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自由行將為台灣帶來站嶄新的內需商機,台灣在觀光行銷、基礎建設、民眾心態等方面都須調整,以正面的改變迎接此一成長契機。
陸客來台自由行即將上路,廣受各界關注及期待,對台灣社會及經濟等方面的影響將更為廣泛。但是,台灣是否已經準備好了?透過Google搜尋的趨勢觀察,「台灣自由行」在中國受到的關注度持續攀高,雖仍不及「台灣旅遊」的搜尋量,但已經超越「台灣簽證」的搜尋量,未來成長力道可期。
根據統計,二○一○年中國觀光客來台已達一六六萬人次,一一年在自由行加持下,可望突破二百萬人次,一二年更可望達到四百萬人次,相當於每天有超過一萬名遊客來台,每年貢獻商機可高達一千億元。相較於○九年政府發放了八百億元的消費券,陸客可觀的消費力道,將為今年經濟成長的貢獻再下一城。
自由行初期僅開放北京、上海及廈門的居民,每日最多五百人,預估每年可帶來新台幣六十億元的商機。相較於每日逾三千人的中國來台團客,自由行的貢獻雖然較少,但可透過自由行深入到不同角落,讓零售店家雨露均霑,而不是僅貢獻給特定商家,為台灣帶來「有感商機」。
台灣民眾主要消費多半集中在周末,一般旅遊景點都有周休五日的狀況。在自由行開放後,每日初估約有十萬名陸客,不受時間、範圍限制地深入全台旅遊,與跟團陸客的定點旅遊有著截然不同的消費模式,不難想像陸客將成為許多商業區的主要消費群。他們會與我們一起在超商排隊、在書店看書、在電影院看電影,甚至一起聽政見、上街遊行。
過去台灣一直沒有迎接大量「外客」的經驗,基礎建設實有不足之處,從觀光、飯店、交通、醫療、銀行等硬體設施,都必須要跟上大量遊客湧進的腳步,除了擴建飯店、提高運輸承載量外,也要針對陸客提供全方面的資訊及服務;而台灣民眾的心態也應隨著兩岸民眾愈漸頻繁的實際交流而有所調整,適時展現台灣社會熱情有禮及自由民主精神。
此外,大陸觀光客走訪地點集中在台北一○一、故宮、日月潭、阿里山等團體旅遊必訪的景點,對於台灣其他熱門的觀光景點如宜蘭、花東及南投並不熟悉。相關單位可針對自由行的陸客加強開發、推薦新景點,並結合台灣擅長的偶像劇、電影及音樂等娛樂、文化元素,搭配說故事的行銷能力,一方面分散遊客,一方面讓更多遊客看到不同的寶島之美。
(本專欄隔周刊出)
▲點選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