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台灣業者須在中國尋商機

台灣業者須在中國尋商機

2009-12-17 11:42

二○○九年中國汽車市場大成長,在全球汽車業一片慘叫連連中顯得格外醒目;隨著業績直線上升,各家中國汽車公司股價也一飛沖天。在龐大的中國汽車市場中,台灣業者的機會將在哪裡?

二○○九年即將走進歷史,在過去一年中,假如要從產業版圖的巨大改變中思惟,中國汽車業變化翻天覆地,未來將大大牽動兩岸產業版圖。

二○○九年中國的汽車產業發生了幾個大事件。


市場銷量正式超美達千萬輛

 

一是中國汽車產銷量都突破一千萬輛大關。今年一至十月,中國汽車總銷售量達一○八九.一四萬輛,比去年同期成長三七.七%;其中一.六公升以下的中小汽車占六三.四二%,輕微卡占三○.一七%,中重卡占六.七六%,二○○九年,中國全年汽車銷售將超過一千三百萬輛。

在金融海嘯過後,全球汽車業低迷,美國通用汽車宣布破產,福特經營陷入困難,日本豐田汽車也出現七十三年以來首度虧損,但是中國汽車業卻逆勢走出欣欣向榮的大格局。

 

二是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汽車銷量最大的國家,未來這個趨勢已不易改變。目前中國十三億人口,平均每千人擁有三十八輛汽車,在金磚四國中,遠低於俄羅斯的二三○輛與巴西的一三二輛。這些年來,中國加大公共建設力道,中國擁有高速公路里程數已直逼美國,中國人的汽車普及率尚低,未來有很大的空間可供馳騁。

 

三是從汽車政策來看未來的中國汽車產業。今年是中國汽車產業從小變大的一年,從兩個角度來看,今年在中國深滬A、B股與香港股市,漲幅最大的都是汽車股。在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車今年從○.一五港元大漲到四.八四港元,股價大漲三十一.二六倍,創下了驚人紀錄。

 

面對中國汽車業今年這一頁驚人發展的傳奇,香港《經濟日報》社長石鏡泉最近公開暢談他今年買吉利汽車股票的心得。

 

中國汽車股  股價漲翻天

 

今年元月,石鏡泉以每股一.五港元買入吉利,然後以一.七八港元賣出。到了九月至十月間,他又在二.三港元左右買入吉利汽車,此後他用心研究吉利汽車的前景,決定把吉利汽車放進保險櫃當傳家寶。

 

石鏡泉認為,吉利汽車正站在中國汽車業發展的浪頭上;面對全球汽車業發展,未來吉利將從低檔車進入高級車市場,如果能進一步併入富豪汽車(Volvo),他認為吉利汽車將躍上世界級的汽車大廠。石鏡泉預測吉利汽車股價在二○一三年有機會漲到一股十五到二十港元之間,是最值得長線持有的黑馬。

 

吉利汽車公布的○九年上半年營收達五十九.六三億元人民幣,成長達八十七.八倍,稅後純益達五.九六億元人民幣,成長一四五%。今年一至十月,吉利售出二十五萬輛汽車,全年可售出三十萬輛。更難能可貴的是,吉利汽車已具備出口的能力,今年以來,吉利出口的汽車每月都超過五千輛。因此,在股價大漲的背後,其實還是有基本面的力道在支撐。

 

今年在香港股市出盡鋒頭的比亞迪,自從被股神巴菲特相中之後,股價從六港元飆向八十八.四港元。

 

比亞迪股價大漲,完全因為業績的高成長,但最近該公司因為寧波半導體廠虧損,加上供應諾基亞的一四○○萬套手機充電電池遭退貨,股價從八十八.四港元跌回六十二港元。

 

不過最近比亞迪公布第三季業績,單季營收達一○二.二億元人民幣,成長五三%;稅後淨利達十一.六億元人民幣,比去年第三季的一.八二億元人民幣成長五倍之多。今年前三季,比亞迪營收二六三.六億元人民幣,成長三九%,淨利二十三.三八億元人民幣,成長二○一%。

 

比亞迪前九個月已售出三十萬輛汽車,今年目標是四十萬輛,明年可達七十八萬輛。雖然以電動車號召,但是比亞迪真正的利基點仍在汽車,最近董事長王傳福出面召開記者會,宣布比亞迪今年要推的F3DM已延遲到二○一一年。

 

吉利與比亞迪都是採自力研發、土法煉鋼出來的中國汽車廠。其他與外國車廠合作的公司,如重慶汽車與日本五十鈴的慶鈴汽車,今年也從○.五四港元漲到二.五一港元;與日產合作的東風汽車,今年從一.三一港元大漲到十二.七六港元;與BMW合作的華晨汽車,從○.二二一港元漲到二.六八港元,都創下驚人漲幅。

 

其他在中國上市的汽車股,今年也是光芒萬丈。像是江西的江鈴汽車,今年從人民幣六.五元漲到二十五.四一元,長安汽車從人民幣三.四元漲到十六.三八元,一汽轎車從人民幣四.八元漲到二十七.五五元,福田汽車從人民幣三.二三元漲到二十一.八九元,金杯汽車從人民幣三.三三元漲到六.三元,江淮汽車從人民幣二.九五元漲到十五.九九元,上海汽車則是從人民幣四.七八元漲到二十六.六元。

 

今年以來,中國政府為擴大內需,家電下鄉為家電業撐起了無比大的天空,海爾、海信、TCL、創維控股都是大贏家。而汽車下鄉則創造了更大的市場,也培育出更大的產業——汽車業。有了汽車產業後,中國必須規畫更進一步的汽車工業政策。

 

中國汽車

▲點擊圖片放大

 

政策扶植  培植自有技術力

 

中國在二○○○年之前,轎車的消費仍以政府和國企事業單位採購為主。○三年之後,中國的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開始超越一千美元,消費升級的主題開始,私人轎車的數量開始超越非私人轎車。

 

今年,北京以政策扶持汽車產業,一個是購置稅的減徵優惠,造成一.六公升以下乘用車大幅成長八五%;另一方面,北京中央政策決定汽車以舊換新的補貼政策,每輛從人民幣五千元調升到一.八萬元。

 

明年,中國國務院決定,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徵,延到二○一○年底,但購置稅則從五○%降為二五%。也許稅的優惠,會使二○一○年汽車銷售成長力道稍降,不過隨著中國經濟成長力道,汽車業的擴張仍是擋不住的趨勢。

 

如從燃油供應,道路通行的情況,車位、停車費用等因素來考量,中國可容納的乘用車總量可達一.二到一.五億輛。到今年九月底,中國內地擁有的汽車總量約七一八五.七萬輛,未來若以每年產銷一三○○到一五○○萬輛的成長幅度來看,未來十年中國汽車產業將有穩健的成長空間,尤其是二、三線及內陸城市,接下來的成長力道仍不可小覷。

 

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大市場,能創造出大的汽車產業。不過因缺乏自有技術,早期汽車工業都是以中外合資方式,引進外國大汽車廠合作,像福斯汽車與一汽合作,就叫作一汽大眾,與上海汽車合作,就叫上海大眾;日產與東風集團合作,叫東風日產;現代的合資廠則是北京現代,本田在廣州叫廣州本田。

 

○八年前十大車廠總共售出二九三.五萬輛汽車,市占率仍低。今年各大汽車廠銷量放大,像比亞迪將挑戰四十萬輛,吉利將挑戰三十萬輛,奇瑞也可達三十五萬輛。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變大,中國本土的汽車廠也將變大;過去中國汽車工業完全靠國際車廠以技術合作的方式,來扶植中國本土的汽車廠。

 

不過這種中外合資的方式,以台灣過去發展汽車工業半個世紀的經驗來看,關鍵技術與零組件仍掌握在外商手上,趙耀東時代曾有大汽車廠計畫,可惜功敗垂成。

 

中國發展汽車工業不能走台灣過去的老路,今年汽車下鄉政策,一.六公升的小汽車衝出了大量,也為本土車廠奠基,屬於中國本土的汽車工業可能從此誕生。

 

○九年中國前十大單一車款銷售排名第一的,赫然是比亞迪的F3,銷量是二十五.五一萬輛,奇瑞的QQ排名第八,銷量也超過十五萬輛。

 

比亞迪的F3與奇瑞的QQ都是單價在三到四萬元人民幣的小汽車,中國發展自有的汽車產業可能會從這些私人企業出身,具有擴張產能的汽車廠出發。

 

今年吉利併了澳洲DSI自動變速器廠,與裕隆合作開發電動車,又要合併富豪汽車,動作大得驚人,這是中國汽車業壯大的氣魄。

 

二○一○年中國全年汽車的銷量可能達一四三○至一七○○萬輛。在汽車下鄉、以舊換新及提供節能電動車等政府獎勵政策下,中國很可能成為全世界極少數汽車產業欣欣向榮的國家。在戰略上,中國有自己的大市場,下一步一定要擁有屬於自己的大汽車廠;因此,今年的汽車市場衝出大量後,下一步,本國汽車業的發展策略格外重要。

 

未來可能會有幾個重要整合程序,一是中國汽車廠從小變大之後,下一步是政策上進行重組,中國可能會扶植二至三家世界級的汽車大廠。

 

這其中,中外合資企業可能不是政府重點培植的對象,而是具有開疆闢土的私人企業;看起來,比亞迪、奇瑞與吉利最有可為,因為那是中國從山寨文化中翻滾出來的土生土長公司,將來格外具有生命力。

 

另一類則是有研發品牌、落地生根能力的,如上海汽車、長安汽車與江鈴汽車。

 

還有是中國自力研發的重型貨卡,目前以中國重汽、濰柴動力最具優勢。

 

而在這股汽車業重組的風潮中,台灣的汽車零組件與整車組裝的產業,將有極大機會。

 

目前裕隆掌門人嚴凱泰全力打造的納智捷品牌,必須打入中國市場才有延伸的空間;包括裕隆全力發展電動車,也必須以十三億人市場為考量。

 

目前全世界都競相研發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這種以環保為訴求的新商機,未來在中國大躍進的機會最大,這也是股神巴菲特對比亞迪寄以厚望的主要原因。

 

台灣在中國汽車市場的機會

 

不過中國的汽車業仍處土法煉鋼的階段,未來中國落實本土技術生根的政策,兩岸汽車業合作,也許會帶來更大的商機。

 

十一月間,我組了一個投資考察團參觀比亞迪,雖然看到比亞迪有很多大機會,也看到比亞迪有更多缺點。如果在經營管理上有一些台商的know-how,比亞迪一定會更好,因為台灣在汽車產業上已摸索了五十年,有足夠經驗去幫助比亞迪、奇瑞走向國際舞台。

 

台灣的汽車零組件廠,過去以外銷專攻歐美的售後維修市場(AM,After-Market)為主,這兩年逐漸調整策略。

 

像東陽完全搶攻中國大陸汽車市場,已獲得重大成果,東陽去年全年獲利六.七六億元,今年全年可賺十九億元,獲利逐月創新高。

 

除了東陽以外,過去大億、開億、耿鼎、堤維西、江申都慘澹經營,如今一個月的獲利,幾乎是過去兩年的一季總和。中國汽車業崛起,使台灣的汽車零組件產業也變大了;像輪胎廠正新輪胎,今年前三季已大賺一一一億元,今年全年獲利可達一四○億元,這個獲利佳績,超過過去三年正新獲利的總和。

 

中國汽車產業崛起,台灣還有一個強項,那就是汽車電子。

 

中國未來的乘用車,將從低價小車走向高價車,未來汽車電子使用率會愈來愈普及。台灣的朋程、台半,在汽車二極體已具競爭力;同致的倒車雷達已是世界第三,昇銳也正全力追上;在汽車的PCB(印刷電路版),敬鵬取得領先,胡連則是在汽車端子表現出色,台灣的汽車與汽車零組件因為中國汽車業崛起而出現大成長契機。

 

吉利汽車

吉利汽車今年銷售可望超過30萬輛,成為中國自有品牌的新巨星。(攝影/劉咸昌)

延伸閱讀

晶圓代工廠營收比一比!中芯「坐二望一」僅次台積電,為何聯電、世界先進沒在怕?財報暗藏玄機
晶圓代工廠營收比一比!中芯「坐二望一」僅次台積電,為何聯電、世界先進沒在怕?財報暗藏玄機

2024-05-28

中芯與台積電的距離!駐星代表童振源:中國大撒幣挺半導體,自給率10年僅增9%...拚全球市佔缺「這關鍵」
中芯與台積電的距離!駐星代表童振源:中國大撒幣挺半導體,自給率10年僅增9%...拚全球市佔缺「這關鍵」

2024-12-13

台積電未來10年隱憂在哪?陸行之:「這部分流失」恐讓中芯有足夠奶水走下去…為何說該和聯電合作抗敵
台積電未來10年隱憂在哪?陸行之:「這部分流失」恐讓中芯有足夠奶水走下去…為何說該和聯電合作抗敵

2024-11-03

專家解析》三星難專注、英特爾難量產、中芯受制裁…  陸行之:台積三武器狠甩眾對手
專家解析》三星難專注、英特爾難量產、中芯受制裁… 陸行之:台積三武器狠甩眾對手

2024-05-29

中共舉國之力發展半導體,中芯能追上台積電?台灣DRAM教父高啟全:不要輕忽中國對「賠錢」的忍耐度
中共舉國之力發展半導體,中芯能追上台積電?台灣DRAM教父高啟全:不要輕忽中國對「賠錢」的忍耐度

2024-12-06