從溫州出發,溫州是全中國民間企業最熱絡的地方,但是今年來,中國貨幣政策持續緊縮,企業向銀行借貸難度很高,不少民企轉向民間借貸。溫州民間借貸非常普遍,官方統計規模超過一千億人民幣,但地方實質概算可能超過九千億到上兆人民幣,因為這個高利活動「人人都參與」,從企業家、政府官員、計程車司機到家庭主婦,借貸的情況是「借數月,日息六分,年息六○%;借一、兩天的,日息一到兩分,年息等於一○○%」。
民間借貸普遍 高利活動幾乎人人都參與
溫州的主力產業如眼鏡、打火機,投資回報率都只有一%至三%,但私人借貸年息一○○%,低毛利企業根本就撐不住。目前溫州每天都有企業倒閉,從小企業蔓延到中型企業,溫州上半年已有兩成小企業停工,一直到溫州最大眼鏡公司信泰集團老闆胡福林捲款潛逃,及正得利鞋業沈姓老闆在順錦大廈二十二樓跳樓自殺後,溫州問題才逐漸表面化,這恐怕是中國經濟反轉的最重要徵兆。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國外投資銀行又站出來公開唱衰中國經濟,先開槍的瑞士銀行出具報告指出,全球經濟成長疲弱,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將損害企業及投資者信心,中國未來幾季出口將下滑,瑞銀把中國一二年GDP成長目標值下修到八.七%。
美林則認為中國可能出現系統性風險,反映中國信貸違約風險的CDS(信用違約交換)九月三十日急升到一九○.六七,這是○九年三月二十日以來新高,彭博資訊一項調查則指出,中國GDP五年內將下滑到五.五%。種種跡象顯示,拋空中國的勢力正在抬頭,人民幣中間匯價頻頻跌停,已是強烈警訊。
如果資金大舉外逃,加上房地產泡沫、民間資金斷鏈,奔馳了三十年的中國經濟,恐怕就要面臨嚴厲的調整與考驗,而地球上失去中國巨大的成長動力,全球經濟距?原英資的「溫和崩壞」預期,恐怕就愈來愈接近了。
▲點擊圖片放大
▲點擊圖片放大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